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廷养士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到太子这么一问,三皇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问题......不是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常识吗?

    太子突然提这个,他是想干嘛?

    他不敢贸然开口,因为太子这个人太诡计多端了,一不小心就会...

    雪落无声,夜深如墨。

    长安城外三十里,一座荒废多年的驿站孤零零地矗立在官道旁,屋檐积雪压得木梁咯吱作响。风从破窗灌入,吹动墙角一堆泛黄的卷宗,纸页翻飞,仿佛有谁在暗中低语。

    忽然,一道黑影跃上屋顶,踩碎瓦片,却未惊起半点尘埃。那人披着斗篷,帽兜遮面,只露出一截苍白的手指,正缓缓抽出腰间短刀,在窗棂上轻轻划下一道痕迹??是个“十”字。

    片刻后,他翻身而下,蹲在门前那口早已干涸的古井边,伸手探入井壁缝隙,抠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铜片。铜片上刻着半个符文,残缺不全,但与传说中的“镇龙令”极为相似。他凝视良久,低声呢喃:“第七片……终于找到了。”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整齐划一,似是禁军巡夜。他迅速将铜片收入怀中,身形一闪,隐入林间。待骑兵驰过,原地只剩下一串浅淡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

    与此同时,太学院深处,兰台秘阁灯火通明。守阁老学士正在整理典籍,忽觉一阵阴风扑面,书架上的《逆鳞录》残卷竟自行翻开,停在那一页写着“七皇子非废,实为锁魂之钥”的地方。烛火摇曳,映得那行字忽明忽暗,宛如活物呼吸。

    老学士心头一紧,急忙合上书册,却发现封底夹着一张陌生纸条,墨迹犹湿:

    > “十字未成,心祭将启。若无人应劫,则龙醒之日,即是山河崩裂之时。”

    他手一抖,茶盏落地,碎成数片。

    ***

    三日后,江南水乡,乌篷船轻摇于烟雨之中。一名女子坐在船头,素衣如雪,眉心一点朱砂痣,静静望着岸边垂柳。她身边放着一只竹篮,里面盛着几本旧书,最上面一本正是删改版《逆鳞录》,封面已被摩挲得发白。

    渔夫撑篙经过,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姑娘,这天气还出来读书?小心寒气入体。”

    女子微微一笑:“我在等人。”

    “等谁?”

    “一个不该回来的人。”她声音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他一定会来。”

    果然,暮色初降时,江面雾气渐浓,一艘无帆小舟自远处缓缓驶来。舟上立一人,青袍素履,面容清瘦,双目深邃如渊。他手中握着一根竹杖,杖头挂着一盏灯笼,灯焰竟是幽蓝色的,照得四周雾气泛出诡异光泽。

    女子起身相迎:“你终于来了,赵承渊。”

    七皇子??如今已被称为“谢先生”的那位老人虽已逝去二十年,但他的名字仍如暗流般在江湖与朝堂之间流转。而眼前这位,正是当年九子夺嫡中最为神秘的一人:失踪已久的**五皇子赵承渊**。

    他曾被视为温良恭俭的典范,却在黄河复流前夜突然叛出皇宫,投奔玄胤会,据传亲手献祭了三位兄弟以求开启“第九片”。而后人间蒸发,再无踪迹。

    此刻,他踏上岸,目光落在女子脸上,久久不动。

    “明心师太圆寂那年,你说你会守着真相。”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可你还是把它写出来了。”

    女子低头抚过《逆鳞录》的书脊:“我没有添一字虚言。我只是把你们藏起来的历史,还给了天下人。”

    “你知道后果吗?”赵承渊冷笑,“这本书一旦流传,必有人妄图重启阵法,妄图驾驭龙脉,甚至……称帝。”

    “我也知道有人会想毁掉它。”女子抬眼直视他,“可若连记忆都被抹去,我们又凭什么记住教训?”

    赵承渊沉默良久,忽然问:“你相信‘心祭’吗?”

    “我信。”她答得毫不犹豫,“当年谢先生跪在母亲坟前的那一夜,便是心祭的开始。他放下了恨,也放过了自己。这才是真正能镇住龙怒的力量。”

    赵承渊闭上眼,仿佛被刺痛。再睁眼时,眸中已有泪光:“可我不是他。我手上沾的血太多,听见的地脉哀鸣太深。我曾以为我能掌控一切,结果……我成了第一个被反噬的人。”

    他抬起左手,袖口滑落,露出整条手臂??皮肤之下,竟有无数细小铜丝般的纹路游走不定,如同活蛇穿行血脉。每当雷雨将至,那些纹路便会发出微弱金光,伴着低沉嗡鸣。

    “这是‘逆鳞契’的代价。”他说,“当年我以兄弟之血激活第八片,却被龙魂种下契约。从此我不能死,也不能真正活着。我的魂被钉在阵眼之上,成了维持封印的一部分。”

    女子震惊:“所以这些年来,你是靠着意志撑下来的?”

    “不是意志。”他摇头,“是悔恨。每晚梦见他们的脸,听见他们在地下哭喊。我活着,就是为了赎罪。”

    他从怀中取出那块铜片,放在她掌心:“现在,我把最后一片交给你。我不敢碰完整的阵图,怕自己再次失控。但你要记住:若真到了那一天,必须有人走进阵心,自愿焚魂,才能彻底封龙。”

    女子握紧铜片,指尖冰凉:“那个人……会是你吗?”

    赵承渊没有回答,只是望向江心迷雾,轻声道:“我已经不属于阳世太久。或许,我只是个徘徊在生死之间的影子。”

    话音刚落,远处钟声响起,共七下??正是慈恩寺每日黄昏报时。然而今日不同,钟声之后,竟隐隐传来童声诵读:

    >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两人同时变色。

    “不可能!”女子失声道,“慈恩寺的碑早就不发声了!”

    赵承渊却神色复杂:“不是碑在响……是‘它’醒了。”

    ***

    同一时刻,西北边陲,河套山谷之外。

    两名年轻巡卒正沿界碑巡逻,忽然察觉脚下震动。他们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