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等家庭,一年收入结余大约有十四五石粮。
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情况下,一个壮劳力是能够勉强养家糊口的,但也就是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已。
武怀玉深知,如果兵吃不饱饭,也养不起家人时,那这样的兵没人愿意当,这样的军队里能招进来的,也多是条件较差的兵,甚至这些兵不仅战斗力差,可能还是些兵痞兵贼。
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古人也常说仓廪足而知礼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前期的府兵们为何战斗力普遍较高,这就跟当年纠纠老秦能征善战是一样的,靠的就是军功赏赐,
杀敌立功,底层人也有机会授勋得官,有机会得勋获田。
有机会跨越阶层,改变命运,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而唐中后期无田可分授府兵,也无田可兑现勋赏,拼命换来的勋官,变成一文不值,普通士兵再没机会靠杀敌而获官的时候,自然没有人再愿意去当兵,大家都逃避点选府兵,府兵制就后继无人崩溃了。
后来不得以改募兵制,
但募兵制下,朝廷又不肯给足钱粮,甚至还经常拖欠,士兵们常有饥色,家人更得不到保障,于是到了晚唐时,许多兵都是拉壮丁强征来的,
甚至为了防止士兵逃跑,脸上刺字。
弄的跟那些卑贱的奴隶一样,
从唐初社会地位较高,人人都想点选府兵,到后来的贼配军,战斗力也自然一落千丈。
武怀玉不想要一支脸上刺字来防止逃跑的军队,更不想靠着强拉壮丁征兵,了希望吕宋军队能打硬仗,
也愿意给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吕宋募兵,每年基本钱粮是十二石米,七匹绢,三节等赏赐加五匹绢。”
“另外军官以下士兵,按服役年资,个人技艺等分为锐士和武卒两阶各三等。武卒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锐士三等为上士中士下士,”
军士是授给那些九品武官以下的精锐士兵,他们经验丰富,或个人武艺技能出众,
兵头将尾。
大唐军中,队是最低一级,队头是正九品下,而队副是从九品下。
队以下,虽然也还会有伙伍,或是中队小队等,但那些伙长小队长等都没有品级的,不算正式武官。
但队中的旗手、伙长、伍长等人,却也是队中骨干,非常重要。
所以武怀玉打算提高一下这些小兵头们的待遇。
锐士第三等,也就是下士,在基本的衣粮外,加一季衣粮,也就是加三石米三匹绢。中士,加两季,六石米六匹绢,上士,加三季,加九石米九匹绢。
但就算是上士加了三季衣粮,相比起队头队副这些有品阶的武官,相差还是比较大的。队头年禄四十石,队副年禄三十石,考核得上等,还可加禄一季。另外队头队副每月还有俸钱、日料、杂用补给,加一起一个月有一千五百钱。还有职田或职田租,有官人永业田等福利待遇。
而一个担任旗手或是伙长的精锐老兵,授为锐士上等加三季衣粮,那他一年等于有二十一石米,二十一匹绢的收入,增加七成收入。
而武卒三等,
二等兵一年加半个月衣粮,也就是加五斗粮二丈绢。
一等兵加一个月衣粮,上等兵加两个月的。
新兵入营,暂为列兵,服役半年后表现合格则授予二等兵。
士兵们的饷,给的是粮食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