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象雄使者走后,李璟思考着怎么才能让对方低头,心甘情愿的向他借兵,只有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的将兵马驻扎在象雄。
一边慢慢蚕食吐蕃,一边派人去传播教化,给象雄人树立道德观念,让他们主动学习和使用并崇尚大唐的文字、制度、礼仪。
让他们觉得能够为大唐尽忠,是一辈子,甚至是他们家族世世代代的荣耀,彻底融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员,为大唐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从外面小跑进来,叉手行礼道:
“启禀摄政王,监察御史万国俊奏报,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二人意图谋反,已被其识破,李仁褒兄弟极其家眷族人也被捉拿归案,万国俊请旨诛杀李行褒九族!”
万国俊?
武后启用的酷吏,被武后任命为监察御史,武后派他巡视天下,惩处不法之徒。
李璟打下长安之后,万国俊更是上了降表,表示愿意为李璟效犬马之劳!
武后的酷吏除了不要脸,就是不要脸,有真才实学的没几个,大多都是市井无赖,依靠诬告他人获得官职,他们能不拼死诬告他人来换取荣华富贵?
至于万国俊的奏请,李璟的答复是:“将万国俊的奏请交给刑部,既然李仁褒有罪,也该有刑部来审核才对!”
“该怎么判,刑部自有论断,李仁褒真要是有谋逆之心,该诛则诛!”
“喏!”
宦官领命退下。
“西门阳,你说如何才能让象雄使者开口?”
李璟侧身坐在主位上,问一旁的西门阳。
“这个老奴不知,不过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西门阳恭敬道。
李璟道:“但说无妨!”
“老奴觉得不如邀象雄使者去狩猎,让象雄使者知道我军之强盛,必定会被我军军威震慑,定会心悦诚服,到时候定会开口!”
西门阳说道。
李璟听完没有说什么,西门阳的提议,在李璟看来是个馊主意,象雄使者之所以不向大唐借兵,无非是不想大唐成为第二个吐蕃!
他们要的是夺回象雄的一切,而不是赶跑了豺狼,又迎来猛虎!
要是让象雄使者看到唐军的强大,只会吓得他们更加不敢开口借兵,不过邀请象雄使者狩猎还是可以的,但要换个方式方法才行。
这个需要好好谋划,李璟打算跟刘伯温聊聊,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
徐有功看过李仁褒兄弟的卷宗,觉得这里面的事有蹊跷,说李仁褒有谋逆的意图,也不过是万国俊的一面之词,不足以采信!
卷宗上面的证词更是漏洞百出,还有前言不搭后语,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李仁褒兄弟谋逆,以徐有功对酷吏的了解,他们都是人品极差,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诬陷他人的事情,酷吏们可是没少做,只要让他们看的不顺眼,或者没有符合到他们的心意,他们才不会管你是否无辜的。
一律给你按上谋逆的大罪,全部被诛杀殆尽,抄没对方的所有家产,这些家产产业全部落入到酷吏的手中。
依靠这样不正当的勾当,来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来钱快,而且还十分轻松!
徐有功决定重审李仁褒案件,既然要推倒重审,自然要先向李璟汇报,并阐述为什么要推倒重审。
徐有功提笔准备写下奏疏,正好被从外面回来的同僚看见。
“徐郎中,你这是在干什么?”
同僚问道。
“我这是给摄政王写奏疏,请求重审李仁褒一案,此案很有可能是诬告!”
徐有功奋笔疾书,回答同僚的问题。
“我听说此事乃是酷吏所为,这道州刺史李仁褒,更是大唐宗室,摄政王都没有说什么,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
“有些事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不如顺应潮流,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必如此不近人情!”
同僚劝说徐有功放弃上奏,就按照酷吏的说辞来结案,免得惹祸上身,李仁褒又是大唐宗室,连摄政王都没有反对,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徐有功根本不搭理他,徐有功严格守法、执正的清官,怎么可能跟周兴等人同流合污,如果连他都不守法,这大唐也就完了!
“你这人怎么这样死脑筋,难道你不要命了吗?你如此得罪那帮酷吏,就不怕招惹杀身之祸吗?”
同僚没有见过像徐有功这样固执的人,真以为那帮酷吏不敢把你怎么样吗?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家人想想!
“难道天下只有我一人会死吗?我为维护朝廷律法,使律法能够公正无私,难道这也是一种罪吗?”
“大唐私人的权力再大,也不能大过律法,我以一己之身为执法、护法而死,没什么好可惜的!”
徐有功不理同僚的规劝,很快便写好奏疏,写好之后,将奏疏送了出去,他现在只需要静等李璟的回复。
不曾想,这个奏疏还没到李璟手里,却被周兴扣下,周兴看过之后脸色铁青,万国俊是他的同党,诬陷李仁褒谋反就是他授意的。
现在倒好,徐有功居然要求重新审理,这不等于是在打他周兴的脸,要是让徐有功翻了案,那他周兴的颜面何在?
于是,周兴便找上了徐有功,周兴也不跟徐有功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听说你向摄政王上疏,要为李仁褒翻案?”
“李仁褒本来就没有罪,怎么能说是翻案?我不过是还蒙冤者一个清白!”
徐有功看着周兴丑陋的嘴脸,说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