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然的艺术特写。林飞则站在一旁,静静地凝望,内心被这宏大的天地之美填满,良久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人类在这般壮丽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沿着山间小路徒步前行,他们偶遇了一处清澈的高山湖泊。湖水宛如镜面,倒映着红山的赤影,岸边是稀疏却顽强生长的水草,还有几匹悠然自得的野马在饮水。张悦轻手轻脚地靠近,生怕惊扰了这些灵动的生灵,近距离观察着它们矫健的身姿与飞扬的鬃毛。李潇从地上捡起一块扁平的石头,打起了水漂,石子在湖面跳跃,荡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片刻的静谧,却也带来别样的生机。
午后,他们返回喀什市区,径直走向老城区的一家传统乐器工坊。工坊里弥漫着淡淡的木屑香气,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热瓦普、都塔尔、萨塔尔……工坊师傅正专注地给一把新制的乐器调音,见他们进来,热情地介绍起每种乐器的特点与发声原理。林飞兴致勃勃地拿起一把都塔尔,试着拨弄琴弦,不成曲调的音符在屋内散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师傅笑着过来指导,没一会儿,一段简单却悠扬的旋律便流淌而出。
临近傍晚,肚子饿了的他们穿梭在古城小巷,寻觅晚餐。最终选定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点了烤包子、薄皮包子和羊肉汤。烤包子外皮酥脆,咬开一口,滚烫的羊肉馅料香气四溢;薄皮包子则透着面皮的软糯,内馅多汁鲜美。李潇一边呼呼吹着热气,一边大快朵颐:“这一口下去,全是喀什的烟火味道,太满足了!”
酒足饭饱,他们踏上归途,路过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的广场。夜幕下,广场上依旧人来人往,信徒们结束了晚祷,神色平和而满足。微风轻拂,带着一丝离别的惆怅。李潇轻声说:“喀什这一趟,像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太难忘了。”张悦和林飞点头附和,虽然不舍,但他们知道,下一段旅程还在前方招手,怀揣着对未知的憧憬,他们迈向了新的起点,准备奔赴下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市。继续告别喀什,飞机划破长空,带着李潇、张悦和林飞降落在了WLMQ。这座XJ的首府城市,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喧嚣,又不失西北大地的豪迈气魄。刚出机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便撞入眼帘,强烈的反差勾勒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
“WLMQ,终于到啦!听说这儿的大巴扎全球闻名,咱们得第一时间去瞧瞧。”张悦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众人放下行李,直奔国际大巴扎。踏入其中,仿若踏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万国集市,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汇聚于此,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色彩斑斓的维吾尔族织毯从墙壁垂落,每一寸纹理都诉说着古老的丝路传说;精美的英吉沙小刀陈列在玻璃柜中,刀柄上镶嵌的宝石璀璨夺目;还有各种异域香料,浓郁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撩拨着人们的嗅觉神经。
李潇被一家干果铺子吸引,铺子前堆满了各类坚果,核桃个大饱满、腰果色泽诱人、葡萄干更是如紫宝石般剔透。老板热情地递来试吃品,李潇尝了一颗葡萄干后赞不绝口:“这葡萄干太甜了,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得多买点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尝尝。”
饭后,孩子们拉着他们来到村子的广场,一场即兴的民族舞蹈表演正在上演。村民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男女老少围成一圈,欢快的手鼓节奏响起,大家便跟着舞动起来。张悦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也加入了舞蹈的队伍,跟着村民们的步伐,旋转、摆手,虽然动作略显生疏,却也乐在其中。李潇则忙着用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画面,他知道,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瞬间,将会成为日后反复回味的宝藏。
没走多远,一家卖“卷粉”的小摊位吸引了他的注意。摊位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玻璃橱柜里摆放着几大盘色泽诱人的卷粉,旁边的小碟子里堆满了切得细碎的配菜。摊主是位手脚麻利的年轻姑娘,看到李潇过来,脆生生地招呼:“帅哥,来份卷粉不?现做的,可好吃啦!”李潇忙点头,征得拍摄同意后,把镜头对准了制作台。
姑娘熟练地拿起一张薄如蝉翼的卷粉,平摊在案板上,接着依次放上豆芽、黄瓜丝、胡萝卜丝、肉酱、花生碎,每放一样食材,动作都轻快又精准。放完配菜,她快速将卷粉卷起来,手法娴熟,眨眼间,一份胖嘟嘟的卷粉就成型了。“我们家卷粉,皮子是每天现磨米浆蒸出来的,薄透又有劲道,配菜也都是早上新摘新切的,保证新鲜。”姑娘边说边把卷粉递到李潇手上。
李潇端详着这份卷粉,粉皮泛着淡淡的米光,透过粉皮能隐隐瞧见里头五彩斑斓的配菜。咬上一口,先是粉皮的爽滑劲道,紧接着各类配菜的清爽与肉酱的浓郁在口中碰撞,花生碎更是增添了几分香脆,口感丰富得让人忍不住多嚼几下。“太爽口了!这卷粉做早餐或者下午茶都超合适。”李潇对着镜头夸赞道。
直播间里网友们也被这份清新的小吃勾起了馋虫:“看着好健康啊,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添加剂。”“这种简单的小吃才最考验手艺,姑娘这手艺杠杠的。”“主播快把详细做法搞出来,我要自己试试。”
和姑娘聊了几句,得知她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就靠着这小小的卷粉摊撑起了自己的小事业,李潇不禁心生敬佩。告别卷粉摊,他继续前行,不一会儿,一阵油炸食物的香气钻进鼻腔,寻着味儿过去,原来是家卖“炸洋芋”的铺子。
铺子前围了不少人,大锅里的油噼里啪啦翻滚着,金黄的洋芋块在里头欢快地翻腾。老板手持长筷,不时翻动洋芋,待炸至表皮酥脆,便捞起控油,装进纸袋,撒上辣椒粉、孜然粉、盐巴等调料,动作一气呵成。李潇要了一份,接过还烫手的纸袋,先对着镜头晃了晃:“大家看,这炸洋芋可是云南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吃,别看它普通,吃起来那叫一个香。”说着,他捏起一块丢进嘴里,“咔嚓”一声,洋芋外酥里嫩,香料的味道完美融入其中,越嚼越上瘾。
弹幕里一片“好香”“好想吃”的呼声,李潇一边吃一边和大家分享:“这洋芋得选那种黄心洋芋,淀粉含量高,炸出来才够软糯香甜,再配上这灵魂调料,绝了!”吃完炸洋芋,李潇觉得肚子还有点空地,准备再探索一番。这时,他瞧见不远处有个老阿婆守着个小推车,车上放着几个大瓦罐,周围氤氲着淡淡的甜香,看样子,又是一场别样的舌尖邂逅在等着他了……继续李潇走近老阿婆的推车,瞧见瓦罐上贴着简陋的纸条,写着“甜白酒”三个字。还没等他开口询问,阿婆就热情地揭开一个瓦罐的盖子,瞬间,一股浓郁的酒香与清甜气息扑面而来,直沁心脾。“小伙子,来一碗甜白酒不?自家酿嘞,清甜得很。”阿婆笑意盈盈地说道。
李潇征得拍摄许可后,把镜头对准瓦罐。只见里头是乳白的糯米粒,浸泡在微微泛黄的酒水之中,酒水表面还漂浮着星星点点的酒米,看着就诱人。阿婆麻利地舀出一碗,递到李潇面前:“快尝尝,这可是老手艺咯,用的是咱自家种的糯米,酒曲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方子。”
李潇轻抿一口,入口先是清甜,那股甜蜜并非工业糖精的腻味,而是带着糯米天然的质朴与芬芳,紧接着,淡淡的酒香在喉咙间散开,酒精浓度不高,却恰到好处地增添了几分爽滑与回味。“阿婆,这太好喝了!又甜又润,还有股粮食香。”李潇忍不住赞叹。
直播间里的观众被这份清甜撩拨得不行:“感觉像酒酿,但好像更清甜纯粹。”“好想知道这酒曲配方啊,自己在家酿肯定超有成就感。”“这才是正宗的古早味,现在市面上很少能见到这么纯正的甜白酒了。”
李潇跟阿婆打听这甜白酒的酿造秘诀,阿婆拍着胸脯说:“这关键就在酒曲和火候嘞,糯米要泡得刚刚好,蒸出来不软不硬,酒曲撒得均匀,再找个暖和地儿捂着,等它慢慢发酵,急不得。”和阿婆唠了好一会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