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2章 诏令立斩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还在热议褚遂良强买属下田地之事,好多人还在争论薛九郎抑价买地,到底是真的自己贪扣了,还只是给褚相背黑锅。
    坊间百姓却少有人提及武怀玉,
    一般人也想不到刚回京还在休息中的武太尉,会跟这案子有何关系。
    可裴行俭是局中人,他可是清楚的知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知晓在他即将要被贬外的关键时候,老师是如何力挽狂澜,不仅保下他,还把褚遂良给踢出局。
    就跟刚才这局棋似的,
    老师并没有兑子,
    “听说长孙国舅放了话,说不出三月,就要帮褚遂良回朝。”
    武怀玉听了只是呵呵一笑。
    长孙无忌有资格说这个话,但不该说,他就算贵为司徒、侍中,又是国舅,但他又不是皇帝,
    当今天子三十三岁,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又不是才十三岁。
    他的这豪言壮语,传到皇帝耳中,只会越发让皇帝对他不满。
    “大理寺经此事,要大换血。原来的大理卿也差不多到年纪,这次直接致仕回家,
    你这中书舍人也做了四年了,要不借这机会挪下位置,大理寺少卿如何”
    裴行俭愣了下。
    他从西域回来快十年了,做了五年长安令,又做了四年多的中书舍人,他自然也想再进一步。
    正五品职事官是一个重要的门槛,
    五品以上宰相任用,五品以下吏部任用,
    中书舍人还属于五品清官,一般要先任六品清官,六品清官除东宫官,一般也就那几种,诸司员外郎、侍御史、起居郎、太学博士、国子助教、秘书郎和著作郎。
    当初裴行俭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先是在地方府州任职,最后升为西州长史,然后迁长安县令。
    正五品的长安令这关键一步,也是武怀玉帮忙安排的。
    但他任职五年,表现出众,得到一致好评,这才让他得以迁为中书舍人这个号称储相的要职。
    “我资历浅薄,”裴行俭叹了一声。
    “陛下很看重你,不必妄自菲薄。”武怀玉收拾残局,重开一局。
    朝廷官员迁转都是有一套很严格的规矩的,
    比如说要迁入五品清官,就先得任六品清官。
    再比如,从六品上的员外郎,只有极少数能直接升迁为五品的郎中,大部份是后行员外郎转前行员外郎,有少部份迁出为中书舍人或给事中、谏议大夫等。
    从五品的郎中,大多也是先后行郎中迁前行郎中,或是迁出同为五品的中书舍人、给事中等,
    少部份能够升为寺监的四品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中书舍人这样的要职,能直接升中书侍郎的那是极少,大多要在五品里熬资历,
    能够直接升一阶,在寺监里做个四品的少卿,那都是极难得的。
    没点真正的本事,或是很硬的靠山,可能十几年都得在同一个品级的各个职位上打转,
    裴行俭还年轻,有能力也有干劲,还有背景关系,
    “你去做大理少卿,跟唐临搭档,干好一任,到时就有机会做个刑部侍郎或是吏部侍郎,说不定还能直接做中书侍郎或黄门侍郎。”
    “要是想外放一任刺史历练历练也行。”
    “十年后,你就有资格入政事堂了。”
    这话若是别人说的,那可能只会被人嘲讽,但武怀玉对裴行俭说的,裴行俭完全相信。
    “唐临为新大理寺卿吗”
    “嗯,”
    唐临很有本事,但他伯父就名声不好了,他伯父唐令则,是隋朝有名的文士、音乐家,仕隋为太子左庶子,以其才艺得宠于太子杨勇,
    但后来太子杨勇被废,唐令则也因谄媚、迎合太子而获罪被诛。
    唐临武德初,在太子建成东征时,献平王世充策,被建成选入东宫任职。贞观后,外放万泉县丞,当时他做了一件惊动天子的事。
    万泉县关着十几个轻罪囚犯,恰逢干旱的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就禀告县令放这些囚犯回家补耕,县令当然不可能同意这种不合理的请示,结果唐临说出了事全由他负责,
    县令干脆就称病,让唐临来代替他,唐临也当仁不让,把囚犯全放回家补耕庄稼,跟他们约定地种完了就回来继续服刑。
    事后,这些囚犯还真一个不少的都回来了,这事传到朝廷,李世民都为之惊叹,于是提拔为御史,唐临名传天下。
    他做御史,奉使岭外,弹劾宗室、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现在唐临是检校吏部侍郎,也是要职。
    因他以前在司法界的那些表现,武怀玉让张行成、许敬宗推荐唐临为大理寺卿,也是深符皇帝心意,而武怀玉这个安排也有深意,三法司肯定得安插自己的人。
    借此机会,把唐临、裴行俭安排为大理寺卿、少卿,下一步,唐临就可以运作为御史大夫。
    武怀玉不党争,并不代表他会怕党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