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得手,伏击!  我在亮剑搞援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两个连的战士从大门杀入,最前边的战士端着冲锋枪,便是一顿火力输出。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凶猛的火力打的院内飞沙走石,当场被射杀了十几个伪军。

    剩下的伪军,乖乖的就缴枪投了降。

    200多号伪军骑兵齐齐蹲在大院内,骑步枪、马刀和子弹袋扔了一地。

    张大彪从背后抽出鬼头砍刀,指着蹲着的伪军,喝问道:“谁是营长?”

    一众伪军抱头蹲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吱声。

    “不说是吧?”张大彪怒喝道,“不说老子把你们全突突了,冲锋枪准备!”

    战士们便哗哗的拉动冲锋枪的枪栓。

    伪军们被吓了一跳,纷纷朝人群中一个举着双手,把头埋在双腿间的伪军士兵看去。

    两个手持冲锋枪的战士便立刻上前,把这伪军从人群中拎出来,揪到张大彪跟前。

    此人正是皇协军第八混成旅直属骑兵营营长崔立三。

    本想穿一身士兵的军装蒙混过关,却没有想到转眼就被自己的部下给卖了。

    张大彪神色冷峻:“你就是崔立三?”

    看到眼前八路长官冰冷的眼神,崔立三被吓得不禁汗毛倒竖,神色恐惧的点了点头。

    双膝一软,不听使唤的跪了下去:“我是,我是崔立三,八爷饶命呀!”

    “我可怜的娃啊,才一岁啊,我可怜的老娘已经九十九岁了啊,啊呀,我不能死啊!”

    张大彪被他给逗笑了:“你老娘七十多岁生的你?”

    “这,这……”崔立三猛然瞪大了眼睛,只想求饶居然说漏了嘴。

    徐永海从后院跑出来,跑到张大彪跟前,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营长,军马都找到了,全在后院!”

    张大彪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崔立三。

    双眼微微眯了起来,一股肃杀的气势顿时不发而散。

    早在之前,张大彪就已派人对崔立三进行过调查,这崔立三别人都叫他崔三爷,是个铁杆汉奸,迫害起自己同胞来比鬼子还狠,手上可谓血债累累。

    去年崔立三看上平定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想要娶了对方女儿当三姨太,对方不同意他就派人装成土匪杀了对方全家,霸占了对方的女儿和田地财产,手段极其残忍。

    张大彪扬了扬手里的鬼头砍刀:“崔立三,认识这个东西吗?”

    崔立三结结巴巴:“认,认识……”

    “卖国投敌,欺男霸女,鱼肉乡里者,杀!”

    话毕,张大彪手里的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扫出了一个180度的杀伤半径。

    “啊!”

    看到扫过来的刀锋,崔立三惊恐的惨叫声戛然而止。

    血箭飚射,崔立三的脑袋飞出一米多远,咕噜噜的滚落在青石地板砖上。

    对待伪军俘虏,别的部队或许会将其收服纳为己用。

    但是李云龙瞧不上汉奸,一般新一团对待抓到的伪军,教育一番就给放了。

    不过,张大彪眼下没那个时间给伪军做教育思想工作,斩杀伪军营长以儆效尤,也能达到效果。

    张大彪眼神冷冷的扫向伪军,没一个伪军敢跟他对视,随后把鬼头砍刀交给徐永海后,朝后院走去。

    刚踏步进后院,果然看到了一排排的马厩,马厩后边是清一色的枣红色高头大马。

    而后院后边是一条小溪,军马的排泄物流入小溪里。

    看着几百匹军马,张大彪嘴角微微一翘:“把军马都给我牵走,一匹都不要留!”

    战士们便赶紧上前把一匹匹的军马牵到大街上。

    出了万家大院,张大彪上前查看大街上先前被乱枪射中倒地的两匹军马,已经没了声息。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旋即又让战士用刀砍下军马的四条腿,把军马的躯干抬到两骡车上装用绳子固定装好。

    整个战斗过程大概半个小时,与预计的一个小时结束战斗,还多了半小时,所以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做完这一切后,张大彪才大声喊道:“给三连打信号弹,撤!”

    一发红色的信号弹带着尾焰和尖啸声高高升起,一连和二连的战士牵着军马,赶着骡车离开万家镇。

    负责打阻击的三连看到信号弹后,迅速撤出伏击阵地与主力汇合,朝着太行根据地的方向而来。

    ……

    于此同时,白晋公路,太谷至南关镇路段间的马头岭。

    独立团孔捷接到情报,每隔半月,就有日伪运输队从祁县县城往南关镇运输补给。

    而今天,半月之期已到,正是日伪运输队出动的日子。

    南关镇位于武乡、祁县和平遥三个县的交界处,扼守铁路和公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日军把这里当做白晋路上的重要据点,除了1000多修建铁路的民工外,还有五百多日伪军驻守。

    南关镇的鬼子和伪军独立团啃不动,不过孔捷却是盯上了给南关镇运送给养的日伪运输队。

    孔捷选择的伏击地点十分考究,选的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地形,而是在一座宽一两百米的山梁上。

    公路在山梁上方径直通过,路面只比两旁的土坎低一点点,没有打伏击的条件。

    孔捷正是利用这一点,认为鬼子运输队经常走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