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道一件事是错的,也需要投票、表决,以及反复论证。
就好像此时近东战争已经从鸡肋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但只要约翰·罗素这位党魁想要抱着不放,那么整个国家都要挨烫。
除非大家能说服约翰·罗素,又或者以多数人的暴政逼迫他。
更糟糕的是很多议员根本就没有决策的能力和资格,他们记不清楚国际局势,又不懂战争,完全是在凭着直觉和主观好恶来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帕麦斯顿只能祈祷,一切能快速结束,而奥地利人不要再搞偷袭。
帕麦斯顿都只能跑到教堂中祈祷,其他人就更没什么办法了。
所有人都在尽可能地保持沉默,他们很清楚一场灾难即将来临,而那些跳的最高的人一定摔得最狠。
有些时候有些事越是怕就会成为现实,奥地利帝国根本没对英国的提议多做哪怕一个小时的考虑,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也同样糟糕。
于是乎随着最后通牒的截止日期到来,奥地利帝国正式参战。
希腊与奥斯曼帝国接壤的边境线上,奥地利帝国和希腊联军号称三十万,奥斯曼帝国和英军不得不分派更多的兵力进行防守。
然而战争的形式却十分乏味,又是炮战,没完没了的炮击让奥斯曼和英国联军都有些麻木了。
他们很清楚这种炮战,再加上崎岖的山地,没有几个星期战线都很难有太大变化。
奥地利帝国的海军主力来到了雅典港,但并未对黑海海峡进行封锁,更没有拦截英军运输舰和商船。
除了《海上公约》的保护以外,奥地利帝国还与英国有着一系列条约,甚至英国人的补给舰还能在奥地利帝国海军的眼皮底下拉走补给运回君士坦丁堡。
这种情况虽然很奇葩,但却合规合法。
但相对和平的景象并未持续太久,突然出现的山地部队和天空中的飞艇就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
此时欧洲各国都已经研制出了自己的飞艇,并且拥有了一定的反制手段。
但这却不包括奥斯曼帝国的士兵,他们见到飞艇的一瞬间士气就已经崩溃了。
奥斯曼人之前遭遇过飞艇的打击,此时为何还表现得如此不堪?
因为之前遭遇过飞艇的奥斯曼军队和此时驻守在希腊奥斯曼边境的不是一拨人。
其实即便没有飞艇的威吓,奥斯曼帝国守军也不是奥地利帝国精锐山地步兵的对手。
不过是时间和损失多少的问题。
当然弗兰茨还是希望损失越少越好,他并不觉得牺牲能增加所谓的荣誉。
“我被逐出伦敦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失败了。
但现在我不会再失败了。
至少这次不会。
只要您肯帮我结束这场无谓的战争。”
帕麦斯顿挺起胸膛继续说道。
“亲王殿下,我们完全就不需要一兵一卒也可以和神圣同盟谈判。
但就算我们把全英国所有的士兵都派到近东战场上,我们依然拿不到决定性的话语权。
在俄奥同盟分裂之前,隐忍才是我们最该做的。
而此时撤兵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现在英国需要您站出来,因为我们的首相是个自以为是的懦夫,他的行动逻辑完全来自于他的想象和自我感动。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他缺乏一锤定音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