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阿耶阿娘,孩儿出息了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不知何时,李恪已放下筷子,正用冷冷的目光盯着他,那眼神像极了他阿耶平日里的威严,让他莫名有些发怵。

    一顿早饭就在这般喧闹又温馨的氛围中结束。温禾擦了擦嘴,起身对孟周三人说。

    「走吧,再晚些宫门就要关了。」

    三人连忙起身,紧随温禾身后往外走。刚走到府门口,就见周福匆匆赶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字条。

    「小郎君,等一下。」

    周福快步上前,躬身道。

    「是济世学堂的孙道长派人传来的口信,说学堂五日后便可竣工,特意请小郎君到时候过去查验。」

    「哦?倒是比我想像的快。」

    温禾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至少还要半个月才能完工。

    「等学堂建好,便可张贴告示招生了,先招一百名贫家子弟,无论男女都可,年龄十五到二十岁之间,学费全免,笔墨纸砚也由学堂提供。」

    他沉吟片刻,又对周福说:「你再派人去一趟学堂,把孙道长请回来,这段时间他一直盯着工地,明明是个医者,却硬生生成了包工头,也该让他歇歇了,后续的收尾工作,让工匠们按图纸做就行,有问题再找我。」

    这位孙道长说什麽不放心,非要去监工。

    不过他在那边,那些匠人干活确实积极了不少。

    他们家中但凡有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孙思邈都会免费给他们看病。

    不少人都称呼他孙神仙了。

    周福虽没听过「包工头」是什麽意思,却也明白温禾是心疼孙道长辛苦,连忙躬身应道。

    「老奴这就去安排。」

    温禾点了点头,不再耽搁,带着孟周丶赵磊丶吴生三人登上了早已等候在门口的马车。

    齐三见众人坐稳,便抖了抖缰绳,马车缓缓启动,朝着皇城的方向驶去。

    车厢内,孟周三人依旧有些紧张,不停地梳理着自己准备的应答内容。

    温禾看着他们,便从袖中取出,递给三人:「你们看看这个,或许今日能用得上,陛下如今最关心的是民生与军务,你们回答时多往这两方面靠,准没错。」

    三人接过纸张,仔细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先生,这……」

    「别这这这了,结合之前我给你们说过的,你们自己领悟吧,能否受到赏识,就看你们自己了。」

    正所谓先生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他们三个注定没有什麽天赋,那温禾便打算让他们日后就做个教书先生。

    孟周三人顿时感动不已。

    「多谢先生!」

    三人齐声道谢,心中流过暖流,满满的都是对温禾的感激。

    「先生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要不是车厢内闭塞,他们定然要给温禾跪下了。

    ……

    卯时过半,太极殿内已肃立满朝文武。

    朱红殿柱巍峨,金砖地面映着晨光,殿外的晨鼓刚歇,十七位身着青色儒衫的举子便在内侍的引导下,整齐地跪在殿中。

    李淳风因已授将仕郎之职,无需参与此次殿试,原本的十八人便少了一人。

    温禾立于百官之列,目光扫过跪在最前排的孟周丶赵磊与吴生,见三人虽神色紧张,却腰背挺直,暗自点了点头。

    方才他给的纸条里,恰好有关于耕牛分配的内容,想来三人应有准备。

    「诸位皆是我大唐英才,经春闱层层筛选,方能站在此处。」

    龙椅上的李世民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帝王的威严。

    「今日殿试,不谈虚文,只论实务,眼下朔方新定,缴获的数万馀头耕牛即将分发至各州村落,朕问你们,如何将这些耕牛平均分配,既能惠及贫农,又能避免豪强争抢,助我大唐开垦荒地丶恢复民生?」

    问题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跪在最前排的几位举子眼神微动,显然已开始思索应答之词。

    温禾站在一旁,心中了然。

    果然如今李二最关心民生实务。

    这问题既考较行政能力,又暗合当前朝政重点,比之单纯的经义问答,更能看出这些人的真才实学。

    片刻后,一位来自河东的举子率先出列,躬身答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效仿古制,按『井田之法』分配耕牛,每九户为一井,共配三头耕牛,由里正统一管理,农时共用,闲时轮流饲养,如此既能保证公平,又能传承圣人之制,彰显我大唐仁政。」

    李世民闻言,不置可否,只淡淡点头。

    「嗯,可还有谏言?」

    他没有直接否认那个举子的谏言。

    但在场的人都看的出来,陛下并不喜欢。

    温禾也觉得这个人读书读傻了。

    大唐均田制乃是国策,你居然要搞井田制。

    要不是你还没出仕,你那脑袋肯定都不在肩膀上了。

    又有几位举子陆续出列,或提议「按爵位高低分配」,优先供给勋贵与世家。

    或主张「按土地多寡分配」,田多者多配,田少者少配。

    回答虽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却始终绕不开书籍以及阶级,全然未考虑到贫农无田无爵丶最需耕牛的现实。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