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随着前线主力部队在奥马哈西郊站稳脚跟,进一步压缩了北军的活动范围,梁耀的行辕也从霍恩村前移到距离前线更近的滑铁卢火车站。
副总指挥埃尔维斯认为这个火车站的名字不吉利,并且梁耀不日就要在此会见法皇拿破仑三世,遂建议梁耀给火车站改个名字。
梁耀本人对此倒不是很在意,美洲地区深受欧洲宗主国的影响,很多地名基本上都是照搬欧洲的地名,重复率高得令人发指。
整个北美叫伦敦的地方有28个,叫曼彻斯特的地方更是有41个之多,拉美地区也一样,整个拉美地区叫圣达菲的城镇亦有17个之多。
梁耀脚下的这个火车站叫滑铁卢也并非偶然,不过是杨基佬的起名惯性罢了。
他要是执意改名,反而证明他心虚,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阁下,我们没能打通普拉特水道和密苏里水道,北军把船凿沉堵塞了水道。”
正说间,克鲁格面带愧色,向梁耀汇报了不久前发生在普拉特河上的水战。
大平原地区地广人稀,看着很大一片地方。
实际上能成为战场的地方并不多,他们和麦克莱伦所部的西线北军所爆发的战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争夺铁路、水道、公路这些交通线以及交通枢纽的控制权展开,以确保己方后勤通畅。
比如接下来双方争夺的焦点奥马哈城,就是整个中部边疆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以及普拉特水道和密苏里水道的交汇处,是中部地区的兵家必争之地。
“麦克莱伦的反应倒是挺快,也是有魄力的人。”
麦克莱伦的反应不由得让梁耀对他刮目相看,北军将领中还是有堪用之人的。
“也不必太过沮丧,至少我们现在控制了整个普拉特水道,拦断了北军在堪萨斯北部的偏师缅因旅与奥马哈的直接联系。”
梁耀背过身查看着墙上悬挂着的大比例尺地图,孤军深入堪萨斯北部的缅因旅现在无法直接和奥马哈建立联系,缅因旅若是想要获得补给,只能走堪萨斯城的交通线。
堪萨斯城虽然名义上处于北军的控制下,但该城,也可说整个堪萨斯地区已经和联邦政府的武装抗争了六年之久。
六年的堪萨斯内战使得堪萨斯地区的民众对联邦军的怀有刻骨铭心的仇恨,驻扎在堪萨斯城的联邦军实际上对堪萨斯城的控制力很低。
缅因旅想要从堪萨斯城获得补给的难度要比从奥马哈获得补给的难度高得多。
“阁下高瞻远瞩,只要切断缅因旅和奥马哈的联系,我们可以让墨西哥民团和103旅的两个步兵团压缩缅因旅的活动空间,直至将缅因旅彻底包围歼灭。”
得知西军已经完全取得了对普拉特水道的控制权,埃尔维斯欣喜异常。
孤军深入北堪萨斯的缅因旅犹如悬在西军后勤线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埃尔维斯一直很担心缅因旅突然窜入内布拉斯加,破坏太平洋铁路。
现在西军的主力部队在奥马哈集结,六七万人的吃穿用度,弹药补给全部仰赖太平洋铁路,若是缅因旅趁着后方空虚破袭太平洋铁路,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我们在北堪萨斯的侦察兵传回来的情报,活动在北堪萨斯的北军部队,很可能不止一个旅,而是两个旅。”提起深入到北堪萨斯的北军偏师,克鲁格不无担忧地说道。
“我军的预备力量太薄弱了,阁下,是否从前线撤两个团回去保护太平洋铁路?”
“大战在即,我们的兵力和北佬相比本就处于劣势,况且这时候调兵回去,恐怕会对前线将士的士气造成消极的影响。”
埃尔维斯不赞同从前线调兵,认为就算北堪萨斯的北军偏师有两个旅,墨西哥民兵旅和103旅的两个团也能应对。
突然从前线抽调兵力,也会让前线的将是误以为后院起火,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前线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现在确实不宜从前线调兵。”梁耀本人也不赞成从前线调兵。
他现在的预备力量虽然薄弱,但能动用的预备部队还有两个广西团,以及斯文从德克萨斯带来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团。
距离内布拉斯加仅有60公里的诺顿镇是北堪萨斯地区最大的村镇。
诺顿镇的村民大部分是堪萨斯内战期间,为了逃避战火从人口较为稠密的东堪萨斯的迁移而来的。
这些村民认为,只要远离了是非之地,不参与南北西三方之间的政治争斗,他们就能在偏僻的北堪萨斯过着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
秉持着这一理念,镇长莫德里克不仅没有组织镇民参加1860年的美利坚大选,美洲共和国的总统梁耀抵达北普拉特,邀请附近边疆地区的乡贤参加宴会时,莫德里克亦没有应邀前往,一个月前南方的征兵传票发到诺顿镇时,莫德里克更是阻止了镇里的亲南方的热血青年前往南方参军。
莫德里克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绝对中立,以免落人口实,让诺顿镇卷入战火。
诺顿镇也确实因为他们的中立态度,以及不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堪萨斯这个是非之地享受了六年之久的和平时光。
诺顿镇也是堪萨斯内战期间,为数不多没有被战争波及到的堪萨斯村镇。
莫德里克因此在镇里享有崇高的声望,镇民们也纷纷认为是他们镇长的英明决策给他们带来了和平。
只是诺顿镇的和平在1861年7月12日这天便戛然而止了。
7月中旬的堪萨斯边境,烈日似火。诺顿镇附近的草原被炙烤得发黄,滚滚热浪在泥土路上翻腾,空气里弥漫着干草和牲畜的气息,这是中部边疆地区小镇特有的味道。
诺顿镇静静地依偎在普雷里多格河旁,上百栋木屋错落分布,一座座庭院被或是白色、或是灰色的篱笆墙围住。
镇外的玉米地和小麦田在微风中泛着青黄交杂的诱人色泽。镇上的男人大多在镇里的酿酒厂和面粉厂工作。妇女、老人和小孩则在照料农田和牲畜,一切都是那么地井然有序,宛如北美的世外桃源。
7月12日中午,铮铮的铁蹄声打破了诺顿镇居民平静的生活。
一支戴着凯皮帽,穿着褪色的蓝色军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