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 补锅  我的1995小农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陈凌说着,已经把他和王素素的饭做好了,从灶上端下来。

    然后就给炒锅重新添上水,等着给王真真煮面。

    方便面这东西煮起来快。

    水很快就烧好了,面饼放进去,撒上料包,再打两个鸡蛋。

    快出锅的时候,葱花切段,撒在上边,倒半勺子香油,香喷喷的煮方便面就做好了。

    王真真早就馋坏了,端着碗呼噜呼噜的吃着,不时的还夹出来两根面条,分给黑娃和小金来吃。对两个大胃王来说,这点东西哪够啊,方便面香,它们也爱吃,就从跑回狗窝叼来食盆,摇着尾巴等她来喂。

    陈凌和王素素早饭也很简单,昨晚剩下的一些菜热了热,煮了锅小米南瓜粥,配上些咸菜,除了这些,还有和着小白菜摊的鸡蛋饼。

    鸡蛋饼除去早晨吃的,就是给王真真带的晌午饭。

    “真真,不要跟狗玩了,快点吃完,背上书包走了。”

    不到七点钟,吃好早饭,陈凌就赶上牛车,载着媳妇跟小姨子到了村口,这时六妮儿一群小娃子已经等着了,见到牛车过来,一个个赶紧跑过来爬上车。

    然后和王真真坐一块,七嘴八舌的讲起他们之间的趣事。

    “好嘞,坐稳了,出发。”

    向着小白牛招呼一声,牛车稳稳地前进起来,今天晨起露水重,山间有雾,一直到了县城,太阳才露出脑袋。

    “都慢点下。”

    这群小子,牛车还没停稳当就跳了下去。

    “没事,富贵叔俺们走了。”

    “到了晌午记得让食堂给你们热饭。”

    “知道啦!”

    这个小学,距离老凌中是不远的。

    和老医院有一墙之隔,但是属于这两年才新盖起来的小学,最高到了五年级,当然现在的小学也只到了五年级为止,2002年前后才又改回的六年制。

    现在小学也有食堂,从家里带了饭,可以去热好再吃,一般是不收钱的。

    送完王真真后,小两口又去把带来的枣子跟梨卖掉了,不过价钱却是没有太贵,他们也没怎么在意,卖了钱两人就转到城北去买棉花去了。

    王素素准备在家没事了就做棉衣,再做上两床棉被的。

    买完棉花,陈凌又带着媳妇跑了趟邮电局,订阅了一年的报纸,每周会有邮递员给送到村里,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带着小媳妇读读书看看报,也是很惬意的事。

    由于陈凌痛快的交了钱,直接把前两周的报纸也给了。

    厚厚的一叠,每张报纸上不仅有新闻,还有各种小故事,回家的路上王素素就靠在陈凌身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素素是传统的女子,虽说也和陈凌一样,是高中文化,但到底对外界了解比较少,接受的信息也很匮乏,报纸上的一些在后世早已经讲烂掉的笑话,也能让她趴在陈凌肩头,咯咯笑上半天。

    然后还翻来覆去的给陈凌讲,想说出来逗他笑。

    陈凌也陪着她笑,时不时再给故事加点料,讲几句怪话,惹得王素素更是不住捧腹,最后都笑得没力气了,瘫在他怀里直喘气。

    两人都是很享受这样的时光的,慢吞吞的过着日子,不必太忙,也不会只在家的闲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起张罗着,温馨舒适,却是再好不过了。

    在初秋温暖的阳光下,一路笑声不断,小两口心情舒畅之际,还会来几段山歌。

    小白牛也跟着不断扇动耳朵,哞哞直叫唤,脚步都轻快不少。

    它也是很开心的。

    ……

    “补锅的来啰,富贵叔,补锅的来了,去补锅走。”

    这时才吃过晌午饭不久,陈凌刚扛了两袋子小麦出来,准备晾晒一下磨面的,家里面缸只剩了个底,不够吃两天的了。

    “这就来。”

    听到外面陈玉强在喊,就应了一声,提上家里的煮锅、炒锅还有水壶就往外走。

    柴火煮饭烧水,锅底容易生垢,做饭熟的慢,就要用铲子铲掉,时间久了,锅底越来越薄,难免有损坏,有漏口的,有断了的,有裂纹的。

    老百姓节俭,锅啊壶啊的,都不怎么换新的,大多时候坏的也就是锅底,坏了就补,补完不影响使用,能用个十来年都不是问题。

    以前陈凌父亲还在的时候,家里的蒸锅比他年纪都大。

    听说那口蒸锅最多的时候有过十几个洞,有次父母吵架还给摔坏了,就两口旧锅并成一口补,这样过来的。

    不过这两年补锅匠来得少了,都是逢集的时候,会在集上支起摊子。以前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来村里吆喝的,一头挑着风箱,一头挑着炉炭工具,走村串户,那段时间是比较吃香的。

    “文莉跟俺说,准备过阵子跟俺嫂子俩人做挂面哩,你说这行吗叔。”

    往村口走着,陈玉强说道。

    陈凌闻言一笑:“挺不错啊,英强家正好能磨面,你们两家子开个小挂面坊,方便又省事。”

    “唉,婆娘们就是不想闲着,想做挂面赶集卖哩。”

    陈玉强摇摇头:“都是跟立辉叔家学的,觉得人家能赶集挣点钱,她们就像跟着搞。”

    王立辉两口子手巧,前两年还办过裁缝铺,不挣钱就关掉了,现在整日里去集上卖衣服,书包帽子啥的,跟大多数人家比,不缺啥进项。

    两人聊着来到村口,陈凌有点傻眼。

    “咋这么多人啊。”

    村里好多人家都拎着锅在等,已经排上长队了,见到陈凌跟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