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2章 砸场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长安,
    
    平康坊,樊楼。
    
    贞观十年的正月里格外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平康坊尤其如此,每家彩门的酒楼都是宾客满座,
    
    金发碧眼的波斯、拂林、法兰克、哥特等胡人,也是来自河中昭武九姓的粟特胡商,以及如今在长安早就司空常见的突厥人,还有来自南海的昆仑人,西域的大食人,海东诸国的东夷。
    
    满朝内外,只有渭州刺史李淹在谱牒学上能跟他相较。
    
    只是有人心里还忍不住算了笔账,他们家虽说田多地广,可现在长安一斗米才卖五钱,一亩地就算能高产出两石米,那也顶多一百钱,事实上要出两石米那得起码收谷三石。
    
    “估计高相他们也不过是按以前郡姓重新疏理一遍而已吧。”
    
    可郑公子堂堂荥阳郑氏嫡系子弟,今年科举考试的应试贡生,怎么能让同是五姓子的其它各家公子小瞧?
    
    “我听到消息,这新修的氏族志可不一样,收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共分九等。
    
    八位公子一番赞叹,甚至开始为此吟诗做赋夸赞。
    
    “诸位公子,这酒一系八色,八瓶一组,不单卖,每瓶装有一升葡萄酒,”
    
    “诸位公子,这是我们樊楼才艺最好的姑娘们,个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伙计对这位公子的财大气粗暗暗惊讶,樊楼西楼三楼天字号阁子,这可是最贵的雅间,得起码提前半个月预约,实际上若没有过硬的关系,是预约不到的。
    
    这些候补官员的队伍很庞大,文武贡士、两馆学生、国子监学生、三卫官、监门直长、亲事、帐内等,大率数人争一官。
    
    “最好的酒先来两坛。”
    
    “会行酒令吗?”
    
    “你们听说没,氏族志编好了。”来自清河崔氏郑州房的一位年轻公子说道。
    
    天字阁低消都要十八万钱一晚,这是高端局,所以在三楼陪宴的姑娘,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不仅长相要好,关键还得是擅交际,
    
    不过这酒价格是真贵,一万钱一瓶,这一组八瓶就是八万钱,而且酒瓶不能带走的。
    
    “啊?这怎么可能?论门第,谁能高过我们山东士族?关陇六姓还是江南、代北几大士族?”
    
    “这金色的也好喝,”
    
    “这次朝廷编的氏族志,是尚官,而不是按以前郡望来定门第高低,只按本朝官爵。
    
    比平康坊南曲里那些只卖艺的姑娘都要强几分。
    
    一瓶酒一万,一个瓶子还另收八千,
    
    “还是李兄有门路啊,樊楼西楼三层天字阁子都能上来。”
    
    “博陵郡公、宋州刺史崔干,他难道排在第二等?”郑公子问。
    
    另一个道,“诸位,新年期间啊,现在整个樊楼的阁子都是一阁难求,”
    
    不过想想这里一晚低消都要十八万钱,又恍忽间觉得很正常了。
    
    “我郑家羞上此氏族志,羞与那些人同列。”
    
    刚落坐,
    
    就有一位年轻妇人带着一群姑娘进来,一个个年轻漂亮,燕瘦肥环各有特色,看着好似大家千金,哪有半点风尘气,
    
    “这酒瓶好晶莹,这是琉璃瓶还是玉瓶还是水晶瓶?”
    
    “多谢郑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