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9章 朕从没有忘记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显德殿中,
    
    皇太子话音落下,着实让不少大臣意外。
    
    他们先前听到太子要召李靖、武怀玉上殿时,还认为太子肯定是要力保李靖、樊兴、牛进达几将的,
    
    不料武怀玉上殿后,却是这般态度,而皇太子从谏如流的态度,也让人意外无比。
    
    可这事还真就这样定了。
    
    皇太子结束廷议,留下国舅长孙无忌和老师武怀玉喝茶。
    
    北苑。
    
    茅屋草堂,
    
    御史大夫李大亮前来拜见皇帝,行礼过后,他将三法司的裁定结果呈上。
    
    “高甑生非常让朕失望,”李世民看着奏疏,摇头叹气。高甑生是李世民在秦王府时的旧部了,后来与梁建方一起划到尉迟恭麾下,都在秦王府右一府,
    
    这三人倒是一样的彪悍勇猛,洛阳一战,尉迟恭带着二将,还生擒了王世充侄子代王王琬,此后跟随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吐谷浑之战开打前,他是利州刺史,被选为盐泽道行军总管,
    
    可他不仅没立功,还损兵折将,最让李世民生气的是他因为失误军期被李靖处罚后,居然诬告李靖谋反。
    
    “高相说高甑生是秦王旧日功臣,请免其罪。”李大亮道。
    
    “哼,”
    
    “他是我秦王府旧日功臣不错,朕也从没有忘记,但治理国家,用法必须划一。
    
    大唐创业以来,最早跟随起兵的人及以后征战有功的人很多,今若免一高甑生,使唤有功者心存侥幸,以为法理可以对他网开一面,于是都来犯法,那这样天下何以治理?”
    
    “你是朕钦选的御史大夫,你说,高甑生当免吗?”
    
    “不当,”李大亮回答,“高甑生先是失误军期,干犯军法,但因事出有因,主要责任还在岷州都督李道彦背信党项羌,出兵偷袭导致羌部叛乱,拦截道路,出兵伏击,这才因而失期,
    
    而卫国公李靖正因知晓原因,所以虽以他们失期为由给他们定罪,但并没定死罪,更没有直接军前处斩,只是奏报朝廷,还把详细过程都禀明,请朝廷处置。
    
    可高甑生不仅没有接受处置,反而心怀怨恨诬告李靖谋反,
    
    高甑生的行为已经是非常恶劣,甚至心肠歹毒了,这种行为绝不能纵容,必须严惩,因此必要反坐其罪。
    
    对这等人,臣其实建议杀之以敬效尤,但思虑再三,觉得还是当以法治国,既然国家制法,可八议减罪,高甑生也是功臣,可行八议,那就按法律来。”
    
    李世民长叹一声。
    
    要免高甑生全部罪行,李世民也不愿意,诬告李靖谋反这事做的太愚蠢,李世民都无法包庇。
    
    但要说真杀了高甑生,李世民也还是不舍,毕竟曾经跟着打天下的老兄弟,战场上也是曾出生入死的,
    
    就好比被他调去广州的党仁弘,这也是员秦府旧将,猛将,党仁弘的两个儿子还先后跟随他为唐征战而死,长子死在征讨薛举的浅死原大败中,次子又死在洛阳城外,党仁弘的这两儿子,甚至都是为掩护他而死,老二甚至还死在他面前。
    
    又比如丘行恭丘行则兄弟俩,当年也是跟随他东征西讨,还数次舍身救护,洛阳那次,他身陷重围,连坐骑都死了,要没有丘行恭让出马,徒步为他杀出条血路,他李世民也早没了,
    
    如今这些功臣们有过有罪,李世民也无法真就完全按法律来判处执行。
    
    高甑生的老上司尉迟恭也曾犯过很多大错,可李世民最终还是没忍心严惩,但现在想来,也许太过纵容也是不对的,
    
    或许高甑生就是看他对尉迟恭、丘行恭等人曾经跋扈行为的宽恕,才让他也因此心存侥幸,
    
    “那就按众议所定,减死流边,削夺高甑生所有官职爵位,贬为庶人,流放交州,”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