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1章 为什么不呢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易飞淡淡的说:“公司派出去的留学生回来可以不回咱公司,就当为国家培养人才了,如果留在外国,为他国宣势效力,那花我的钱得十倍、百倍返回,以为呆在国外我就找不到他了?”

    他还是那个原则。

    回丽飞、费莱公司是自愿,但得回国。

    要是留在他国为国外效力。

    那就对不起了。

    最起码得把花的钱十倍或更多还回来。

    否则就不客气。

    都他么要当汉奸了,还客气个啥。

    别以为泱泱一个大国,找一个人很难。

    当然,如果躲在一角落里,做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人,是不太好找。

    那样的人也就没有找的必要的。

    易飞还准备成立一个信息收集公司。

    当然不是为了寻找那些不回来的留学生,而是收集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信息,省得自己在国内闭门造车。

    他和丽丽是知道发展的趋势。

    但也不是对啥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万一有变化呢。

    赵丽丽说道:“接着说杨安贵。”

    易飞前世都是个愤青。

    两世为人,现在还是个愤青。

    也没啥不好。

    爱国能有什么不好。

    哪怕有些民族主义情节,也比那些汉奸强之万倍。

    易飞说道:“杨安贵是学计算机硬件的,同样对计算机硬件开发感兴趣的还有七个人,可以成立费莱公司计算机事业部,能开发一些硬件就开发一些硬件,不能开发就组装电脑,我觉得他们开发个主板啊、显卡啊问题不大,至少未来十多年还是很赚钱的。”

    这个也不是太着急。

    国内买电脑还得批文呢。

    价格昂贵。

    一台得四五万人民币,都是几家国有企业生产了直接配使用单位。

    说白了也是组装机。

    费莱电子是合资企业,基本没资格。

    进口电脑关税和汽车差不多,200多。

    上次妈运来的二十多台386计算机都得50万人民币。

    按正常进货渠道到国内得一百多万。

    放到临大的十台都得五六十万。

    他们特招自己太正常了。

    现在大学里很多课题组一年就几万的研究经费呢。

    再过两三年,计算机相关产品关税下调。

    不造出自己的cpu,也能把电脑的价格打下来。

    赵丽丽说道:“你刚才是不是想搞一个纯国产的桌面电脑?”

    看他的表情就知道。

    易飞一向想搞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

    所以,他一直想搞全生产链。

    有的行业行,有的行业,比如芯片行业,那真的很难。

    “有这个想法。”

    易飞说道:“你一说,我也觉得太难了,我们不可能拿到int的授权,就算用其它架构做出来cpu,还得开发个系统,根本不是咱俩能完成的,还有各种专利壁垒,难,实在太难了。”

    他觉得自己还是想当然了。

    哪怕cpu和操作系统都搞出来,还有个生态的问题。

    还有接口标准的问题。

    技术再先进,不一定有人跟你一起玩。

    赵丽丽说道:“其它人呢?”

    她知道在港城注册的公司为啥叫和硕了,真是的,想取那个名字就取呗,反正那家公司没有成立呢。

    未来二十多年。

    桌面电脑飞黄腾达的时代。

    再过几年,各市的电脑城可是一直能火一二十年。

    特别差不多十年后。

    啥时候去电脑城那都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哪怕生产不出cpu,能生产出板卡也行。

    实在不行,攒整机卖利润也不簿。

    成立个电脑公司也不错。

    凑热闹呗,还能赚钱。

    易飞说道:“有十一个人对声音、图像处理有兴趣,可以成立和硕电公司多媒体事业部,这个是我一直想干的项目。”

    等着过两年先推出vcd,再过两年推出dvd呢。

    现在标准还没有制定好呢。

    完全可以把标准里重要的专利都抢先申请了。

    西方想重新搞一套标准也不容易吧。

    mpeg1还没有推出呢。

    前世。

    国外企业用专利把本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