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73章 你们知道什麽叫做剥皮实草吗?
「百骑那边出事了?」
李世民见黄春步履急促入御苑,便将手中风筝线轴轻递身旁的李丽质。
小丫头指尖刚触到线轴,眉眼瞬间弯成月牙,伸手便要去牵温禾的衣袖,转头却见温禾已随自家阿耶朝黄春走去,小嘴悄悄抿了抿,终究还是攥着线轴立在原地,目光追着两人身影,却未敢上前。
黄春快步趋前,双手捧着一只青竹竹筒躬身奏道。
「陛下,辽东急递密报,乃当地百骑亲送至京,未走驿站传驿,恐有延误,故加急呈禀。」
「辽东?」
温禾眉梢微挑,下意识接话。
「莫非与高句丽有关?」
李世民未及回应,先接过竹筒,又朝身侧的高月递去一个眼神。
高月心领神会,当即扬声对周遭宫女内侍道:「陛下与高阳县子议事,尔等退至百步外候命,不得近前!」
众人应声退下,御苑内只剩李世民丶温禾丶黄春三人,连李丽质也懂事地挪到海棠花旁,虽好奇地探头望,却始终守着分寸,未曾靠近。
李世民指尖捻开竹筒上的紫铜封铅,抽出里面卷着的麻纸密信,展开只匆匆扫过几行,原本因政务微蹙的眉头便豁然舒展,眼底还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温禾瞧着他神色,悬着的心悄然放下。
若真是急难祸事,陛下断不会有这般轻松模样。
果不其然,李世民将密信递向温禾,语气带着几分赞许。
「看来你此前抛给高句丽的诱饵,已然奏效。」
温禾双手接过密信,目光落在字迹遒劲的文言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只见密信上写着。
『高句丽王高建武已遣重臣通好新罗丶百济,三邦于平壤会盟,立誓共图海东。
近察高句丽调集甲士丶赶造海舰,新罗输粮秣万石,百济献造船工匠百人,诸部皆厉兵秣马,昼夜不休。
三邦约定期月之后,乘夜率舟师数千艘突袭倭国,目标直指石见银山,欲夺其矿脉以充军资。
唯倭国尚不知情,此计属三邦绝密。
另,此前我方散布之『倭国欲染指辽东』流言,已令高句丽深信不疑,故其伐倭之心更坚。
现特禀详情,供陛下定夺。』
密信末尾,「苏武」二字落于纸角。
温禾瞥见这落款,心里不禁暗哂。
这郑元璹倒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竟自比持节牧羊十九年的苏武。
人家苏武是被匈奴掳走丶宁死不降的忠臣,他郑元璹不过是因罪被贬至辽东,怎麽看都算不上被迫守节。
这般自喻,着实有些不要脸了。
他压下心中念头,将密信递回李世民,笑着提醒。
「陛下,如今鸿胪客馆中,尚留着几位倭国遣唐使,未曾归国。」
李世民闻言,略一沉吟便悟透了温禾的用意。
此前故意让百骑将「倭国石见有银山」的消息散给高句丽丶新罗丶百济,本就不是要把这处矿藏让出去。
而是要借这桩利益,挑动半岛三邦与倭国相互撕咬,让他们在海东耗损实力,大唐好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三邦已然盟约备战,自然不能让倭国置身事外,得把这把火彻底烧起来。
「从长安传信至倭国,需得多少时日?」
李世民问道,目光扫过御苑中随风摇曳的槐枝,似在暗自盘算时间。
「若走海路加急,再沿途借驿站换马传递,一切顺利的话,约莫二十馀日可到倭国港口。」
温禾回道。
「此前百骑从倭国传回情报,便是这个时日,只是倭国都城远在奈良,消息从港口递到飞鸟城,还需几日功夫。」
要知道,这个时代倭国境内,甚至连驿站都没有。
李世民闻言轻笑。
「这麽算来,即便此刻传信,倭国也只剩几日时间准备,这般仓促,他们能布下的防备,想必有限得很。」
温禾当即领会了李世民的顾虑。
他是怕消息传得太早,让倭国有充足时间调兵布防,到时候三邦水师攻不进倭国海岸,这场「狗咬狗」的戏码刚开锣就要散场,大唐也就没法借他们缠斗之机,为国内整顿争取时间。
唯有让三邦顺利登陆倭国,将战火燃到倭国境内,才能让双方彻底陷进去,短时间内难以脱身。
「陛下放心,即便消息传到倭国,他们也未必会信,至少不会全信。」
温禾语气笃定。
「倭国与半岛三邦素来积怨颇深,却也互有忌惮,突然听闻三邦要联手袭己,他们第一反应怕是质疑,甚至可能派人去高句丽当面质问。这般一来,反倒会激怒渊盖苏文。」
他顿了顿,继续道。
「渊盖苏文此人,性子本就狠厉果决,从无半分优柔寡断,如今三邦盟约已立,舟师丶甲士皆已动员,粮草丶器械也备了大半,即便消息泄露,他也绝不会中途放弃,否则不仅会错失石见银山这处军资重地,更会失信于新罗丶百济,折了高句丽的颜面。」
「以他的脾性,说不定还会为防夜长梦多,提前发兵。」
这话并非凭空揣测。
日后渊盖苏文敢当着高句丽满朝文武的面弑杀国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