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9章 镇守辽东十万军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人就是未来辽东的骨干基石,后续再迁移百姓来实边,再将一些高句丽百姓也纳入统治。
    这种体系对于迅速稳固新收复的辽东是有很大好处的,当然也有一些隐患。
    隐患自然就是这些边军时间一长,就形成一个地方藩镇集团。
    以前边军,是内地府兵轮调过来,当值个一两年就回去了,来自天南海北,军官将士都一直在流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嘛。
    但实行这种常驻边军,甚至边军本土化后,士兵不再是府兵而是成为募兵,是常备职业兵,中下层军官也都流动减少。
    将士们家在边地,所有关系都在边地,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集团。
    对于镇戍边疆,确实比起原来的那套轮戍法更高效,但时间久了,中央朝廷对边地掌控力度肯定会下降。
    唐玄宗的十大节度,确实也是为李隆基的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但后来却也导致了安史之乱。
    任何制度其实都有利有弊,
    甚至制度运行中也会不断的打补丁。
    制订之初,都是针对当前需求的,只是后来渐渐又出现了其它问题。
    对现在的李世民来说,
    他迫切需要的是稳固他打下来的辽东,甚至要为以后继续攻灭高句丽,收复朝鲜半岛而做准备,
    当前皇帝最迫切要考虑的是如何稳固新占领地,并为征服整个高句丽做准备,至于说边军未来有可能地方集团化的问题,皇帝当然也清楚。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就比如北魏六镇,后来也是照样成了地方武人集团,六镇大起义还葬送了北魏,而武川和怀朔两镇武人,也先后建立了东西魏、北齐北周。
    可就如同武怀玉在西域先试行的边军体系取得显著效果一样,李世民现在很看重当前的好处。
    至于以后的问题,可以在灭掉高句丽征服朝鲜半岛后,再重新调整。
    安东大都护府由三万兵马,变成七万驻军,甚至可能是八万驻军,苏定方这个大都护的兵权就有些重了。
    六都督府十八州,八万边军。
    “怀玉啊,你来兼领安东大都护,让苏定方做副大都护如何,这么大摊子,朕担心苏烈经验不足,把持不住。”皇帝问。
    武怀玉一点没犹豫的就拒绝了。
    皇帝连苏定方都不能完全信任,又岂会把如此大权交给他,皇帝要真这么信任他,那就让他继续在西域统领好了,哪用的着调他回朝,扯出那么多事来。
    “臣建议,可以按旧例,由一位皇子遥领大都护之职,苏烈可以大都护府长史或副大都护职主持府事,朝廷再择几员干臣出任佐贰,一起与苏定方主持辽东,则可安稳矣。”
    苏定方的能力,还是得到李世民的充分肯定的,只不过他并不能完全信任他。
    或者说,皇帝谁也不会完全信任。
    辽东现在有这么大摊子,必须慎之又慎。
    第二天,
    皇帝在辽东城中召集随驾大臣们,商议班师,以及驻军等事宜。
    最终议定,
    辽东驻军八万,其中六都督府的正副十二城,正城三千副城两千共三万人,正城驻守的称军镇,副城驻守的称守捉。
    其余山城堡垒又驻镇戍兵马,上镇五百中镇三百不及三百为下镇,上戍五十中戍三十不及三十为下戍,
    另都护府置一牙军,
    总驻军步骑八万人马,另统领高桓权的高句丽禁卫军十二营一万两千人,靺鞨附庸城傍军一万二。
    “七皇子安州都督蒋王李恽,遥领安东大都护。”
    “右骁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安东大都护府长史、辽东州都督、刺史,”
    “韦挺检校安东大都护府司马、张俭为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兼营州都督、刺史。”
    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苏定方这大都护没当一个月,改成长史了,倒是韦挺从白衣效从,到盖州刺史,再到新城都督,再到大都护府司马,虽还加了检校二字,却也是跳着升。
    此外,就是皇帝把营州都督府,又划到安东都护府下了,这样安东都护府实际就是七个都督府,
    辽东六都督府步骑八万人,这还没算上营州的兵马。
    张俭这个营州都督也加了个安东副大都护职,而李道宗由建安州都督刺史升副大都护。
    原建安州都督、刺史之职由吴黑闼接任,
    庞孝泰任大行州都督、左难当任乌骨城都督。
    扶余都督授给了契苾何力,新城都督则授给了执失思力这两个胡人驸马大将。
    苏定方神色激动,满脸兴奋的上前谢恩接旨,他没有丝毫的不满自己降职了。
    他这个安东大都护府长史,却是实际主持大都护府事,麾下七都督府二十一州,十万兵马。
    还押领奚、契、靺鞨等诸蕃落,
    真正的实权在握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