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1章 亲上加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船队沿海岸而行,
    
    矗立在珠江出海口的广州扶胥外港早无影踪,更外面的香岛港也远远抛在后面。
    
    临行前,香岛港码头的南海神庙前还有个很庄重的仪式,祈求出海一路顺风。
    
    广州西澳内港的龙王庙,扶胥外港的龙王庙也都分别拜过了。
    
    “变天了,”
    
    “阿郎,”
    
    刚才还晴空万里,突然就风云变色,海上的天气还真是多变。
    
    “还好前面就快到恩州阳江北津港了,加快速度进港。”
    
    船只航海,主要靠风,但却又最怕大风暴雨狂浪。
    
    这次武怀玉的船队,主要就是广船,这种船下窄上宽状若两翼,主要用铁力木所靠,虽然极为坚固,比福船速度要快,
    
    可此船在里海则稳,在外洋则动摇,也是很惧狂风大浪的。
    
    好在他们是沿海岸而行,遇风浪可以立马入港避风。
    
    阳江,恩州治所,
    
    原属高州,甚至在南朝齐梁陈时一直还是高凉郡、高州的治所,大唐分高州的阳江等地设恩州、春州等,而在朝廷稳固岭南后,罢撤了冯氏的高州都督府,又把高府八州,省并为恩高化雷四州。
    
    阳江,历经几朝,都曾是高凉郡的治所,也一直是冯冼的核心。
    
    只是如今高恩分设,高州治所迁往了更西北的靠近云开大山的茂名水上游,这也是跟以前冯氏数代向北开拓有关。
    
    “船队进港,”
    
    命令传下。
    
    这支船队的船不少,除了跟随巡风访察的官吏和牙兵外,这支船队还有不少跟随的商船。
    
    有些是武家的商船,跟着结伴而行,还有些是其它海商。
    
    一起结伴航行更加安全,
    
    况且,跟着武公巡视,他们沿岸做贸易,肯定也有许多便利的。
    
    有些船是一些豪门贵族家的,船和货都是他们的,有些则是一些商家租用船东的船,有实力较雄厚的大商人,直接包船的,也有不少商人合伙包船,
    
    这些船,大多数只是跟随武怀玉沿海航行,在岭南道沿海诸港交易,少数会继续南下到安南交州,甚至有去林邑的。
    
    商船的船舱里,存放着瓷器、丝绸、茶叶、锅壶等诸多商品。
    
    来自洛阳巩义窑的绿釉瓷器,河北邢窑的白釉绿彩瓷,来自明州慈溪的越窖青瓷,还有来自江西昌南镇被称为假玉器的陶窑玉瓷,各种青白等色瓷器,从大唐各大有名的瓷窑中烧出,通过水陆运抵广州港,
    
    再经这些船运往各地销售。
    
    瓷器很适合用来压舱,船舶出海,一般也都喜欢带上瓷器,既可压舱,又好销售。
    
    舟师说马上会有风暴,需要加快速度。
    
    各条船上的水手们,立即身手矫健的操作起那些绳缆、风帆,拖风船的帆极大,那高高的近十丈桅杆,大大的风帆,全部升起张开,调整好方向后,船速度再次提升。
    
    武怀玉站在甲板上,看着那些水手们操作帆缆,就好像是丛林里的猴子般灵活。
    
    这些都是硬帆,武怀玉觉得如果远洋航行,还是应当研究下软帆。
    
    欧洲殖民大航海时代,那些风帆巨舰还是很惊人的,虽然在近海内河,那些软帆大船,并不比中国的硬帆船强,但远洋航行,这些软帆,也还是有不少优势之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