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4章 城盐州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84章城盐州

        长城外。

        荒漠,

        戈壁,

        一路向北。

        荒漠中树木丛生,小路两侧的野草十分茂盛,一堆堆的沙丘,间或裸露的沙地,草木掩映下很显眼。

        对于关中人来说,这些荒漠的景象平时难见。

        沙丘上,沙蒿柴长的最为茂盛,在起伏的沙丘上,他们自由的爬满荒滩,在一些沙丘的低洼处,则偶尔长出一片胡杨树和沙柳长在草滩上。

        说是路,其实风沙吹的看不出路,只有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才能确定方向。

        到处都是一样的景象,沙丘、草滩,丛生的野草,一片片的沙蒿柴,还有胡杨树和沙柳。

        武怀玉率领着一支军队正在这片荒漠行军,这里是沙漠的边缘,毛乌素沙漠的边缘。

        不过此时的生态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起码不是漫漫黄沙不见绿。

        有当地向导带领,他们从灵州出发向东北而行,走了约三百里,行走了五天,终于到了乌白盐池。

        “使君,前面便是乌池了。”

        盐州四大盐池,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乌白池所产的盐颗粒大,色青白,质量最好。

        一大片盐湖出现在面前,空荡荡的,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很耀眼,雪白的盐在盐湖周边形成了一道盐墙,几乎把整个盐湖包围起来。

        “乌池是咱们盐州四大盐池之首,占地约有五千亩,水深不过三寸,但盐产量大,据说隋时兴盛时一年能产几十万担盐。”

        怀玉望着面前的盐池,感觉很美。

        水面晶莹如镜,全池白茫茫一片。

        盐池四面绿草如茵,野花从生,池畔坝田毗连,渠道纵横。

        “每当入夜,明月空照,池光水色,上下辉映,景色明丽,也盐州八景之一。”

        盐州其实有许多盐池,大小有十几个,乌池白池最大,产盐最好。

        “人呢?”

        在乌池旁边,李道宗当初曾筑有乌城,并在此屯过兵,去年梁师都还引郁射设率数万骑南下围乌城,间接引爆了玄武门之变。

        可现在他们来到乌池边,却没看到人。

        只有空荡荡的盐池,不见盐工,也不见敌军。

        从汉代起,这里就开始产盐,此后一直有在此筑城筑堡守卫盐池,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现在,没人。

        在乌池不远的白池边,设有县,以前叫兴宁县,也叫白池县,如今叫盐池县。

        一座乌城一座白城,守卫着乌白两池,可现在都没人。

        没有百姓,没有盐工,没有盐商,也没有守卫。

        盐湖四野空旷。

        四面都是盐碱滩,上面长着盐蒿,一疙瘩一疙瘩的布满着整个盐碱滩,盐渍的白色结晶遍地都是,潮湿的盐碱滩上,只能长出盐蒿。

        盐碱滩再往外,便是沙蒿丛生的荒滩,起伏的沙丘。

        一片被世所遗弃的模样。

        往远看,一望远际的荒滩,高低错落,圪梁连着圪梁,延伸到天际。

        在向导带领下,他们在池不远找到了乌城。

        荒漠上一座方形城堡,东西长约二百步,南北也约长二百步,占地不到一百五十亩,还不如长安一个坊市大。

        城墙夯筑,东西墙上各开一门,墙外有一条干壕。

        这就是去年牵引朝野之心的乌城。

        大唐有多座乌城,仅在朔方就有三座,这是其一。

        据说在乌池产盐兴盛的时候,乌城也是十分兴盛的,可现在只有空荡的盐池和无人的乌城。

        “这里处处都有生活的痕迹,是刚撤离没多久。”

        侦骑四处侦察。

        在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