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2章 朕说合适就合适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堂的所有费用,都由朝廷承担,不用你再费心筹资,你呢,就安心协助孙道长教学,别再琢磨这些『歪心思』了。」

    温禾这才反应过来。

    李世民这是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乾脆直接将学堂纳入朝廷管控。

    说白了,就是。

    你温禾不是怕朕忌惮你吗?那朕就不让你沾学堂的核心权力,让你彻底放心。

    他看着李世民带着几分得意的神色,无奈地笑了笑。

    不过这倒是和他的目的差不多。

    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世民,他们二人谁来当这个祭酒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来当这个祭酒更好,他现在连钱财都省了。

    随即温禾和孙思邈便告退了。

    温禾与孙思邈一同走出玄武门,宫外齐三早已备好马车,在此等候。

    待两人先后上车,车夫轻扬马鞭,车轮缓缓滚动,驶向高阳府方向。

    车厢内铺着柔软的锦垫,窗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只剩下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轻响。

    孙思邈端坐在锦垫上,看着对面的温禾,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小郎君今日这般做法,可算是违背了之前与贫道的约定吗?」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温禾,显然是想起了当初温禾请他来长安时的承诺。

    那时温禾说的是自己开设学堂,让他做山长。

    可如今,学堂却成了由陛下牵头,这便等于学堂属于朝廷,而废私人的了。

    温禾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闻言也不辩解,只是失笑:「孙道长,话虽如此,可您看,不管过程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咱们终究是要办一所医学学堂,教穷苦子弟学医,为百姓治病,而且有陛下背书,咱们这学堂日后也能避开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孙思邈却缓缓摇了摇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审慎:「贫道看不尽然吧。陛下重视学堂,固然能挡掉一些麻烦,可也会让学堂多了一层朝堂色彩。」

    他行医多年,见多了官场的复杂。

    「到时候,说不定会有不少人把这学堂当成晋升的渠道,想方设法送子弟进来,哪怕不是真心学医,也想借着陛下看重的学堂的名头谋个前程,若是那样,可就与咱们最初教人学医丶为百姓治病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温禾心中一凛。

    他确实没考虑到这一层。

    他自然也不想让学堂变成名利场。

    至少不能让这里成为某些天龙人的晋升通道。

    孙思邈的担忧并非多馀,朝堂之上,总有人会把任何事都与「利益」「前程」挂钩,若是学堂真成了权贵子弟的「镀金之地」,那他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他看着孙思邈,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诚恳:「孙道长放心,我明白您的顾虑,我向您保证,除了看病丶救人丶教书这些与医学相关的事,其馀一切杂事,比如官员举荐子弟丶朝堂势力牵扯等等,都绝不会影响到您,也绝不会改变学堂只为百姓治病的初衷。」

    他顿了顿,补充道:「若是真有人想塞子弟进来,或是想把学堂当成谋利的工具,我定会挡在前面,绝不会让这些事干扰到教学。」

    「陛下那边,我也会跟他说清楚,学堂的招生丶教学,必须由您说了算,任何人都不能干涉。」

    孙思邈看着温禾眼中的坚定,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温禾并非信口开河,从之前温禾愿意免掉佃户的租子利息丶愿意拿出自己的钱财筹备学堂来看,这少年确实是真心想为百姓做事。

    只是朝堂之事复杂,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不过,他也明白,此刻再多的担忧也无济于事,只能选择相信温禾。

    最终,他默默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但愿如此吧。贫道这辈子,就想安安心心治病丶教医术,不想卷入那些是非之中,只要能让人学到真本事,能为百姓多做点事,贫道便心满意足了。」

    温禾见他松口,心中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您放心,咱们的学堂一定会办成最纯粹的医学之地。等日后学堂办起来,您教学生们医术,我来处理那些杂事,咱们分工合作,定能让学堂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能为百姓治病的好医者。」

    孙思邈闻言,脸上露出了一抹真切的笑容,点了点头:「好,那贫道便信你一次。」

    两日后,天刚蒙蒙亮,太极殿内已聚满了文武百官。

    鎏金的宫灯在殿柱旁泛着暖光。

    朝臣们身着朝服,按品级分列两侧,低声交谈的声音随着太监「陛下驾到」的唱喏声瞬间消散。

    所有人皆垂首肃立,等候李世民临朝。

    珠帘轻响,李世民身着明黄朝服,缓步走上龙椅,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沉声道:「今日临朝,朕有一事要与诸位商议,朕欲在长安开设一所医者学堂,专收庶民寒门子弟,教其医术,学成后遣往各地为百姓治病。」

    话音落下,太极殿内瞬间陷入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凝固了。

    众臣皆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站在前列的礼部尚书卢宽率先反应过来,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开办学堂乃教化之事,理当支持,只是医者之事历来由太医院掌管,如今另设学堂,是否会与太医院职权冲突?还请陛下三思。」

    他语气恭敬,却难掩疑虑。

    开设学堂和礼教有关,所以他作为礼部尚书不得不过问。

    他担心的是那些以五姓七望的人,会出来反对,所以这才率先出班。

    李世民尚未开口,站在一旁的户部尚书窦静也上前道:「陛下,开办学堂需耗费银两丶置办校舍丶采买药材,所需不菲,如今国库虽有结馀,却需预留部分以备军需与赈灾,若是全额承担学堂开销,恐会影响其他用度……」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