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我大唐雄兵将踏平寰宇,众将士可敢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刚还在为成为温禾弟子而自豪的孟周和赵磊,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下来,像两只泄了气的皮球。

    孟周悄悄拽了拽赵磊的袖子,小声嘀咕。

    「先生这话也太伤人了吧,第二和第三,明明已经很好了……」

    赵磊也跟着点头,却下意识地看向站在温禾身旁的吴生。

    吴生身着青衫,昂首挺胸,明经科榜魁的光环还在身上,对比之下,他们俩的「第二」「第三」,好像还真的有点拿不出手。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委屈,却又不敢反驳。

    跪在地上的士子们更是满脸通红,羞愧地垂下了头。

    高阳县子连明算科前三都瞧不上,他们这些落榜生,自然更入不了眼了。

    一时间,原本热闹的拜师场面,变得鸦雀无声,只剩下士子们沉重的呼吸声。

    温禾见目的达到,强忍着笑意,对着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

    「还愣着干什麽?没看到这里人多眼杂吗?赶紧上马车,咱们回府!」

    孟周丶赵磊和吴生反应最快,连忙护着温柔和李泰丶李恪丶李佑往马车方向挤。

    温禾跟在后面,对着马周拱了拱手,算是道别,然后也快步钻进了马车。

    等士子们反应过来时,温禾的马车已经驶离了贡院街,只留下一道扬起的尘土。

    ……

    两仪殿内,檀香袅袅,君臣议事的氛围却因李世民一句略带无奈的话,添了几分轻松。

    「这竖子。」

    李世民指尖轻叩御案,嘴角却藏着一丝笑意,轻哼道。

    「好好的放榜日,被他搅得满长安都议论拜师的热闹,倒让诸位卿家看了笑话。」

    话音刚落,他又叹了口气,语气里的欣慰却藏不住。

    「朕当初让他去做太子的老师,原是想着他年纪轻,能陪着太子多些活泛气,别总被那些老儒的规矩束缚得太死,算是半带玩笑地给太子找个『玩伴』,可谁能想到,这竖子竟真有几分教书的本事,三个弟子只跟着他学了区区一个月,便全中了科举,还出了个明经榜魁!」

    在场的臣子们哪里听不出陛下的心思。

    这哪里是责怪,分明是借着「抱怨」,在炫耀自己选人的眼光。

    那语气里的「你们看,朕给太子挑的老师,连教徒弟都这麽厉害」的得意,几乎要溢出来。

    杜如晦最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温县子不仅自身才华出众,更懂因材施教,短短一月便能教出明经榜魁与明算科前三,足见陛下识人善任,为太子寻得良师,也为我大唐寻得栋梁之材!」

    话音未落,房玄龄丶萧瑀丶宇文士及等人纷纷上前附和。

    「杜侍中所言极是!温县子少年有为,教学又有巧法,此乃太子之幸,亦是大唐之幸!」

    「明经科虽不比进士科显耀,却也需对经义有通透理解,吴生能得榜魁,足见温县子教导之深,陛下慧眼识珠啊!」

    李靖也笑着说道。

    「温县子教徒弟有这般成效,是个全才,陛下没看错人。」

    李世民摆了摆手,故意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笑道。

    「诸位卿家也不必夸他,不过是教出个明经榜魁罢了,又不是进士科的状元或秀才科的榜魁,算不得什麽大事。」

    话锋一转,他的语气却沉了几分,目光扫过在场的臣子。

    「不过话说回来,今年的进士科,倒是真没一个能入朕眼的,弘文馆的学士丶国子监的博士,教了那麽多年书,培养出来的学子,竟还不如温禾一个孩童教一个月的弟子有见地,满篇都是『独尊儒术』『天人感应』的陈词滥调,连半点贴合民生丶关乎实务的见解都没有,这样的进士,取来何用?」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群臣心里都清楚,陛下这是借着温禾弟子的出色,敲打弘文馆与国子监,更是对如今科举重经义轻实务的风气不满。

    之前早朝时,李世民便因进士科答卷太过空泛发过怒,甚至提过要「废除进士科」,后来被魏徵等人劝住才作罢,如今看来,陛下心里的火气还没消。

    李世民见众人沉默,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

    「罢了罢了,朕也知道,想要寻得诸位卿家这般能定国安邦的国之栋梁,本就不易,但科举取士,贵在『得人』,若是取来的都是只会空谈经义的书生,倒不如宁缺毋滥,今年的进士科考生,便全部罢黜吧,让他们回去再好好学学,什麽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臣遵旨。」

    吏部尚书高士廉上前一步,躬身领旨。他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

    陛下终究还是做了这个决定。

    其实陛下并非任性,今年进士科的考题本就侧重实务,要求学子结合关中抗旱丶边境军务谈见解。

    可参加进士科的学子,多半是五姓七望这样的士族,或者是关陇门阀的子弟。

    这些人从小锦衣玉食,那里见过什麽真正的贫苦。

    更不知道如今那些庶民过的是什麽样的日子。

    让他们夸夸其谈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可真要这些人说一些解决民生之事,只怕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不过好在,陛下只是罢黜了今年的考生,并未真的废除进士科,也算是留了馀地。

    「嗯,有劳高卿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将温禾的琐事暂时搁置脑后,目光转向李靖,语气沉了几分。

    「懋公那边,先锋军可已出发?」

    李靖上前一步,躬身回话,声音清晰有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