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他们只知道这是小郎君造的脱粒工具,却连怎麽上手都不知道。

    温禾走到打谷机旁,先指了指顶端的木斗:「大虎,你来试试,把稻穗整捆递进木斗里,记住穗头朝里丶秆子朝外,别让稻秆缠上滚筒的木齿。」

    说着,他蹲下身,双脚踩在踏板上轻轻一压,只听「吱呀」一声轻响,滚筒跟着转了起来,硬木齿在竹篾槽里缓缓划过。

    「踩的时候不用太使劲,顺着节奏来,让滚筒转匀了就行,脱下来的谷粒会顺着竹篾槽往下滑,来个人拿麻袋在那里接着就行。」

    冯大虎听得认真,当即抱起一捆稻穗,按照温禾说的,把穗头朝里送进木斗,然后双脚踩上踏板。

    另一头一个庄户拿着麻袋在那等候着。

    一开始他还不太熟练,踏板踩得忽快忽慢,滚筒转得也不稳,可试了两下便找到了节奏,踏板一上一下,滚筒匀速转动,金黄的稻穗在木斗里轻轻翻滚,细碎的谷粒像金豆子似的,顺着竹篾槽簌簌往下掉,落在底下的麻袋里,发出沙沙的轻响。

    不过短短两炷香的功夫,一整捆稻穗就脱完了,光秃秃的稻秆从另一侧滑出来,谷粒却一颗不少地落在了麻袋里。

    「竟然如此之快!」

    窦静看得目瞪口呆,连忙凑到麻袋边,抓起一把谷粒仔细看。

    颗颗饱满,没有碎粒,比用链枷脱粒乾净多了。

    他再也顾不得形象,亲自抱起一捆稻穗塞进木斗,学着冯大虎的样子踩起踏板,一边踩一边忍不住大笑:「大唐有福了!有了这物件,庄户们脱粒能省一半的功夫!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啊!」

    那模样,竟有些癫狂,却透着发自内心的激动。

    他当即拽着冯大虎,让他带着人和粮食去称重。

    李世民站在一旁,看着滚筒飞速转动,听着谷粒落袋的轻响,深吸了一口气,转头凝视着温禾,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这东西,真是你在造热气球的时候,随手而为?」

    这打谷机的事情,他竟半点消息都没收到。

    温禾摊了摊手,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您之前心心念念的都是热气球,哪里会关注这不起眼的农活用具,可李郎君,您想想,没了热气球,大唐不会少一粒粮食,可多了这脱粒机,大唐就能多一个吃饱饭的百姓。」

    「当然我不是说热气球火炮不重要,而是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民生决不能忘记。」

    这句话温禾倒不是说给李世民的,而是告诉李承乾的。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可是至理名言。

    热气球重要,但是粮食更重要。

    被温禾那带着几分调侃的目光一扫,李世民顿时有些心虚,轻咳一声掩饰尴尬。

    他竟被这竖子不动声色地教训了。

    「先生,阿耶是政务繁忙,朝堂上大小事都要操心,哪能事事顾及到?再说这不还有您在嘛,有您想着庄户们的难处,阿耶也能少些牵挂。」

    李承乾见状,连忙笑着上前打圆场,一边说一边给温禾使眼色,生怕两人又呛起来。

    武士彠也连忙附和,语气既恭敬又周全:「是啊是啊,李郎君日理万机,一心系着天下苍生,自然难以兼顾这些农事细节,不过幸好有高阳县子在,您心思缜密,总能想到百姓所需,正好能为李郎君分忧,这也是大唐百姓的福气。」

    他这话既维护了李世民的颜面,又不着痕迹地吹捧了温禾,端的是老臣的圆滑。

    李世民顺着台阶下,清了清嗓子,背着手板起脸,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严。

    「咳咳,日后你若要造什麽便民的物件,尽管先跟某说。某并非玩物丧志之人,也知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之前关注热气球,也是为了军中侦查之用,并非只顾着新鲜。」

    他嘴上这般说,心里却暗自嘀咕。

    这竖子倒是会藏,造打谷机这麽大的事竟不声不响,如今倒反过来怪起朕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你之前提的筒车,若是觉得忙碌,不妨把图纸交给工部,让他们组织匠人赶制,你一人精力有限,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他知道温禾脑子里主意多,后续说不定还要琢磨别的东西,比如之前提过的火炮,便也担心他太过劳累。

    温禾闻言,不禁挑了挑眉,故意拖着长腔说:「没想到李郎君竟然还知道我会忙不过来啊,难得啊。」

    温禾故意说着酸话。

    合着你也知道我很累啊。

    这才多久时间,你让我办了多少事。

    来大唐之后,就没睡过几次好觉。

    李世民嘴角抽搐了两下,睨了他一眼:「你造这打谷机,帮百姓省了不少力气,算有功,两百金的赏赐,够不够?」

    一旁的武士彠听到这话,瞬间震惊得瞪圆了眼睛,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陛下赏赐臣子,什麽时候还要反过来询问臣子够不够?

    也就高阳县子有这样的殊荣吧。

    这等荣宠,放眼整个大唐,怕是找不出第二人!

    看来高阳县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远比他想像的还要重。

    温禾却摆了摆手,语气诚恳:「这赏赐给我不如给那些匠人,我不过是提了个想法,画了张图纸,真正把东西造出来的,是那些日复一日琢磨手艺的匠人,他们才是最该受赏的人。」

    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站在前世知识的肩膀上,而那些工匠,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摸索经验,一代代传承改进,才让这些工具越来越好用,他们才是真正推动技艺进步的人。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竖子虽平日里没大没小,却分得清轻重,不贪功,这点倒是难得。

    就在这时,温禾突然眼睛一亮,冒出一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