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六章:骑虎难下的张居正  万历强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些人与张居正并没有直接的利益矛盾,所以他们更看重纲常伦理。

    另一种才是张居正在执政权力上的挑战者,这些人也分为两派,一派是集中在朝堂之上的中底层官员,另一派是地方上的那些乡绅。

    张居正上台伊始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改革是重中之重,政治改革又以考成法为核心。

    万历初年,张居正推出考成法,加强对官员考核,整饬吏伍,严明法纪,裁汰冗员,提高行政效率。

    变革,总是要触及一批官员的利益,张居正借助皇权的力量强推改革,对抨击者、反对者予以严厉罚处,在这期间他处罚了很多官员。

    严厉打击官员的行为,招致强烈不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反对的力量也在积聚。

    然而最近这几年,局势一片大好,这些矛盾也渐渐的被新政压了下来。

    可这并不代表矛盾就会消失,直到现在,矛盾终于彻底爆发开来。

    这些反对者们甚至打出了,张居正逼迫万历的旗号。

    各种各样的脏水朝着张居正泼来,局势眼看着就要失控。

    然而就在这紧要关头,张居正再次上了一道奏梳。

    在这封奏疏中,张居正自己还是坚持守制三年,自称“是臣以二十七月报臣父,以终事皇上。”

    这一次,万历并没有直接下旨坚持之前的夺情,而是将内阁阁臣吕调阳与张四维招了过来。

    上次直接下旨,引来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些人将矛头直接对准万历,这一次万历可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御书房中,万历高坐皇位,他看向坐在面前的两人,说道:“两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吕调阳是张居正的副手,两人都是坚定的改革派,虽然对张居正的某些做法不能苟同,但他始终认为这次不应该夺情。

    张居正毕竟是内阁首辅,地位尊崇,位列文官之首。

    如果落实夺情的话,那么将会严重的打击到朝廷对伦理纲常的重视。

    这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对于泱泱大明来说,一个道德有瑕疵的人,怎么能成为首辅呢?这样一个人,推行出来的政策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陛下,臣以为夺情却不妥当,百善孝为先,我朝以孝治天下,一个对长辈不孝之人,又如何能留在朝廷呢?”吕调阳说道。

    万历没说什么,又看向张四维。

    张四维虽然也有一些能力,但他却不敢得罪张居正,他知道张居正的心中想法,此时不敢在万历面前胡言乱语。

    稍作思考,便说道:“臣以为,应该按照朝廷规度做事,但新政离不开元辅,至于是去是留,应由陛下决断。”

    这话说的和没说一样。

    万历自然能看出两人心中的目的,也没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行了,你们两人先下去吧。不过,朕最近身体有些不适,呈上来的那些奏疏,就由你们先行决断,但记住一句,即便张先生再次上诉,只管驳斥便是。”万历朝着两人摆摆手。

    既然他们打哈哈,那万历也跟着打哈哈。

    大明朝的内阁制度,可却有票拟驳斥的权利。

    既然如此,那就命令他们两人这样做。

    朝廷当中仍有不少人反对张居正的夺情,甚至连张居正的有些盟友,也产生裂痕。

    吏部尚书张翰,本来与张居正关系不错,按理来说,他应该要支持张居正的夺情,可在这个时候,他的心理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吏部尚书,这是朝廷天官,仅次于内阁,甚至在某些权势上完全不输于内阁。

    如果张翰能够公然支持张居正夺情,那么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iingyutxt.net

    但张翰此人,却不这么想。

    如果是其他事情,他举双手双脚支持都行,但这件事情却不行。

    如果他支持张居正夺情,岂不是从侧面说他这人并不在乎伦理纲常?岂不是在说他这人不孝?

    张居正可以不在乎这些,但他不行。他这个位置太特殊,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公然支持张居正,那些保守派肯定不会放过他。

    保守派弄不倒张居正,难不成还弄不倒他吗?再说了,这件事情并未彻底结束,他所做的任何举动,很有可能会为他带来反噬。

    为了自保,张翰什么都没做。

    张居正本人也一再要张瀚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出面留他,然而,这张瀚却始终不为张居正所动。

    就在这时,翰林院编修吴中行上疏弹劾,说张居正夺情是违背“万古纲常”。

    第二天,检讨赵用贤上书,弹劾张居正。紧接着,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联名上书,弹劾张居正夺情是“贪位忘亲”。

    除了上疏之外,这几人竟联合了一些清流言官,前去叩阙,跑到皇宫之外竟然喊冤。

    一时间,应者云集。

    皇宫之外,跪满了前来叩阙的官员。

    这不是在逼迫张居正,这是在逼万历。

    万历大怒,直接命令张诚带领东厂、锦衣卫,廷杖吴中行、赵用贤各,艾穆、沈思孝等领头者。

    虽然挨了廷杖,但他们没有善罢甘休。

    甚至开始纠结那些大儒,在城中各地讲学,以此来大肆抨击张居正。

    然而这一次的风波比上次新政还要强烈不少,当初在湖广推行新政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但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被海瑞镇压下去。

    但这次在京城,几乎是各地着火,很难镇压。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