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内的官员们心里都清楚。
陛下哪里是真的遗憾,分明是在得意。
梁师都盘踞朔方十馀年,背靠着突厥。
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几次攻伐,都是功亏一篑。
如今陛下登基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灭亡了伪粱。
试问,那位隐太子可能做到否?
房玄龄最先反应过来,他从班列中走出,躬身行礼,语气恭敬的说道。
「陛下,当年的赫连勃勃,不过是割据朔方丶残害百姓的枭雄罢了,世人皆称其为『暴君』,北魏先帝更是赐其『屈孑』之名,意为卑下丑恶,以示鄙夷,而如今陛下坐拥四海,牧养万民,仁政布于天下,四夷皆来朝贺,乃真正的天子,若是陛下与区区『屈孑』相比,反倒是自降身份了,不值当,不值当啊!」
他这番话,既捧了李世民,又悄悄打消了他日后御驾亲征的念头。
毕竟帝王亲征风险太大,一旦有闪失,整个大唐都会动荡。
自从上次弘文馆之事后,房玄龄便一直想修复与李世民之间的嫌隙,如今正是个好机会。
杜如晦也立刻出列,附和道。
「右仆射所言甚是!陛下乃九五之尊,当坐镇长安,统御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前线战事,自有朝中良将处置,何须陛下亲赴险地?臣等愿为陛下分忧,辅佐陛下开创盛世,让陛下无需再为战事操劳。」
李世民看着二人一唱一和,心里明镜似的,却也不戳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抬手示意那报捷的士兵退下。
「你们的心思,朕明白,好了,不说亲征的事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中百官,沉声道。
「此番懋公他们在朔方缴获颇丰,光是耕牛就有六万多头,按『三马分肥』之制,除了分发给将士们的部分,朝中还能得两三万头,如今虽已秋收,但各地还有不少荒地未开垦,正好可以趁着农闲,让百姓用这些牛开荒,此事关乎民生,就交由民部负责……」
「臣在!」
李世民话音刚落,民部尚书窦静便立刻从班列中走出,躬身领命,声音洪亮。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妥善处置这些耕牛,让它们能尽快用到百姓手中!」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叮嘱道。
「处置耕牛之事,不可马虎,之前温嘉颖曾提过,按村落人口与荒地数量分配耕牛,优先分给无牛的贫农,再由村落统一管理,避免豪强争抢,你们民部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可派人去问温嘉颖。」
「臣遵旨!」
窦静躬身应下,心里却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他抬头看向李世民,斟酌着语气,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请,按村落分牛之法,本是高阳县子所设想,他对其中细节定然最为清楚,如今民部处置此事,虽有陛下叮嘱,却难免会有疏漏。臣以为,不如让高阳县子入职民部,任民部主事,协助臣处理分牛之事,也好让这法子能更好地推行,惠及更多百姓。」
这话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官员们都愣住了,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有人飞快地在心里盘算起来。
温禾如今已是刑部主事丶工部主事丶兵部主事丶吏部主事,若是再加上民部主事,六部之中便占了五部。
而且都是掌管实权的重要部门!
这窦静是疯了吗?
他就不怕温禾权势过大?
不少官员看向窦静的眼神里都带着疑惑,甚至还有几分警惕。
窦静出身扶风窦氏,也是世家子弟,怎麽会突然为温禾说话,还提议给他加官?
「陛下,臣以为不可!」
长孙无忌最先反应过来,他从班列中走出,语气郑重,甚至带着几分急切。
「高阳县子虽有才能,心思灵巧,能为陛下分忧,然毕竟年少,如今不过十二岁,他身负数职,每日要处理刑部丶工部丶兵部丶吏部的事务,已是重任在肩,疲惫不堪,陛下向来体恤臣子,爱民如子,如何忍心再给他加重负担,让他这般劳累?」
长孙无忌这话说的有点虚。
朝中谁不知道温禾惫懒,他虽然有这些职责在,可每日除了去百骑司,其他地方几乎没去过。
算算刑部也只去了一次,兵部去了不少,可办的事情都不是兵部的,工部他倒是经常去,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至于吏部嘛。
春闱结束后,温禾就没有踏进吏部的大门。
而他这番话,看似是在为温禾着想,心疼他年纪小丶差事多,实则是在提醒李世民。
温禾如今的职位已经太多,权力太大,早已引起了不少世家与勋贵的不满。
若是再授民部主事,怕是会让更多人忌惮,甚至可能引发朝堂非议,对温禾丶对陛下都不是好事。
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就算长孙无忌不出列反对,他也会拒绝窦静的提议。
他心里清楚,封官太多对温禾未必是好事。
那竖子年纪小,职位越多,树敌越多,一旦日后出错,那些被他得罪过的人,定然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他想保温禾都难。
更何况,那竖子向来惫懒,之前给他加兵部主事时,他就磨磨蹭蹭,还讨价还价要了不少良田。
若是知道又要多一个民部主事的差事,怕是真的会闹到立政殿来,跟他哭穷喊累,甚至可能撂挑子不干,到时候反而麻烦。
「辅机所言有理。」
李世民缓缓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