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43章 我们少吃一点,他们就能多吃点
「大对卢,唐国人突然抛出『倭国银山』的消息,这会不会是他们设下的阴谋?」
就在那人面前,坐着一个身着粗布短打的高句丽人。
他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安的问道。
而刚才那开口的青年,缓缓放下手中的酒盏。
虽穿着寻常商人的青布袍,眉眼间却透着一股慑人的锐利,正是乔装潜入长安的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
他沉默片刻,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沉沉地扫过厢房内屏息待命的几名高句丽心腹,才开口道:「郑元璹父子的说辞,与咱们之前从其他渠道打探到的消息,分毫不差。」
「那是不是说,郑元璹父子是真心投靠我们?倭国真有那麽多银山?」
对面的使者瞬间兴奋起来,身子前倾,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若是能掌控倭国的银山,高句丽的财力便能大增,到时对抗大唐也多了几分底气。
相较于下属的激动,渊盖苏文却显得异常淡然,甚至嘴角勾起一抹冷嗤:「唐国人与当年的隋国人一样,都是自大狂妄之辈,他们向来瞧不上我高句丽,如今又正忙着对付西突厥,怎麽会费尽心机,派一个国公爷来做细作?」
在他看来,唐廷若真要对付高句丽,只会直接动用武力,而非用这种「迂回手段」。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严肃,眼神锐利地盯着那名使者:「记住,回去之后告诉下面的人,务必善待郑元璹父子,不可有半分怠慢。郑元璹是唐国五姓七望出身,若能借他拉拢到士族势力,让唐国内部生乱,那唐国的江山,迟早会成为我们掌中之物!」
「是!属下谨记大对卢教诲!」使者连忙躬身应下,可心里却暗自腹诽。
说到底,您还不是担心郑元璹是细作,才亲自冒险潜入长安探查?
嘴上说得笃定,暗地里却把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对了。」
使者想起另一件事,又连忙问道。
「高建武大王派来的那几名使臣,如今还被咱们扣在驿馆,该如何处置?」
渊盖苏文端起酒盏,仰头饮尽杯中残酒,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放他们回去。」
这话让使者愣住了。
来时大对卢明明说,要杀了高建武的使臣,嫁祸给唐国,激化两国矛盾,怎麽现在突然改了主意?
渊盖苏文像是看穿了他的疑惑,却没有解释,只是在心底盘算着。
此次来长安,他本有三个目的。
一是查清郑元璹父子的底细,二是除掉高建武的使臣嫁祸大唐,三是联合新罗丶百济,共同对抗大唐。
可如今看来,后两个目的都要改了。
倭国的银山啊。
他必须要在大唐出海之前,先拿下那座岛国。
因为他很清楚。
眼下的高句丽,根本没有与大唐正面抗衡的实力,只能先自保。
「去传本对卢的命令。」
渊盖苏文重重将酒杯顿在桌案上,烛火被震得晃动了一下。
「联系新罗和百济驻长安的使臣,就说某在清风楼设宴,请他们明日前来,共商『互利之事』。」
他眼底闪过一丝野心:大唐虽强,却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若是高句丽能先吞并倭国丶新罗和百济,整合半岛与海岛的力量,只需十年时间,他便能训练出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大军。
届时,他定会亲自率领铁骑,来到这座繁华的长安城下,让唐国皇帝尝尝俯首称臣的滋味!
无数次午夜梦回。
他都在做着一个梦。
那就是李世民在他面前俯首称臣,他质问着那位大唐皇帝是否要投降。
或许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痴心妄想!」
立政殿内,长孙无忌冲着温禾吹胡子瞪眼。
看他挽着袖子要动手的样子。
温禾早有防备,身形一闪就躲到了民部尚书窦静身后,探出半个脑袋,语气带着几分调侃:「长孙侍郎,您如今已是吏部侍郎,主掌官员考核任免,这粮种分配是民部的差事,您就别跨界操心了吧?」
「某还兼着民部侍郎!」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
接任他位置的人还没上任,所以他如今确实还兼任着。
温禾抬头朝着窦静看了一眼,后者无奈的点了点头。
「就算您兼着民部侍郎,也得讲道理吧?」
温禾从窦静身后走出来,语气变得严肃。
「这粮种本就数量有限,是陛下好不容易从环王那要来的高产稻种,若是不划出专门的试验田试种,记录生长周期丶产量变化,难不成让民部随意分发给各地?到时候种砸了,谁来负责?」
温禾质问道。
窦静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县子所言有理。」
「哼!粮种分配本就是民部的职责!」长孙无忌厉声反驳,手指重重戳着桌案。
「这粮种是朝廷之物,是为了救济百姓丶稳定春耕,不是你温禾用来『试验』的私产,各地百姓等着粮种下地,哪有时间等你慢慢试?」
窦静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