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2章 长叹一声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时可以先轰上三发,短兵相接的时候,还能当铁骨朵用呢,粗糙但好使,咱们的骑兵经过训练后,能够适应这铳声,
    
    但敌人哪见识过这个,咱们袭营的时候,这玩意更是能出其不倍,”
    
    “打吐谷浑肯定好使!”段志玄道。
    
    围猎场上,
    
    北衙禁军轻骑们奔驰围赶猎物,
    
    一个个骁勇无比,
    
    皇帝看着这些精锐无比的将士,目光中也是充满自信,
    
    这两年,李世民除了年头和年尾在长安,其余大半年时间都在九成宫,一边陪皇后在这边疗养,一边在这里亲自训练禁军,
    
    他还从各军中抽调军官们前来轮番训练,
    
    皇帝以狩猎为名,实则在练兵。
    
    既练兵也练将,皇帝早就以吐谷浑为演练对象,一众大将沙盘推演,制订一套又一套的西征吐谷浑的战术。
    
    灭吐谷浑,早就在皇帝的计划之中了。
    
    杨广曾经征服吐谷浑,灭吐谷浑后设立西海等四郡,李世民做为天可汗,当然不会比杨广差,
    
    不仅贞观军方一直力主要干吐谷浑,李世民也早就计划着要灭吐谷浑了,只是李世民不急,
    
    一直在做准备工作。
    
    征服吐谷浑对大唐来说,有挑战,但大家都有信心,毕竟杨广当年曾经打过样。
    
    杨广的经历就是大唐的经验,
    
    灭吐谷浑的困难,一是高原反应,二是粮草难继,三是敌军若败则向偏远逃窜,追击不到,撤军后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当年杨广表面上灭了吐谷浑,设立了四郡,可实际上伏允虽败,却没亡,南奔雪山,隋军走后伏允就卷土重来。
    
    说来吐谷浑也是游牧部族,唐军有打突厥的丰富经验,
    
    “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地广人稀,就怕吐谷浑避战,他们甚至可能烧草坚壁清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靖这时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张,
    
    “陛下,打吐谷浑准备已久,时机差不多已到,虽然困难还不少,但老臣主张简带精锐,带少量粮草,深入敌境,就是要打吐谷浑一个措手不及,趁其尚未走险,良将精兵,长驱疾进,彼不我虞,必能成功。”
    
    柴绍也是十分熟悉吐谷浑的大将,赞成道,“臣也支持卫公之策,若发大军,则敌必潜遁远走,山障为阻,讨之实难,”
    
    他们的这计划,其实还是当年击颉利的那套。
    
    擒贼擒王,
    
    突其不意,直捣王庭,
    
    跟游牧民打仗,不能是中原那一套,一城一地争夺没有半点意义,只有寻其主力,歼灭有生力量才是唯一制胜之道。
    
    兵出动越多,越不容易出其不意,且兵马越多,后勤补给难度越大。
    
    所以只能是出动骑兵精锐,携带少量粮草,出其不利的突袭,直插汗庭。好在伏允的汗庭就在青海湖边,对于唐军来说虽有险阻但也不算太远。
    
    当然李靖柴绍他们的主线,也有人不支持,
    
    “万一不能一举擒住伏允,吐谷浑焚烧野草坚壁清野,逃入偏远,如之奈何?我军兵马不足,粮草无继,又无野草,这仗就打不了了。”李道宗比较谨慎。
    
    李靖的回答则是,“我们兵出两路,两路包抄伏允,兵行神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