返回第二十五章  朱颜不倚东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布庄外的秋阳透过窗棂,落在两人之间,明明距离不过半步,却像隔了层看不见的纱。

    「姐姐!」清脆的女声打破了这份凝滞,上官蕙提着裙摆走进来,熟稔地挽住她的胳膊:「这是休息够了,特意来布庄视察我和韩卢的活儿?」

    杜尚若看了眼韩卢,含糊应道:「嗯。」

    「那就好了!来,我们进房谈谈。」话音刚落,她就被上官蕙拉着往内间走,脚步都有些踉跄。

    内间桌上摊着几张布样,上官蕙随手拿起一张,上面印着杜尚若前些日子画的玉兰纹样:「我正想找你说事儿呢。你看,我现在手下三家布庄,地都是自家的,规模早固定了,想多进些新布都没地方放,生产也跟不上。你画的这些花样,现在只能在布庄挂三个月就换,多可惜啊??所以!」

    她顿了顿,把布样往桌上一拍,眼里闪着精明的光:「我前几日在西街盘下一家空铺子,地段好,比现有的布庄都宽敞,正好给你发挥!往後你想画甚麽纹样,想做甚麽款式的布料,都能在那里弄,经营的事就交给你和韩卢。姐姐你主意多又懂纹样,韩卢现在管帐管人都做得好,你俩合作再合适不过。」

    「当然,营收方面??我这铺子可是花了大价钱盘下来的,总得分些给我当本钱吧?」话虽这麽说,她语气里却没有半分逼迫,反倒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显然是真心想帮杜尚若找些事做。

    「可以。」杜尚若没等上官蕙说完就接了话,她要是没点事做,就会想东想西。现在宅子也安顿好,家里也有琴房,她便也不一定要当乐师。

    上官蕙的提议确实诱人,既能让她发挥本事,又能有份正经营生,可一想到要和韩卢一起经营铺子,日夜相处,那些还没理清的情愫又像潮水般翻涌上来。

    「好啊!那这事就这麽定了!」上官蕙见杜尚若答应,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伸手拍了拍她的手:「不过姐姐,你可得多上点心,别总让韩卢一个人操心。我刚进来时就瞧着他脸色不好,眼下都有青影了,定是昨夜没睡好。你们俩一起经营铺子,可得互相照应着。」

    杜尚若被上官蕙看得有些窘迫,垂着眼装作在看布样。

    只听见上官蕙起身的声音:「那你和他商讨一下细节,比如甚麽时候动工装修,第一批布做甚麽纹样,我去前堂看看夥计们,别让他们偷懒。」

    上官蕙走後,韩卢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方才那包没吃完的桂花糕:「西街的铺子我去过,地段确实好,装修的事我来安排就好,你只用想第一批布画甚麽纹样。」

    装修的事她信得过他,宅子由他负责一切都安排妥当。

    杜尚若抬眼看向他,看着他眼下的青影,他定是累坏了。

    她张了张嘴,想说「你也别太累了」,可话到嘴边,却变了:「我已经画定些花样,可这噱头不能跟这三家铺子撞了,我们要尽量把京内人的需求都包了。」

    她之前用诗歌和琴谱作花样的发想,要是再用就会和上官蕙手下的三家布庄瓜分同一批客源,就是跟自己人抢客源,铺子噱头就没了。

    而且她和韩卢独立出来,只要藏好铺子和上官蕙的关系,在外人眼里,新铺子就是家独立的布庄,这样既能避开同行的猜忌,往後京里的布料进价丶售价,还有哪家要出新款的消息,他们都能掌控住。

    韩卢见她愿意聊铺子的事,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在她身边坐下,声音放得更柔:「只要是你画的,定能卖得好。」

    他伸手把桂花糕推到她面前:「纹样的事不急,咱们慢慢想,装修得找工匠丶备材料,怎麽也得两三个月,有的是时间。」

    杜尚若捏起一块桂花糕,忽然想起甚麽似的,抬眼问他:「你天天在布庄盯着,有没有留意现在来买东西的都是些甚麽人?」

    韩卢闻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认真回想起来:「买整匹布做衣服的,大多是书生和官家小姐,喜欢素雅些丶有格调的纹样。像帕子丶荷包丶扇套这些小物件,买的人就杂了,老人图便宜实用,年轻人爱新鲜样式,有时候还有丫鬟替主子来挑,甚麽样的都有。」

    「嗯??」杜尚若咬了口桂花糕,突然灵光一闪:「缺的是小孩!小孩不懂甚麽诗词文采,只看颜色花纹鲜不鲜艳。

    她身体微微前倾:「你再跟我说说,现下京里的小孩都喜欢些甚麽?」

    小孩长得快,衣服一季就得换。而且做母亲的,只要孩子喜欢,多少钱都愿意花。新店可以做些颜色鲜亮的布,上面绣些他们喜欢的纹样,一定受欢迎。

    韩卢被她问得一怔,随即低头思索起来,可他小时候就困在袖红楼,现在整天都在布庄,小孩都没见过几个,又怎知道这些。

    杜尚若见韩卢眉峰紧蹙,显然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半分头绪,眼底先漫开几分笑意:「想不出便不想了,左右今日天气正好,咱们一起去外面逛逛,说不定走着走着就有主意了。」

    说罢,她转身先去跟上官蕙打了声招呼,得到应允,才领着韩卢往街上去。

    这些日子多亏上官蕙带着她熟悉京中街巷,那些弯弯绕绕的胡衕,她早已记在心里,也知道哪些地最多小孩。

    此时正是午後最热闹的辰光。青石板路被晒得微微发烫,风里裹着糖炒栗子的焦香丶胭脂铺的甜香,还有街边小贩吆喝的脆响,织成一片鲜活的市井声浪。

    刚拐过街角,糖人摊前的喧闹便先撞进耳朵。

    上次那穿蓝布衫的老师傅正举着刚捏好的糖蝴蝶,翅尖还滴着晶莹的糖稀,围在旁的孩童们立刻涌上去,小胳膊伸得老长。

    杜尚若踮着脚往里头看,发丝随着动作轻轻垂落在肩头,韩卢下意识地慢了半步,落在她後面,目光落在那缕发丝上,又飞快移开,伸手悄悄护在她身後。

    杜尚若回头时,正撞见他微微俯身护着自己的模样,他的手离她的胳膊不过半寸,却没敢真的碰到,只虚虚拢着,隔开两个要挤过来的小孩。

    她心里莫名一动,指着那糖蝴蝶:「你瞧,孩子们就爱这些鲜亮的。」

    韩卢顺着她的指尖看去,却没太在意那糖蝴蝶,只记得她方才笑时,眼尾微微弯起的弧度,比糖稀还要甜些。他轻声应着「是极好看的」,目光却不自觉追着她的侧脸,看阳光落在她鬓边的碎发上,镀上一层浅浅的金光。

    两人看着小孩点了几个花样,记了下来,便往前走。

    没走多远,皮影戏的锣鼓声便传了过来。布幕前的矮凳早已坐满,几个没抢到位置的小孩正扒着布幕边缘,踮着脚往里瞧。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