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5章送礼还要走后门  玩转大明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地方,万事有矩,先来后到这是根本。

    看着手里二十两的巨款,梅素质与梅良心都有些为难,看了看中年人,又看了看那位读书人,最后两人把目光停留在了读书人脸上“这位公子,要不你再掏二十两,小的们就先为你通报”。

    “什么,让我再掏二十两,凭什么”?自己是来送礼的,有额外的支出就很不应该,多出一两银子也可以接受,可是再掏二十两就过分了,没听说过收礼的人直接开价的,这让读书人很不开心。

    “这位公子,”中年人身边的下人有些看不下了,“我家老爷是富大富”。

    “我管你老爷是谁,本公子还是秀才呢,有证的那种”。读书人很气愤,士农工商,第一等人竟然被末等人鄙视,这是无法接受的。富大富又怎么了,等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什么,读书人仔细端详了中年人一样,“您是富大富”。

    认出自己,中年人并没有感到惊讶,面色没有多少变化,更多的是理所应当,点点头“老头子正是富大富。”

    “松江府首富”?读书人试探性的问道,

    “哈哈”富大富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松江府首富愧不敢当,不过在松江府很难找到比我有钱的”。

    读书人急忙失礼,“不知是松江府首富亲临,是学生唐突了,富员外先请”。

    商人地位低下,可是有钱的商人就另当别论了,而且还是首富级别的,不是有官身的读书人轻易不敢招惹,得罪了他们,人家花些银子弄死自己也是轻而易举的,一个小小的秀才岂敢摸虎须。

    “谢谢公子了"早就知道的结果,富大富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自己曾经也是知府大人的常客,不过是前任的。

    宾主尽欢,不大一会,黎白就笑呵呵的送富大富出来,富大富的脸上同样笑容残留,衣袖中露出了一个方形物体,上面写着秀才证三字,嗯,富大富也有让自家子弟入朝为官的想法,当然了秀才证是基础,明年的今天就是举人,后年就是状元。

    人进人出,就在夜幕降临之时,最后一位送礼的人也走进了黎家,不过相比于其他的送礼人,这人明显寒酸了许多,身体消瘦,身上的穿着也很是普通,当然了最低一两银子的跑腿费也是如数上缴,

    不过此人进去没几分钟,就听见了黎白的怒吼,“李善兰,五两银子的红包你还好意思拿出来,你埋汰谁呢,告诉你,只要老夫在松江府一天,你就别想获得秀才证,你年年考第一又如何,老夫不允许,你永远就是白身,滚出去,”

    “拿五两银子送礼,不知道我们黎家收礼都是百两银子起步嘛,活该被赶出来”梅素质与梅文化幸灾乐祸,看着被赶出来的那人,吐了一口口水,“穷,就别读书”。

    天上的月光把李善兰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然而一只乌鸦飞过月亮就挡住了所有的光,李善兰的身形也消失在黑夜中。有所求才会有人送礼,作为吏部天官,掌握着全天下官员的生杀大权,李府门前送礼的多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李大人的邻居朱熹洛都没有因此责罚处理李玉堂。

    相比之下小小的六品百户,而且还是武官自然送礼的也就少了一些,或者是没有,而有的人也许官职更低一些,但手中的权力却是与人息息相关,那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掌握着松江府所有读书人命运的松江府私塾塾长黎白。

    毕竟只限于松江府一府,人口有限,与李玉堂没法比,不过黎白门前的状况也好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武官。

    话说李玉堂打进去腊月送礼的人才多了起来,而黎白却是腊月二十之后才迎来了送礼高峰期。虽然门前没有出现拥堵排队的情况,但想要把礼物送到黎白的手中也需要盏茶的功夫,相比于李家大宅送礼的人统一都是官员,而黎府的送礼之人身份就杂乱了很多,有身穿官府的官员,这些人都是松江府人,也曾在松江府私塾求学过,黎白也是他们的塾长,今日功成名就也不能忘记恩师,这些人是来谢恩的,礼物自然也不能轻了,毕竟大明帝国买官卖官的价码也不低。

    还有一些就是头戴方巾的读书人,这些都是松江府私塾的学生,有的有功名,有的人还暂未得到功名,不过逢年过节给自己的恩师送礼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这也是尊师重师的一种体现,更是对辛勤付出的先生们的一种肯定,收礼越多的人也就说明他对大明帝国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就大,曾经很多有教养的先生逢年过节是不收礼的,毕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有钱人,也有一些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先生们不想给他们带来负担,只是不知从何说起,没有收到礼物的先生都是不称职的,是虚有其表,是误人子弟,并无才学,因此心中惭愧才不好意思收礼。

    这无疑不是对无私教育者的一种绑架,而读书人都要脸面,为此先生们也走上了逢年过节收礼的道路,为此,一些为了脸面上不太难看的先生还自己掏银子雇人给自己送礼,目的只是为了给众人展示自己桃李满天下的错觉。

    当然了,读书人毕竟是少数,松江府私塾属于官办私塾,能够进入的非富则贵,这更是让很多人绝了入学进步的路子,各种规章制度下导致读书人只占当地百姓的千分之一,人数不是很多,哪怕这些人都送礼,这也收不了多少,而黎白的主要收入来源自然是买卖证,当然了一些走后门入学的人送礼数额也占有不少的比例。因此送礼的人中出现一些体态臃肿,衣着华丽的富商也就不足为奇,当然了,也有一些衣衫破烂,为了家中子弟变卖了一切,想要入私塾读书的普通百姓。

    今日阳光明媚,梅素质与梅文化的心情也如今日的天气般,哪怕是背负巨额欠款需要打一辈子没有工钱的工才能抵消的阴霾,在美丽阳光的照耀下也让乌云散去,今日是自己老爷的发财之日,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位官员走了过来,一两碎银子丢到了两人的手上,官员问道”二位,恩师的身体可安好,本官特地从朝鲜采购了一株高丽参,用来给恩师补补身子”。

    每年在黎白这里买证的读书人海了去了,梅素质与梅良心也不知道哪位秀才老爷运气好,高中了,因此也不识的这位官员,不过黎家良好的教养让他们养成了只要是在当官的面前就装孙子的觉悟,两人的姿态放得很低。

    “这位大人,老爷的身体很好,昨个儿还临幸了两位夫人”。梅文化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用事实论述。

    “额,恩师一晚上临幸了两位”听到这样的结果,官员满脸的担心,“以前恩师每晚上都需要三四位夫人伺候的,今日减少近半,这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啊”。

    官员有些着急,不等人通报就冲了进去,“恩师,恩师,您的身体为何如此不堪,学生甚是担心啊”。

    一副多么感人的师徒情深的画面,由此可见,黎白教出了一位有良心的学生。

    盏茶功夫,这位官员就走了出来,脸色也好了很多,如多年的便秘通便的感觉,“苍天保佑,恩师身体尚可,只是身体发虚,肾功能下降,只需学生每日供应一株高丽参即可。只要恩师长命百岁,身体保持住壮年,高丽参不是问题”。

    看着离开的官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