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长孙无忌甚至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
陛下难不成要让温禾做考功员外郎?!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只是还没等长孙无忌开口。
只见一个御史最先反应过来,连忙出列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陛下!不可啊!温禾年仅十一,虽有些才思,可考功员外郎掌管春闱诸事,干系天下士子前程,岂能让一个孩童担任?这若是传出去,怕是会让天下人笑话我大唐无人!」
他话音刚落,又有御史立刻跟上,捧着笏板朗声道:「所言极是!考功员外郎需辨得清贤愚,温县子年纪尚幼,既无朝堂历练,又无威望可言,若让他任职,恐难服众,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也上前一步,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臣并非质疑温县子之才,只是科考乃国之大典,容不得半分差错。温县子可参与科考筹备,但若让他独掌考功员外郎一职,确实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杜如晦也补充道:「臣附议,春闱关乎寒门子弟出路,若主事者威望不足,恐会让士子不服,还请陛下另择贤才。」
一时间,殿内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连平日里与温禾交好的官员,也都沉默着没开口。
谁都知道,让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管科考,实在太过荒唐。
科举之事关乎到为国选材。
温禾是有才学,但是并不适合科举。
温禾原本还在走神,被李世民喊回神,又听着满殿的反对声,顿时懵了,心里暗自腹诽。
李二这是故意的吧!明知道会有人反对,还故意这麽说,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就在众人以为李世民会发怒时,他却突然笑了起来,摆了摆手道:「诸位稍安勿躁,朕并未说要让温禾任考功员外郎。」
这话一出,殿内的反对声瞬间停了,长孙无忌愣了愣:「陛下,那您方才……」
「朕只是想说,温禾近日琢磨出了些关于科考防弊的法子,写了份札子,今日召他来,是让他把这些法子奏给诸位听听。」
李世民说着,看向温禾。
「温禾,还不把你的札子呈上来?」
温禾这才松了口气,连忙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札子,快步上前,双手捧着递到殿前,又退回几步,展开札子朗声奏报。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科考要公平,需从三方面防弊,其一为锁院制度,选品行端正丶不与世家往来的官员为出题官,提前半月迁入专属院落,断绝与外界联系,考题拟定后密封盖印,由禁军看守,开考前一刻方可拆封,杜绝考题泄露。」
「其二为誊抄糊名,考生交卷后,先由专人糊去姓名丶籍贯,编上编号,再由吏员重新誊抄,阅卷官只看誊抄卷,避免因姓名丶字迹偏袒。」
「其三为双官互督,每个考场派吏部丶御史台官员各一名,互相监督,考生进场前需搜查全身,严禁携带小抄,舞弊者取消资格丶杖责通报,阅卷时亦有御史在场监督。」
「另外科举之后实行殿试,取每一科透明为单科状元,以此来安排相应的官职。」
温禾的声音虽稚嫩,却字字清晰,殿内众人都听得认真,原本反对的官员,也都皱着眉沉思起来。
片刻后,只见一名官员出列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质疑。
「温县子此法虽细致,可『锁院半月』未免太过严苛,出题者皆是朝廷官员,有的已年过半百,岂能让他们半月不得与家人相见,如此拘着,恐会寒了老臣的心。」
「此言差矣!」
温禾立刻反驳,虽站在一众高官面前,却丝毫不怯场。
「朝廷官员又如何?之前民部的贪官污吏,不也是朝廷官员?他们拿着朝廷俸禄,却中饱私囊,可见身份并非清廉的保证。」
「若不锁院,世家子弟只需找些藉口登门拜访,或是通过出题官的家人旁敲侧击,考题迟早会泄露,我也是为了他们好,以防日后会有什麽说不清楚的时,还要劳烦我带他们去百骑说话。」
「至于说年纪大的问题,这个也简单,既然年纪大的熬不住,那就换年轻的来,大唐人才济济,也犯不着用那些年过半百的了,要不然他们出了什麽事,我还要为他们负责。」
温禾说罢,露出一抹和善的笑容。
那出班的官员顿时感觉心中发寒。
这是威胁啊!
赤裸裸的威胁啊!
这温禾,不似人子!
他太狠了,简直就是要断了他们后人的路啊!
不少五姓七望和士族出身的官员,都咬牙切齿。
眼中泛着寒光,恨不得将温禾撕碎了。
可这种想法,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郑元璹和卢子业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啊。
可惜这大殿之中,没有一个寒门出身的。
要不然听到温禾这话,定然感激涕零。
李世民见众人争论不休,适时开口:「嘉颖的法子,朕看可行。」
朝中百官心中一惊。
可却没有人敢出来反对。
都低着头,好似事不关己的模样。
罢了,实在不行就再想想办法吧。
这件事情明显是温禾和陛下私底下就说好的。
此刻若是反对,定然是触了陛下的霉头。
「臣斗胆请问,今年考功员外郎之职,由何人担任?」房玄龄行礼问道。
李世民睨了他一眼,笑道:「人选,朕早已经定下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