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而最适合承载这一身份的,正是阿念:兼具血脉纯正、情感创伤、精神敏感三大要素。只要在他心中植入足够的仇恨与迷茫,使其主动呼唤归墟之门,那一刻,他便不再是五皇子之子,而是**壬灵转世之躯**。
“他们不是要夺走他。”沈昭对李婉儿说,“他们是想让他自己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那怎么办?”她问。
“反向种因。”沈昭目光坚定,“既然他们想用痛苦唤醒黑暗,那我就用爱筑起光明。我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阿念是谁,不是作为‘谁的儿子’,而是作为‘他自己’。”
于是,次年春,朝廷颁布《育贤诏》,宣布归墟学堂对外开放,凡民间孤儿、孤女皆可报考,择优录取。阿念亲任“少年监学”,负责面试新生。他在考场外立碑写道:“**此处不问出身,只问本心。**”
此举震动朝野。许多贵族讥讽:“一个八岁孩童,懂什么治学育人?”可当他们亲眼看到阿念如何通过几句问答,便识破一名伪装成孤儿的细作时,无不震惊。
更有一次,一名考生讲述父母死于战乱,痛哭失声。其他考官动容欲录,阿念却冷静指出:“你说你母亲死于箭伤,可你右手袖口沾的是朱砂粉,而非血迹。你真正悲伤的,是偷抄《归墟录》失败,对吗?”
全场哗然。
事后,沈昭问他:“你怎么看出来的?”
阿念答:“真正伤心的人,不会刻意强调伤口在哪里。反而会回避细节,怕想起太多。”
沈昭欣慰一笑:“你比我当年看得透。”
岁月流转,五年过去。
阿念十二岁,已能独立主持归墟试炼。他设计了一场“心魔局”:让参与者进入幻境,面对最深恐惧。有人见万民唾骂,有人见亲人惨死,而轮到一位三品官员时,幻象中竟出现沈昭亲手将阿念推入深渊的画面。
那官员猛然惊醒,冷汗淋漓:“陛下……您真会那样做?”
阿念平静道:“他会挣扎,会痛苦,会流泪,但最终,为了大局,也许真的会松手。可那不是因为他无情,而是因为他是帝王。”
全场寂静。
数日后,此事传入宫中。沈昭听罢,久久伫立窗前,望着远处学堂灯火,轻叹:“这孩子……早已看穿了我的两难。”
又三年,边疆告急,匈奴联合西域十七国犯境。朝中主战派力主太子沈珩挂帅,却被阿念当廷驳回:“此战非为扩张,乃为破局。敌军背后必有黑手操纵,若派储君出征,一旦战败或遇刺,国内必生动荡。不如遣一无爵少年,以‘和谈使节’名义潜入敌营,打乱其布局。”
众臣哗然,以为儿戏。
沈昭却点头应允。
三个月后,消息传来:阿念孤身入敌帐,以一席话揭穿匈奴单于实为“葬音谷傀儡”,并当场展示其脖颈后隐藏的骨符印记。联军哗变,内讧四起,最终溃散而逃。
凯旋之日,百姓夹道相迎,高呼“小圣人”。
沈昭亲迎城门,笑道:“你不怕死吗?”
阿念望向远方雪山:“怕。但我知道,只要我还记得自己是谁,就没人能把我变成他们的工具。”
十年后再逢除夕,宫中设宴。酒至半酣,沈琰忽然起身,举杯敬阿念:“昔年我曾私下调笑,称你为‘灾星投胎’。今日当众赔罪。若无你明察秋毫,破除归墟邪谋,我等早成傀儡矣。”
满座皆惊,继而纷纷附和。
唯有沈珩沉默饮酒,眼神复杂。
沈昭看在眼里,当晚召其入殿。
“你仍不信他?”沈昭问。
沈珩放下酒杯:“我信他无害于国。但权力最怕的不是恶意,而是**不可控**。他太聪明,成长太快,连我们都跟不上他的思维。这样的人,若有一天想争储位……谁能制衡?”
沈昭凝视烛火:“你以为我不想立亲子为嗣?可你看这十年,哪一次危机不是他化解?哪一桩阴谋不是他识破?我不是不想选你,我是不敢拿江山赌一个‘或许’。”
沈珩双拳紧握,终是长揖到底:“儿臣明白了。愿辅佐贤者,不负社稷。”
风波暂息,然天地异象再起。
那年冬至,北斗第九星“隐元”突然大放光芒,持续整整一夜。太史令观测到,其光色由青转赤,又由赤化金,最后竟与醒世钟共鸣,引发全城钟鼓自鸣。
与此同时,北荒地宫深处,那口碎裂的仿制警世钟残骸,竟开始缓缓重组。每一块碎片都在空中悬浮,按某种神秘韵律拼接。而在京城各处,一些早已遗忘归墟之事的老百姓,突然在梦中听见同一个声音:
> “第九魂,已觉醒。
> 门,就在你心里。”
阿念在梦中惊醒,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枚铜片??正是当年从警世钟上剥落的一角。
他盯着它看了整夜,直到晨曦初露,才低声说道:“你们错了。我不是第九魂,我是第一个拒绝成为你们武器的人。”
次日,他向沈昭请求:重开归墟祭典,不限皇族,全民共祭。主题只有一个??**遗忘与铭记**。
大典当日,万人齐聚广场。阿念站在高台之上,手持醒世钟槌,朗声道:“我们祭奠的,不是仇恨,而是教训;我们铭记的,不是伤疤,而是如何愈合。从今往后,每一年今日,都将举行‘心灯会’。每人写下最不愿面对的记忆,投入火盆,化为光,照亮前行的路。”
火焰腾空而起,映红天际。
而在千里之外的冰湖之下,那丝黑气剧烈震颤,似欲冲出,却被某种无形之力牢牢压制。铜钟残影浮现眼前,浮现出一行古老铭文:
> “当守钟人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归墟之门,永不可开。”
风雪依旧,王朝仍在运转。
又二十年,沈昭驾崩,遗诏不立太子,而设“归墟议政院”,由三皇子沈琰、九皇子沈珩与阿念三人共掌国事。三年后,群臣联名上书,请立阿念为帝。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