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监国(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好像是这个道理,那自己为什么提早过来了?

    傻子似的。

    他有些迷糊,随即想起来了,是怕落在几位哥哥后头不恭敬,就提前进园子了。

    当时忘了九阿哥已经搬过来,也没想着叫人。

    眼见着其他的哥哥打算训话了,九阿哥就跟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道:“正院要不要移植花木,当初八哥大婚之前,移了花木过去……”

    听九阿哥一说,大家都望向十二阿哥。

    十二阿哥卡顿,好一会儿道:“九哥没移。”

    九阿哥道:“不用跟我学,当时我没想到啊,后头见了八哥家的院子才晓得种些芭蕉海棠什么的好看,要不院子里光秃秃的。”

    大家又看八阿哥。

    八阿哥想起了头所的日子,正是夫妻恩爱的时候,后来因大福晋病重的缘故,他们提前开府,冬月里搬家,草木也不好挪动,到了次年又南巡去了,等到南巡回来才移到自己府邸的。

    只是当时夫妻情淡,头所的花木也没有移到正院,直接栽种在花园里。

    一棵海棠,一棵石榴,还有几盆牡丹。

    他就对十二阿哥道:“景山有花草房,十二弟想要移栽什么,叫人去那边挑拣就是。”

    “谢谢八哥……”十二阿哥只道谢,没有说是否过去。

    十三阿哥在旁,道:“十二哥,下午咱们过去景山转转吧,看看都有什么,我倒是想要两棵松树,只看着绿色儿也舒坦。”

    十二阿哥:“……”

    不想折腾,可是正院以后住女眷,有些花花草草的是养眼。

    嬷嬷的佛堂里,都摆着两盆吊兰,还有一缸金鱼。

    嬷嬷说了,眼睛乏了,看看吊兰跟金鱼养眼睛。

    自己书房里的金鱼,就是从嬷嬷那边分过来的。

    他就轻轻点头道:“嗯。”

    三阿哥笑吟吟地看着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道:“要大婚了,早盼着了吧,阿哥膳房终于能齐全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大婚之前的日子,跟九阿哥道:“回头内务府是不是该好好看看,皇子的分例也太简薄了,大婚之前就那几样,每日里调料都不齐全,到了大婚之后,才跟福晋的份例归在一处,这叫什么事儿,还得沾光才能吃几口全乎饭?”

    九阿哥想起自己挨饿的日子,道:“三哥怎么才想起提这个,要是当年哥哥们饿肚子的时候将这条提出来,是不是我们后头的早不用遭罪了?”

    三阿哥道:“早先不兴口腹之欲,这几年被你这边拐带的,再吃例菜也不爱伸筷子了。”

    九阿哥忙道:“弟弟可没那么厉害,能拐带三哥这个,只能说城里百姓吃饱穿暖,开始想吃好的了,这几年我瞧着内城外城的馆子,可新开了不少,只要有招牌菜的,生意就没有差的。”

    三阿哥想了想,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不仅馆子多了,吃食种类也多了,东北的冰鲜,山东的干海货,京郊的洞子菜,早些年都是稀罕物儿,这几年都是常见的。”

    其他人没说话,也各有思量。

    还真是如此,京城这十几年的变化很大,不仅酒楼小吃摊子卖的好,布庄、绸缎庄生意也好。

    就是寻常旗人,这换季添新衣裳,也成了常态。

    家里不富裕的,当了冬日的衣裳裁夏装都是常有的。

    到了冬天,将夏天的衣裳当了,再将冬衣赎回来。

    八旗奢侈风气,已经从上到下了。

    寻常旗丁,家无余财。

    这会儿功夫,梁九功出来了,看了眼诸皇子,对大阿哥道:“王爷,皇上传您跟诸位爷进去……”

    大阿哥点头,带了众人进了清溪书屋。

    清溪书屋里,康熙在炕上坐着,炕边摆了一椅,太子坐在上头。

    父子两人只隔了两三步远,像是正说什么,父慈子孝情景。

    眼见着大家进来,太子也没有起身的意思。

    等到大家给皇上与他见过礼,他才起身对大阿哥颔首,而后也对大家点点头,重新坐下。

    太子在御前素来有位次的,大家也习以为常。

    只是舒舒都想到入值南书房之事,除了五阿哥之外,其他年长的阿哥也想到了。

    三阿哥的心“砰砰”直跳。

    皇子不是太子。

    太子留京的时候,可以监国,独揽政务。

    到了皇子这里,一人独揽就不妥当了。

    那留在京城协理政务的,除了大阿哥,应该还有他吧?

    他可是三阿哥,年齿就在大阿哥与太子之后。

    要是两人,当有他。

    要是选四人,也当有他。

    康熙已经望向大阿哥,道:“各省千总,年满来京候补,有多年补不上缺的,听说滞留京城最长有十年,这些日子你在京中,将候补千总人数都统计好,按照资历补缺;将京营外放武官人数统计下来,不许过地方缺的四成,否则太不均了。”

    文官候补,也要跑官,是在几个部推的候补人选中择优。

    武官候补这里,就比较坑了。

    京缺有限,勋贵子弟补了前程以后,年满就在兵部走动,外放地方。

    一来二去的,就是下头出了一个缺,都是京城的人补下去。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