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熹洛没有像自己祖宗朱重八那样忍受着良心的谴责滥杀功臣,可是对威胁到自己皇权的人必要的防备还是要有的。朱熹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明帝国初建,朱熹洛就解除了几位国公的兵权,并且规定了他们的活动范围,除了在京城溜达,最多回老家扫扫墓,没有朱熹洛的准许非工作需要几位国公可不能乱跑,而对王守义的要求更为严格,老家扫墓祭祖什么的,随便找个人去就行,闵国公身体不好就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城就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软禁。
有着被迫害妄想症的朱熹洛怎么也没想到,王守义这个时候会告老还乡,而且还要辞去官身。要知道没有了官身你也就什么都不是,别人也不会念着你的交情,对自己无用的人谁会再给你脸。
朱熹洛眼神看向王守义,眼中有太多的不解与怀疑“闵国公,身体养养也就好了,朕可离不开你,以后莫要提辞官这事情”。
“圣上,老臣老矣,或许命不久矣,还请圣上恩准”,王守义继续作揖请求。
几位国公也想劝说,他们也不想让王守义这么早的退出,可是因为身份的愿意,几位国公都无法开口。
不属于各个派别,也不用考虑后果,朱熹蓉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急忙开口劝导“国公爷,您辅佐圣上四十年,一路上东征西讨,无数次救圣上与危难之间,为了圣上的千秋大业,您王家死着不下百人,投入无数家财到推翻逆顺的斗争中,圣上离不开你,大明帝国千千万万的百姓也离不开你啊”。
听到这里朱熹洛心中的某一根弦微微颤动了一下,想起王守义为了自己变卖家财,让自己族中子弟投身自己的义军,一次次把自己从死神中抢出来,一次次为了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置身于外,不自觉间,朱熹洛的眼眶有些红,虽然没有一起嫖过,但也是一起扛过枪的,关系也是很铁的。
“老王,朕与你认识四十余年,你做的一切朕都明白,现在大明帝国内忧外患,朕还需要你坐镇,帮朕稳住江山”。朱熹洛动情的说道,仿佛此刻也放下了自己的防备。
四十年的友谊如何可以长存,这样的友谊也是最真的,不掺有任何杂质的,可是为了以后,王不死不得不这样做,自己已经老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圣上,现在大明帝国百姓安居乐业,四海沉浮,,一些跳梁小丑实不足为惧,这些都是圣上的功劳,圣上英明享誉五内,老臣区区才能实在是对圣上无益,残破身躯无益与君,无益与民”。
“老王,,”
“还请圣上成全”王守义第一次打断朱熹洛的话。
王守义已经做出了决定,也许自己不久的将来也要走老王的老路,几位国公也都是放弃了,不再坚持心中所望。
“圣上,闵国公为了大明帝国奉献了四十年,每时每刻都在为大明帝国劳心劳力,余生没有几年,还请圣上让其休息几年”。镇国公钱宋抱拳恳求。
随后两位国公也抱拳请求。
迟暮的老人,早已经没有了剑指疆场,所向匹敌的气概,眍的身体,斑白的两鬓,功名利禄随飞去,余生只做我自己。
朱熹蓉站起身,微微屈身,“圣上,一代新人换旧人,我大明帝国泱泱大国,百姓亿万之数,有治世之能者如过江之鲫,走了一个王守义,还会有孙守义,李守义,闵国公真的老了”。
朱熹洛陷入了沉思,最后也只能点了点头,“老王,朕暂时准了,你回去好好养养身体,以后朕还是会需要你的”。
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地,王守义整个儿身体也放松下来,“谢圣上成全”。
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朱熹洛又问了一句“老王,你那俩儿子现在如何”。
众人听到朱熹洛突然提到闵国公的俩儿子,心中都充满了疑问,王守义也不明白朱熹洛询问自己儿子所谓何意,不过圣上的问话自己是必须回答的,“回禀圣上,犬子一直在家,每日读书写字”。
“想必虎父无犬子,老王你的儿子才能自然不逊于你,前几天山西知府出缺,这样让你俩儿子出任,一个管军一个管民”。
噗通,犹如一个石头突然丢进了平静的湖面,让这刚刚平静的朝堂掀起波澜。
李玉堂首先站出来反对,“圣上,老臣认为不妥,山西乃边塞要地,军政皆为重要,虽闵国公素有贤明,然其子并没有从政经验,管理如此重地,实乃走钢丝,危险至极”。
能够担任吏部尚书这样重要的位子,李玉堂有自己的为官之道,例如永远站在朱熹洛的一边,哪怕他说地是方的,太阳从西边出来李玉堂都不会有任何的怀疑,举双手双脚的赞成,可是这件事李玉堂不得不反对,山西那边已经有人盯上这个缺,并且银子也已经进了自己库房,自己这几天正准备操作这事情,拿银子办事这是自己一项坚持的原则,这也是自己维持李家庞大开销的重要事业,如果拿了银子事情没办成,自己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对以后的事业发展也会有很不好的影响。
再一点,虽然知府不是多大的官,可那是自己对手的儿子,傻子也不会同意啊。
听到朱熹洛的指示,几位国公也是心中欢喜,圣上对国公派还是很偏爱的。
“老臣谢陛下恩典,恐臣犬子才疏学浅,难以担此大任,”王守义拒绝。
“唉,老王你这话说早了,不试试怎么知道,朕已经决定了,”朱熹洛拍板,看向郝连德“小德子,回头你就拟好圣旨送到闵国公府去”。
“奴才遵旨”郝连德抱拳领命。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边疆战事也是朱熹洛担心的事情。王守义的军事才能朱熹洛也认可的,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耳濡目染之下,他那俩儿子对于军事应该也懂一些,对于解决边患也能出力不少,而且山西边疆有许多人都是王守义的老部下,也会听从王守义俩儿子的指挥。
最最重要的一点,王守义那俩儿子关系不咋地,自己也好控制不是。
走了一个,回来两个,这是大家都没有预料的事情,国公派很欣喜,文臣派还恼火,可是反对无效,朱熹洛不受理啊。无奈,几人只能是暂时妥协。
无法反对,反对也无效,文臣派只能把委屈放到心里,等待着下一次的较量。
“好了,今日差不多了,朕回去休息了”,商议了这么久,朱熹洛有些累了,也有些冷。
“圣上,臣有事要奏”,礼部尚书张松鹤出列。
“啥事”?
“圣上,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臣接到了许多番邦友人的投诉,说在大明帝国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对待,他们的人身与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