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3章 听懵了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郭华书回来了。

    他后来面跟着六个人,其中就包括刚才在楼道里碰到的那个女人。

    这些人看着都三十多点,和小哥差不多岁数。

    就是那个女人年轻点。

    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一个人手里拎着一个热水瓶。

    其它几个人还拿着一些杯子。

    几个人给大家七手八脚的到上水。

    就是白开水,连个茶叶沫子都没有。

    然后都坐到了对面。

    倒是有一股谈判的味道。

    郭华书说道:“这几位是我们厂里的技术骨干,名字我就不给几位领导介绍了,反正领导们也记不住,我本来这几天要去市里的,正好领导来了,我就把厂里的情况以及要求向领导说一下。”

    易飞都有点懵了。

    他都不问问领导来干什么的?

    就不问问自己和小哥是来干什么的?

    拉来一堆人就要汇报工作?

    难怪厂子搞成这样,做事也太乱七八糟了。

    省副总督、市副府长带着几个人来,明显不是来听他汇报工作的。

    有工作要汇报,也得先搞清楚对方来的目的吧。

    郭华书技术水平有多高,易飞不知道。

    但他知道的是,郭华书实在不适合担任厂长这个职务。

    说实在的,但心有一点头脑,有市里区里支持的厂子,就算生产出一坨狗屎,都不至于卖不出去。

    几十年后,就有人说过。

    在80年代,是搞生产的黄金时代,真的是生产出一坨屎都能卖出来。

    刘副府长刚才说了,飞灵玻璃厂最早是生产浮法玻璃的。

    易飞对玻璃不太精通也知道,浮法玻璃法生产的是玻璃原片,稍微加工就可以加工成建筑玻璃,这也卖不出去?

    哪怕利润低点。

    随便卖卖养住工人没问题吧?

    看曲季天和刘孝军都没有说话,易飞自然也不说话。

    说是汇报工作。

    却不是郭华书来说,而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说。

    有说原料涨价的,有说现在产口太单一,应该再上生产线,也有的说干脆关门算了,他们都两个月没领工资了。

    总之说啥的都有。

    易飞饶有兴趣的听着。

    这帮人还真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说起玻璃来那是头头是道。

    居然有一个说应该上汽车玻璃的生产线。

    这家伙还是有眼光的。

    后来那个闻名世界的汽车玻璃大王也就去年才转型汽车玻璃,这时候,不知道生产出来没有。

    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许正在研究汽车玻璃,也许正在为打入汽车市场而努力。

    如果拿下这个玻璃厂。

    易飞肯定也做汽车玻璃,那个利润太高了啊。

    易飞听了一会,也听明白了。

    这些人不是汇报工作。

    是诉苦,同时也讲了玻璃厂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最终的目的是要钱。

    曲副总督和刘副府长也许听懂不懂他们的话,易飞却听懂了。

    这帮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且正是年富力强的的时候。

    他对这个厂有兴趣起来。

    别以为国人的开发能力弱,浮法玻璃国人就是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完成的,而且工艺水平一点不比国外已经正式运营十多年的差。

    他也佩服这几个人。

    对面坐的可是行省副总督和江城副府长。

    除了那个女,一个个都侃侃而谈。

    就是国营大厂见到这两个人,恐怕有很多技术员都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说了一阵。

    郭华书摆摆手,大家才都闭了嘴。

    他对交流内容进行了总结,如果这也算交流的话。

    曲季天和刘孝军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

    郭华书说道:“两位领导,不想办法的话,真的撑不下去了,一两个月不发工资行,几个月不发工资吃啥?要么让我们关门算了,市里给他们另行安排,我都不让市里管,要么,市里也好,省里也好,借我们点工资,再出点钱,让我们上汽车玻璃。”

    他说完一脸惆怅的看着曲季天和刘孝军。

    易飞都差点笑了。

    这个郭厂长很有意思,绝不是袁立忠那种人。

    不是说袁立忠有多坏,那个人功利心太重。

    易飞说道:“郭厂长,你想生产汽车玻璃?”

    就这厂?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