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不受待见的爱尔兰人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奥地利帝国的救援船就那么几艘,而且英国政府还要优先安排他们觉得最没用,最可能产生副作用的人员上船。
    
    想要逃离爱尔兰岛的人只能自己想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躲在货物中间或者煤堆之中。
    
    历史上就有很多偷渡的爱尔兰人这样被压死在煤堆或者货物中间。
    
    人们往往会拿出自己全部的财产去换一张船票,就好像要登上诺亚方舟一样。
    
    不过这些爱尔兰人的钱通常并不足够支付一张船票的价格,许多青年男女干脆会和船主或者一切愿意购买他们劳动力的人签订“卖身契”。
    
    为了离开这个人间炼狱,他们愿意做任何事。
    
    曾经的绿宝石岛上无人收殓的尸体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那些尸体上的衣物都早已不见,尸体本身也有残缺。
    
    很多地区的草根、树皮都被啃光,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大量的鬼村。
    
    所谓鬼村就是全村都被活活饿死。
    
    英国政府只会将人关入济贫院,英国的济贫院又号称“活死人墓”。
    
    地主们则是趁机优化资源配置将那些土地变为牲口的牧场,驱逐那些无力支付地租的爱尔兰人。
    
    历史上的大饥荒只持续到1852年,但这一世的情况却更加糟糕,直到此时饥荒依然延续。
    
    英国人将其归结于爱尔兰人的叛乱,但真正的原因无人知晓。
    
    但有些地方的饥荒已经结束,比如皇后村的詹宁斯一家已经将主食换成了高粱和一些不知名的豆类。
    
    虽说这种粗粝的食物时常让人难以下咽,但总归是能填饱肚子,还能用来和周围村子的人交换物品,接济乡里。
    
    高粱杆和豆萁还可以喂养动物,詹宁斯一家甚至还可以用猪去换粮食和租赁更多的土地。
    
    不过大多数地区的情况依然很糟,英军的直接干涉和地主们的不当人,人为地增加了饥荒的长度。
    
    更多的人不得不选择离开爱尔兰岛,弗兰茨则是有些郁闷,因为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早点结束这场灾难,结果却让其长度和烈度都有大幅增加。
    
    大量的爱尔兰人的蜂拥而至让奥地利帝国的系统不堪重负,即便奥地利帝国有着对外来人口成熟的应对策略也没法同时应付如此大量的外来移民。
    
    弗兰茨在此时选择的策略是将那些不适合继续迁移的和相对优秀的人留下,这样至少不至于让国内的民众太反感。
    
    然而现实是民众讨厌的是文化差异较大的外来者本身,并非他们口中的小偷、流浪汉和骗子。
    
    爱尔兰人是奥地利帝国外来群体中人数最多的,不过文化差异其实算不上最大,毕竟爱尔兰人好歹是欧洲人,他们的文化差异肯定不会比日本人和达利特人更大。
    
    但日本人和达利特人只存在于特定的殖民地,而且通常来说受到严格管控,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至于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波兰人,以及新征服土地上的那些摩尔达维亚人和瓦拉几亚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
    
    那就是承认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接受自己是奥地利帝国这个普世帝国的一员。
    
    但爱尔兰人不同,认同奥地利帝国这个概念的人并不多,哪怕是心存感激,他们也觉得自己是爱尔兰人或者英国人或者是所谓的自由人。
    
    得到弗兰茨的庇护也只会归功于上帝的旨意,这在奥地利人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双方的底层代码就冲突,所以内政大臣巴蒂斯塔才会分外头疼。
    
    “我说的是爱尔兰人问题!你们想什么呢!”
    
    这时大家才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对于其他高官来说爱尔兰人的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