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89章 原来如此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陈长宁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四点。
    他瘫在沙发上,坐了大半天的车,中间还开了会,觉得挺累的。
    妻子张春燕还没有下班。
    她是一名初中老师。
    他们三年前结婚,从家里搬了出来,虽然房子才是个小两居,但也很温馨。
    在临东,陈长宁去朝阳路一号院看了看。
    那是易飞新建的家,自己这个小家给易飞家卫生间都不配。
    陈长宁摇摇头,把脑子里的这种想法甩出去。
    既然选择了走仕途,就不要想钱的事。
    现在他也不错啊。
    和妻子正计划生个孩子。
    都快三十了,也该要孩子了。
    这次临东之行。
    可以说让他大开了眼界。
    工厂原来可以这样建,工人上班也可以很积极,加班真的都抢着加。
    不管任何性质的单位。
    职工都应该有这样的好风貌。
    物资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肖叔叔真有个好儿子。
    他也在临东看了赵秋城作的一些水气改造工程,比江城的绝大数工程强得多,临东真是个了不起的城市,出了赵秋城,出了易飞这样的人物。
    小敏居然说钱龙其实以前和杨安差不多,是个大混子。
    可那里能看得出他是个混子了。
    陈长宁觉得钱龙确实有点不像生意人,他更像一位大学教授。
    比那天见到的临东大学的许院长更像学者。
    临东市的腾飞真就在眼前了。
    既然是公派出去考察的,总得写个报告。
    陈长宁正酝酿着报告怎么写,却听到敲门声。
    不是春燕回来了吧?
    昨天吃过晚饭后,他向家里打了电话,说今天回来。
    妻子提前下班了?
    陈长宁打开门。
    门口站的不是张春燕,而是江城铜业的汪家伦。
    江城铜业是前年乐宁投资的,原来是个生产铜线的小厂,他买过来后,投了一千来万,生产铜线、铜管等。
    乐宁是和港城的陈江运伯伯合作的。
    江城铜业也算是合资公司。
    但大部分股份在乐宁手里。
    乐宁投资后,根本就没有来过,管理铜业的就是这位汪家伦。
    陈长宁没去过江城铜业。
    却和汪家伦却很熟悉。
    逢年过节,汪家伦都会提着礼物上门。
    以乐宁的名义看望下父母。
    除了说话拉着长音让人有些不习惯,别的还可以。
    就是见了思宁,也都是先行礼再说话。
    陈长宁说道“汪总,快进来。”
    上门是客,何况他和汪家伦也挺聊得来。
    汪家伦提着两瓶酒、两条烟进到屋里,他随手把烟酒放到门口的柜子上,“我昨天打电话,张老师说陈处长出去考察了,今天下午回来,我正好有事路过这边,上来看看。”
    路过肯定是路过,不这是专门路过的。
    陈长宁说道“汪总,你来我这带什么东西啊。”
    汪家伦无论是去父母家,还是来自己家,都不会空手。
    尤其对思宁。
    每次去都专门买礼物。
    陈长宁还以为他想打思宁的主意,那可不行,两人年龄相差十来岁呢。
    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他在州城老婆孩子都有。
    只是知道乐宁和思宁感情很好,他只是替乐宁尽点心意。
    江城铜业成立之后。
    汪家伦虽经常上门,但并没有找父亲或自己办过事。
    他今天这么着急上门。
    应该是有才能事吧。
    如果不关原则性问题,能办就帮他办了。
    汪家伦说道“我能给陈处长带什么,陈总没空来江城,委托我时不时去看看叔叔、阿姨,花的都是陈总的钱,陈总送给陈处长点烟酒,不算贿赂吧?”
    他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是陈乐宁,谁搭理他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