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西安的最后一晚,他们来到了一个小剧场观看皮影戏。幕后,老艺人双手灵活地操控着皮影,伴随着激昂的唱腔,演绎着历史故事。李潇看得入迷,不禁鼓掌叫好:“这皮影戏太有趣了,小小的皮影在艺人手里像活了一样,真不愧是民间艺术瑰宝。”张悦东笑着说:“这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现在会这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能看到一场真不容易。”林一飞则把镜头对准舞台,记录下这精彩的传统艺术表演。表演结束后,他们还意犹未尽,和老艺人交流合影,不舍离去。
    西安之行,让三人沉浸在历史与美食的双重盛宴中,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回忆,他们即将奔赴下一站,继续这场精彩的旅程。
    告别西安,三人乘飞机抵达重庆,刚走出机场,一股热浪夹杂着火锅的香气扑面而来。李潇兴奋地喊道:“重庆,我们来啦!听说这是个‘火炉’,比咱们想象得还热,不过肯定也超好玩。”张悦东笑着回应:“是啊,我早做好攻略了,第一站先去洪崖洞,看看那如梦如幻的夜景。”林一飞则忙着调试相机:“这么有特色的地方,我得多拍些大片,让朋友们眼馋眼馋。”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洪崖洞。此时的洪崖洞灯火辉煌,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宛如一座童话中的城堡。李潇惊叹:“这也太壮观了,跟千与千寻里的场景似的,感觉下一秒就会有神秘的事情发生。”张悦东点头赞同:“这可是重庆的地标,融合了巴渝传统建筑特色和现代灯光艺术,确实震撼。”三人穿梭在洪崖洞的街巷间,品尝着各种特色小吃,酸辣粉、山城小汤圆,每一口都充满浓郁的山城风味。林一飞一边吃一边拍照:“这些小吃看着普通,味道却绝了,我得多拍几张,馋馋那些没来的朋友。”
    第二天,他们前往长江索道。望着长长的索道队伍,李潇打趣道:“这人气,不愧是网红景点,看来大家都想体验下这‘空中客车’。”等待许久后,终于轮到他们。踏入索道车厢,缓缓上升,脚下是奔腾的长江,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张悦东感慨:“从这看下去,长江好壮观,重庆这座城市真有立体感,山水相依。”林一飞抓紧相机,不停按快门:“这视角太棒了,能拍到长江大桥和两岸的美景,回去得好好整理照片。”
    中午,三人来到一家地道的重庆火锅店。店内人声鼎沸,火锅香气四溢。服务员端上一锅红油滚滚的锅底,李潇看着就咽口水:“这锅底看着就带劲,今天可得好好过把辣瘾。”张悦东笑着说:“重庆火锅讲究‘九宫格’,不同格子涮不同食材,咱们试试。”说着,将毛肚、鸭肠、黄喉等食材依次放入锅中。不一会儿,毛肚烫好,李潇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瞬间被辣得直呼气:“哇,太辣了,但真过瘾,这毛肚又脆又嫩,好吃。”林一飞也被辣得满脸通红,却还不停嘴:“这辣得够味,配上香油碟,绝了,我感觉舌头都在跳舞。”
    夜晚,他们走进一家剧院观看川剧变脸。台上演员身着华丽戏服,手一挥、头一甩,瞬间变换脸谱,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惊呼。李潇看得目瞪口呆:“这变脸太神奇了,怎么做到的?感觉像变魔术。”张悦东解释:“这可是川剧的绝技,演员通过抹脸、吹脸、扯脸等手法,在瞬间变换脸谱,展现人物情绪变化。”林一飞则忙着拍摄精彩瞬间:“这表演太精彩了,传统文化魅力无穷,回去得好好给大家讲讲。”
    告别重庆的火辣,三人奔赴青岛,期待一场清凉的海滨之旅。刚下火车,海风裹挟着大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李潇深吸一口气,兴奋地说:“这空气太清新了,满满的大海味,感觉整个人都被净化了。”张悦东笑着回应:“是啊,青岛可是有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咱们先去海边逛逛。”林一飞则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朝着大海的方向奔去。
    来到栈桥,这座延伸至海中的长桥宛如一条巨龙卧于碧波之上。桥南端的回澜阁,红瓦绿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李潇跑在前面,大喊:“快来,从这看海太美了,一望无际,感觉能把所有烦恼都抛掉。”张悦东跟在后面,点头说道:“栈桥可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林一飞不停地按动快门,捕捉着海鸥翱翔、海浪拍打着桥墩的绝美画面,嘴里念叨着:“这景色,怎么拍都拍不够,回去得好好整理,办个摄影展。”
    沿着海岸线漫步,他们来到了八大关。这里汇聚了俄、英、法、德、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李潇像个好奇宝宝,穿梭在不同风格的别墅间,惊叹:“这简直是穿越到欧洲了,每一栋房子都像艺术品,要是能住一晚就好了。”张悦东笑着解释:“这些建筑大多是当年外国侨民和达官显贵的住所,现在成了青岛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林一飞则忙着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想要把八大关的独特韵味定格在镜头里:“这光影、这色彩,拍出来肯定超有感觉。”
    午后,三人前往青岛啤酒博物馆。一进博物馆,浓郁的啤酒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李潇打趣道:“还没喝就醉了,这青岛啤酒的‘气场’够强。”他们参观了啤酒酿造的全过程,从古老的酿造设备到现代化的生产线,了解到青岛啤酒的百年历史。张悦东感慨:“青岛啤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青岛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在品尝区,工作人员端上刚酿好的原浆啤酒,林一飞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这口感醇厚,麦香浓郁,太好喝了,和外面买的啤酒完全不一样。”李潇也跟着点头,一杯接一杯,直呼过瘾。
    傍晚,他们来到一家海边餐厅,点了满满一桌海鲜大餐。清蒸螃蟹、辣炒蛤蜊、油焖大虾,还有青岛特色的鲅鱼水饺。李潇看着满桌美食,眼睛放光:“这趟旅行太值了,天天美食不重样,我感觉自己都胖了。”张悦东笑着说:“青岛的海鲜就是鲜,靠海吃海,咱们有口福。”林一飞则先给美食拍了“全家福”,才动筷品尝:“这么美味的海鲜,得记录下来,馋馋那些没来的朋友。”
    夜晚,海边的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渔家民俗表演正在上演。演员们身着传统渔家服饰,表演着舞龙舞狮、渔家号子等节目。李潇看得津津有味,跟着节奏鼓掌:“这民俗表演太有感染力了,能感受到渔家生活的热情与豪迈。”张悦东也赞不绝口:“这些传统文化得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林一飞则把相机切换到录像模式,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回去剪辑一下,放网上,让大家都感受下青岛的民俗魅力。”
    青岛的旅程,让三人沉醉在海滨风光与啤酒美食中,带着满满的欢乐与回忆,他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去探寻更多中国城市的魅力。
    离开青岛,他们来到了温婉的乌镇。踏上这片土地,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李潇伸了个懒腰,惬意地说:“终于到乌镇了,感觉这儿的空气都带着诗意,咱们好好感受下江南水乡的柔情。”张悦东点头赞同:“是啊,乌镇的韵味得慢慢品,先去坐游船吧,从水上看乌镇肯定很美。”林一飞则早已迫不及待地举起相机,准备捕捉水乡的每一处美景。
    他们登上摇橹船,随着船桨的摆动,小船悠悠前行,划破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两岸是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依水而建,木质的门窗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李潇靠在船舷,轻声说道:“这就是江南水乡啊,像一幅水墨画,咱们像是画中人。”张悦东微笑着回应:“没错,乌镇有着千年的历史,这些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林一飞则忙着拍摄沿岸的风景,口中念念有词:“这光影,这角度,拍出来肯定美极了,回去得好好整理成册。”
    上岸后,他们漫步在古街。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街边是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店,木雕、竹编、刺绣,琳琅满目。李潇走进一家刺绣店,看着精美的绣品惊叹:“这刺绣太精致了,一针一线都是功夫,买几件回去当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