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托付  红楼天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今天碰到宁国公,为师略一推算,发现你的命格居然出现了变化,而宁国公,就是唯一能救你之人,为师这才将你托付于他。

    况且,你一直代发修行,尘缘未了,宁国公又是少年英雄,炙手可热,日后若是有意,不妨委身于他,也是你一辈子的依靠,有他护着你,为师也可以放心的去了。”

    妙玉闻言,两眼泛着泪花,伤心的道:“师傅,京城有好多良医,难道你的身体就不能医治吗?”

    老尼姑道:“傻孩子,为师这不是病,而是窥探天机,受到的反噬,如今大限将至,却也无可奈何。你虽然得了为师的真传,但是也不要轻易使用,免的像为师一样遭受反噬。”

    妙玉点点头道:“知道了师傅,我会记住您的话的,只是那个宁国公,我该如何跟他相处?”

    老尼姑笑道:“一切顺应本心,顺其自然就好。”

    ······

    贾琮送走了妙玉师徒,便下令拔锚起航。

    折腾了大半夜,天都快亮了。

    此时,已经没有了睡意。

    贾琮站在船头上,眺望着远方,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次遇到妙玉师徒纯属意外,有了这层关系,日后也更好相处了一些。

    而盐帮更是自己撞上来的,不过,这盐帮就有些麻烦了。

    一旦让他们知道,是自己坏了他们的好事,估计也不会善罢甘休的,看来这次的扬州之行,注定不会寂寞。

    晴雯歪着头,看着贾琮的侧脸,好奇的问道:“爷,你在想什么呢?难道,是在想刚才那位妙玉小师傅?”

    贾琮摇头笑道:“有你在我身边,我怎么会去想别人呢?这次我们得罪了盐帮,而江南又是盐帮的老巢,我们此行估计消停不了了,到时候让大家要多小心一些。

    真要是明刀明枪的我们不怕,可若是他们玩阴的,就比较麻烦了,毕竟人家在暗处,我们在明处,我们就是一个明晃晃的靶子,而且,对于盐帮我们也缺乏了解。”

    晴雯道:“爷,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呢?趁他们还不知道实情的时候,直接覆灭了他们,也好过被动防守。”

    贾琮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啊,盐帮势力庞大,盘根错节,和官府以及各大盐商都有勾结,而且人员众多,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他们的老巢,趁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袭击,将所有盐帮高层一网打尽。”

    晴雯道:“爷,等到了扬州,你忙着照顾林姑老爷,对付盐帮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只要一半的特战队员就行。”

    贾琮看向晴雯,见她一脸坚定的样子,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

    晴雯这些年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大小战事经历了无数,也算是身经百战了,行事作风也和自己相彷,对晴雯的能力,贾琮还是比较放心的。

    “晴雯,你想负责对付盐帮,我不反对,对于你的能力,我是非常相信的,不过你要答应我,不准冒险,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能出手,我宁可不对付盐帮,也不想你有事。

    另外,让秋菊和冬梅做你的副手,和你一起负责这次的行动,允许你们每人携带六颗手雷,记住了,以自身安全为主。”

    三人一起拱手道:“爷,你就放心吧,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贾琮点点头,他们三个人一起行动,自己就放心多了。

    回到房间里,贾琮连夜写了一封奏折,将盐帮劫掠官银的事情,以及在运河上发生的这一幕,详细的写在了奏折里。

    等天一亮,派几个亲兵上了岸,骑马返回了京城,将奏折送到了隆庆帝的手里。

    至于隆庆帝如何决断,那就不是自己该管的事了。

    不管隆庆帝对盐帮出不出手,自己的计划都不会停止,既然已经成了后患,那就必须抹除,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

    三日后,贾琮的楼船,终于到达了扬州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繁华热闹。

    林黛玉等人坐上马车,在贾琮的护卫下,从船上下来,一路前往扬州巡盐衙门。

    巡盐御史是两淮之地最高的盐务官员,掌管着盐税,盐引,稽查私盐等等,不止权力大得很,而且还是一个天大的肥缺。

    能够担任这一官职的人,无不都是背景深厚之人。

    不过,历代的巡盐御史,皆因贪污受贿严重,而被打落马下。

    林如海是隆庆帝最信重的臣子,这才派他来扬州,担任巡盐御史之职。

    林如海也不负重托,担起了这份重任。

    这些年来为隆庆帝,收拢了大批的盐税,让隆庆帝渡过了最艰难的几年。

    不过,林如海也为此得罪了不少的盐商,和私盐贩子,可谓是苦大仇深。

    为此,林如海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自己的小儿子死了,自己的妻子也撒手人寰,而自己也身中恶疾,不久于人世,可谓是惨不忍睹。

    扬州的盐商和盐贩子们,听说林如海生命垂危,药石无医,无不弹冠相庆,等着林如海咽气的那一刻。

    纷纷派出探子,前往巡盐衙门打探消息。

    此时,十几辆马车,在一百骑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巡盐衙门。

    沿途行人纷纷驻足观望,不知道是什么人如此大的排场。

    门口的家丁看到这一幕,愣了一下,心想,这些是什么人啊?

    赶紧上前盘问:“各位,这里是巡盐衙门,你们是什么人?所来何事?”

    李彪上前喝道:“宁国公送小姐回府,还不速速打开大门迎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