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此时的江都宫里,若说有真正可以为杨广尽忠死节的臣子,那给使营统领沈光绝对是其中之一
元礼径直来到玄武门给使营驻地,沈光与元礼本就是故交,来不及寒暄。
元礼便是正色道:“传圣人口谕”。
沈光一听,忙是下座行礼。
“右御卫将军陈棱克敌制胜,明日即到江都,朕将亲往迎接,总持速往城东长亭清道”,元礼一板一眼的说道。
元礼久在杨广身边,甚是熟悉杨广的言语习惯,现在当面传“口谕”,用词全然于杨广溂
沈光字总持,自征高句丽朝见后,杨广便是称呼沈光表字。
听得陈棱再次大胜,沈光也是万般高兴,陈棱亦是江南人氏,官拜右御卫将军,被杨广派遣去江淮进击杜伏威、李子通等人,常有捷报传来,乃是如今杨广麾下为数不多的大将。
对于元礼假传的口谕,沈光也是丝毫没有怀疑,当即便是集结数百精锐给使,前往城东长亭,因为往常杨广若是出宫游玩亦或是行猎,亦是提前让给使营前去清道侦查,确保安全,杨广方才出宫。
见得给使营全部离去,元礼微微一笑。
不多时,玄武门外,匆匆跑来一人,径直前往给使营,却是见得偌大的营地空空荡荡,仅有数名守卫。
“你们沈统领何在?”那人抓住一名守卫,急切问道。
守卫忙是说道:“回麦郎将,统领已率弟兄们前往城东长亭”。
原来这人竟是武贲郎将麦孟才,乃是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之子,麦铁杖英勇果敢,忠义死节,后战死沙场。
麦孟才继承父亲麦铁杖遗志,节高义烈,听闻骁果军意欲反叛,来不及通过重重禁宫面呈杨广,只能急忙赶到玄武门来通知沈光,麦孟才与沈光交好,亦知沈光忠义,却不想急匆匆而来扑了空。
听得守卫的话,麦孟才大惊,细细追问一番,当即明白,沈光这是被人调虎离山了,于是赶忙借来一匹马,准备追赶沈光所部,岂料正欲出门,却是见得前方明火执仗的大军气势汹汹的赶来,麦孟才急忙躲进给使营营房里。
透过门缝,麦孟才咬牙切齿,一眼便看见为首的司马德勘和宇文智及二人,玄武门已无阻力,宇文司马二人领兵长驱直入。
穿过给使营,首先便到了位于玄武门里的内史省。
内史省,即后来的中书省,乃是最高政务部门,内史令即后来的中书令,即为宰相。
此时的杨广猜忌多疑,并没有设置内史令,仅有内史侍郎,代行宰相事,而现任内史侍郎便是虞世基。
虞世基乃是江南会稽人,注定就与司马德勘、宇文智及等人不在同一阵营,而且虞世基深得杨广信赖,掌握机密,参掌朝政,乃是当朝相公,司马德勘第一个目标便是除掉虞世基。
大军直接突破内史省,虞世基一家人具都居住后衙,虞世基生活豪奢,此时尚在中厅中欣赏歌舞,忽的听见一阵喧闹,虞世基顿时大惊,敏锐的察觉到危险来临。
这时,弟弟虞世南与四个儿子也是一同来到厅中,“兄长,发生何事了?”
虞世南官拜起居舍人,虽然与兄长虞世基居住在一起,但是生活却是极为清贫,二人虽是生活习性、政治理念不同,但却是兄友弟恭。
虞世南话音刚落,便是听得咣当一声巨响,前院门竟是被撞破,骁果军士卒如同潮水般涌入进来。
虞世基大惊,忙是拔出梁柱上的剑,上前护住弟弟与四子,“此乃内史省,尔等胆敢强闯,意欲造反不成?”
“虞相公,当真是好享受啊”,宇文智及直接打马进入院中,看见后面瑟瑟发抖的舞女乐女,啧啧有声的称赞道。
“宇文智及”,虞世基见状惊怒非常,“你意欲何为?”
“无他,只是虞相公劝圣人迁居丹阳,我身后的骁果将士们却是不想去”,宇文智及坐在马背上,趾高气昂的看着虞家众人说道。
“哼,圣意已决,尔等怎敢深夜聚兵,此乃谋大逆,当诛族”,虞世基位高权重,又怎会被宇文智及这个浪荡子吓唬住,当即呵斥道。
“多说无益”,一旁的司马德勘见状拔出横刀,一脸狠辣,“我等自回关中,虞相公就留在此地吧”,说罢竟是拍马挥刀直向虞世基劈去。
虞世基年过半百,一介文士,眼看就要死于刀下,还是身后的长子虞肃反应迅捷,飞身扑上去一推虞世基,虞世基跌倒在地,而虞肃却是被当胸一刀劈死,鲜血淋漓,虞家人顿时哭喊一片。
“好一个孝子”,司马德勘收刀冷笑道。
“虞世南请代兄受死”,扶起虞世基后,虞世南站直身子,整理衣冠昂首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惊愕。
“伯施不可”,虞世基伸手道,“逆贼,杀我一人即可,休伤无辜”。
“一个都跑不掉”,司马德勘当即纵马挥刀冲进去,一刀一个,连续将虞世基剩下的三个儿子虞熙、虞柔、虞晦全部斩杀。
而后毫不理会苦苦哀求的虞世南,一刀从虞世基脖颈划过。
“兄长”,虞世南抱着虞世基嚎啕大哭,声嘶力竭。
虞世基紧紧握住弟弟的手,嘴角抽搐,似乎想起了当年兄弟二人一同在恩师顾野王门下读书的时光,陈朝灭亡后,二虞入京,名动一时,时人将他们兄弟比作西晋的陆机陆云,意气风发。
“活……活着”,虞世基强撑着说道,而后眼一闭、头一歪,这位充满争议的大业宰相身陨江都宫。
虞世基生性恬静,喜怒不形于色,极有城府,曾经也是犯颜直谏的刚直铮臣,然而面对逆耳的忠言,杨广从不纳谏。
在数次触怒杨广后,虞世基只得一改处世准则和从政观念,从此变得谄媚奉承,“言多合意”,只得顺着杨广的心意去发表意见。
归结原因,主要就是虞世基亲眼看着劝谏的忠臣无一好下场,如高颎、张衡、贺若弼等,相继因劝谏被杀,已经明确知道杨广不可能谏正,虞世基唯恐祸及自身,再不敢忤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