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相信后人的智慧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马克西米利安之所以用威尼斯举例子主要是此时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地区还是很有分量的,甚至可以说是意大利人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其实威尼斯的港口条件在奥地利帝国还算可以,但放眼整个意大利比它条件好的港口遍...

    圣油的火光终于蹿起,起初只是微弱的一缕青烟,但很快便化作燎原之势,顺着圣骸布的布料蔓延开来。教士们的打斗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惊恐的尖叫与混乱的脚步声。圣墓教堂内本就狭窄的空间此刻更是拥挤不堪,人们争相逃命,却反而堵住了出口。

    “火!火!”有人高喊,声音中带着绝望的颤抖。

    那支被推倒的烛台,据说是圣人巴塞洛缪亲手点燃的圣火之灯,此刻却成了灾难的导火索。火焰沿着圣骸布迅速燃烧,火舌舔舐着拉丁教会祭台下的木质结构,噼啪作响,火星四溅。

    “快救火!快救火!”希腊教会的大老头惊慌失措地大喊,但没有人听他的指挥,所有人都在逃命。

    俄国传教士涅谢尔洛夫的尸体还躺在地上,鲜血从他额角流淌而出,在石板上蜿蜒成一道暗红色的溪流。他那双浑浊的眼睛仍然睁着,仿佛在质问着这场混乱的意义。

    扎布提耶们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驱赶人群,试图控制火势。但教堂内本就拥挤不堪,加上信徒们惊恐万状,场面愈发混乱。有人被推倒在地,踩踏声此起彼伏。

    “圣墓!圣墓要毁了!”一名亚美尼亚教士哭喊着,试图冲进火场抢救圣油罐,却被火焰逼退。

    火焰越烧越旺,火光映照着教堂内那些古老的壁画与圣像,仿佛整个圣地都在哭泣。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咳嗽声此起彼伏。

    就在混乱之中,一名身着黑袍的欧洲男子却逆着人流,冷静地走入火场。他手中握着一本羊皮卷,目光坚定,仿佛知道该往何处去。

    “那是谁?”一名希腊信徒惊呼。

    “不知道……但他是疯子吗?”另一人答道。

    那人正是奥斯曼帝国驻耶路撒冷的外交官??埃德蒙?冯?施特劳斯。他曾在维也纳受过神学与外交的双重教育,如今奉命前来调解教会间的冲突,却没想到刚到圣墓教堂就撞上了这场灾难。

    他快步走向中央祭台,那里是拉丁教会的主祭坛,也是圣墓教堂的核心区域。他必须在火势蔓延之前,将藏在祭台下的《圣墓契约》取出??那是一份由奥斯曼帝国与各教会共同签署的协议,规定了各派在圣墓教堂内的权利与义务,若毁于火海,将引发更大的宗教与政治危机。

    “住手!快住手!”扎布提耶们终于开始组织救火,用教堂内仅有的水桶与湿布试图扑灭火势,但火势已成燎原之势,根本无法控制。

    “契约……契约在哪儿?”埃德蒙低声自语,翻找着祭台下的木柜。

    火焰已经烧到了祭台的边缘,木头发出焦黑的断裂声。他终于在最底层的抽屉中找到了那份羊皮卷,小心翼翼地将其抽出。

    就在此时,教堂的屋顶传来一声巨响,一块燃烧的横梁轰然倒塌,砸在祭台旁的石柱上,震得整个教堂都在颤抖。

    埃德蒙抱着契约冲出火场,身后是滚滚浓烟与哭喊声。他跌坐在教堂外的石阶上,气喘吁吁,脸上满是灰烬与汗水。

    “你疯了吗?”一名奥斯曼官员冲过来,一把将他扶起,“你差点死在里面!”

    “契约……我拿到了。”埃德蒙将羊皮卷递了过去,“不能让它毁掉。”

    “你真是个疯子。”那名官员低声咒骂了一句,但眼神中却带着敬意。

    此时,教堂内的火势已经无法控制,火光冲天,映红了整个耶路撒冷的夜空。各国驻奥斯曼帝国的外交使节纷纷赶到现场,其中包括英国驻奥斯曼大使乔治?汉密尔顿?戈登。

    “圣墓教堂……毁了?”他站在远处,望着那燃烧的建筑,脸色铁青。

    “火势太大,救不回来了。”一名奥斯曼官员低声说道。

    “这不仅仅是宗教的灾难,更是政治的灾难。”戈登喃喃道,“圣墓教堂是各教派的共同圣地,一旦毁坏,势必引发更大的冲突。”

    “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埃德蒙擦去脸上的灰烬,语气坚定,“否则,战争将不可避免。”

    就在此时,一名信使骑马飞奔而来,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大人们!大人们!俄国皇帝尼古拉一世刚刚发布声明,谴责奥斯曼帝国对俄国传教士的暴力行为,并要求严惩凶手!”

    “该死……”戈登低声咒骂。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埃德蒙望着远方的火光,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

    圣墓教堂的火焰仍在燃烧,而整个近东的局势,也随着这场大火,彻底失控。

    ---

    圣墓教堂的火灾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各国舆论哗然,报纸纷纷刊登头版新闻,指责对方国家煽动宗教仇恨、破坏圣地和平。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圣彼得堡的冬宫中愤怒地拍案而起:“这是奥斯曼帝国对东正教徒的又一次迫害!我们不能容忍!”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则在议会中冷静地说道:“我们不能被宗教情绪所裹挟,必须保持克制。否则,这场大火将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则在维也纳的霍夫堡宫中召集内阁会议,商讨对策。

    “我们必须派遣特使前往君士坦丁堡,与苏丹交涉。”弗兰茨说道,“否则,俄国与奥斯曼之间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陛下,”外交大臣安德拉西伯爵低声说道,“问题是,苏丹并不信任我们。他更倾向于与英国和法国合作。”

    “那就让他们也参与谈判。”弗兰茨沉声道,“我们必须阻止战争。”

    与此同时,在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卡帕宫中,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如果俄国真的出兵,我们将无法抵挡。”苏丹低声说道,“我们必须寻求西方列强的支持。”

    “陛下,”大维齐尔阿里帕夏说道,“英国与法国已经表示愿意提供军事援助,但前提是我们在宗教事务上做出让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