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循循善诱收得佳徒  刺客纪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文刚摇了摇头:“听说他们转入一个教皇组织里,他们转入黑暗想重新获取力量。他们涉足各行各业,苛捐杂税,控制商贩或流市,为教皇囤积财富。甚至强征劳工,建立帝国工场,为其提炼黑火种子,一种有着超然力量的奇物质。”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文刚眼里闪出怒火:“他们的目的是想要重新支配这个世界,只要有任何阻拦的组织或势力,必遭其铲除?你父亲的事便是同一个遭遇的下场!”

    文刚反问道:“这些危险的行为,他选择对家人保密,难道需要理由吗?”

    马羽努力理解文刚这番话,他下意识想要回答,可文刚一张嘴,他却又沉默下去。

    见马羽若有所思,文刚又是一叹:“正如我先前所言,你父亲为了保护你,已然是煞费苦心,这可是纯挚的爱子之心!”

    马羽深深地吸了口气,偷擦了眼底下的泪光。

    自他年幼起,为了生计父亲时常在外奔波,鲜少回家,有时侯甚至半年都未曾回来一次。家中大小事都是母亲代为操持,父亲几乎缺席了他大部分幼年时光。

    因此,马羽对父亲所做之事一直是模模糊糊,对他的种种行为一度是匪夷所思,甚至有时会埋怨。

    而时至今日,马羽才彻底理解,父亲有着心怀天下之志,也从未忘却过他的爱子之心。虽鲜有言表,但实则尽在不言中,原本在他脑海里那朴实平凡的父亲身影,在这一刻,却显得如此伟岸铮铮!

    思量至此,马羽的眼神逐渐坚定下来,他不顾身上的伤势,从病榻上挣扎着爬起,缓缓来到文刚身前,垂眸思忆道:

    “我父亲虽然出身微末,却心怀天下,为苍生而忘我。如今未见天下大同却为我而死,我很是遗憾。我身为幸存者,定当追随我父亲的遗志,为天下大义而战!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

    说罢,他强忍着疼痛,在文刚面前双膝跪地:“文刚大人不以我为鄙,悉心照料于我,并以大义教导,用心之意,没齿难忘,我愿拜入文刚大人的门下,接受训练。”

    文刚闻言,露出他久违了的笑容,饶是他性格刚毅稳重,一向不形于色,但在此时,也是忍不住眉梢间都带着悦色。

    他上前将马羽扶起,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本想说些什么,却见马羽的伤布渗血,他意识到现在的话说多了。

    于是文刚将马羽搀扶回病榻上,轻言安慰:“你有此志向,你父亲若是知晓,也当含笑九泉了,只是此事不急于一时,你且先养好伤势,来日方长!”

    马羽伤痛尚未完全恢复,先前心情澎湃之时还没有察觉,如今心情平复,身上的疼痛便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疼得他龇牙咧嘴、直冒冷汗,听文刚此言,自无不允,应诺便是。

    …………

    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一转眼,离马羽重伤回高岗山一事,已过了几个月,他身上的伤势已经痊愈。

    当初他的伤势虽然严重,但实际上围攻自己的亲卫得到拓跋戍的指示志在生擒,因此每一击都避开了他的要害。

    虚弱的模样,也只是当时失血过多而带来的虚脱而已,再加上文刚他们的特别照料,没过多久,便已又是活蹦乱跳,生龙活虎般。

    伤愈后,马羽也在众人的见证之下,择一良辰吉日,正式拜入文刚的门下,修练武技。

    时值深秋,山上的树木早已染上了霞色,黄红交加的枯叶洒满一地,秋风一吹总能卷起枯叶漫天飞舞,给高岗山上平添几分萧瑟之意。

    文刚时常会在山头向山下眺望,忍不住地哀吁长叹:“人与畜兽,宁有等分?……苛政猛于虎!”马羽知道他这叹息是何意。

    如今本是秋收之时,然而朝廷却以剿灭义军、充实国库为名在天下大肆征收粮食,强抢百姓手中的余粮,致使本该是秋收屯粮之际,却不断地有百姓饿死在乡野之间。

    即便能万幸逃过一死的,待等到了寒冬之际,手中无粮的百姓们,又有几个能继续幸免于难呢?

    因此,文刚才有此叹息不已。

    而出身乡野之间的马羽,对百姓们的惨状更能感同身受。

    如果此前拜入文刚门下,只是为报仇而来,如今亲眼目睹了朝廷暴虐无情的举动,还有百姓饿殍遍野的惨状,从内心,马羽开始有了真正为天下百姓而战的冲动。

    然而,即便文刚如何感叹、马羽如何想为民而战,如今的他们都毫无办法,毕竟革新派的势头早已一蹶不振,他们势单力薄。

    加上主部战场上,义军也是生乱,连吃败战,在大江以北陷入了与朝廷对峙的战争泥潭,僵持不下。

    因此,文刚他们只能继续在高岗山上潜伏着,静待事态的发展。

    而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年的三月,马羽已拜入文刚门下半年有多。在此期间,马羽每天都跟着文刚习武,风雨无阻、勤练不缀。

    虽然入门时间尚短,但已算是小有所成,无论是精神面貌或是硬实力,较之去年六月刺杀拓跋戍时的自己,都已焕然一新。

    那时的马羽初出茅庐、又身负血海深仇,免不了有些心浮气躁、固执己见。在刺杀拓跋戍中险些身死,又因曼尧而情伤所致的种种经历,再加上在文刚的影响下,如今的马羽也算是变得沉稳了许多、遇事处变不惊,虽年纪尚轻,但举手投足间已有自若风度,高岗山的义军们因此时常私下里感叹:“不愧是马跃之子!”

    此时虽已是冬末春初,然正是乍暖还寒之时,一场大雪连着下了三天,今日方休。高岗山上尽是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没有枝叶的树木在白雪掩映下透出一丝狰狞枯槁之感,更添寒意,可在积雪覆盖的树冠之下,却有芽苞初放,抛出星点绿意,随时准备着破雪而出。

    文刚不嫌地板寒凉,拿了张草席盘膝坐在积雪之上,身前一张矮几上摆着一壶清茶,水气氤氲,以清茶伴着手中书卷,在给马羽和左超授业解惑。虽是盘膝坐着,但文刚依旧身姿挺拔、精神矍铄,仿佛风雪之中的一株雪松。

    今天是讲道......

    “道为器之本,器为道之末......”

    马羽、左超相伴着坐在雪地上,听得很是入神。左超倒也罢了,他与文刚相伴已久,名义上是文刚之护卫,文刚却从不视他为仆从,反以弟子身份视之,所学之术也从不藏掖,尽数倾囊相授。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