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0章 有眼光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飞灵玻璃厂最早上项目的是浮法玻璃。

    要说技术不行吧,当初他们曾经派几十名高中、中专毕业的年轻人去学了大半年的技术,厂里甚至还有从国营大厂出来的专家。

    其中一个叫郭华书的,还和自己是校友,大学学的就是材料学。

    对玻璃的生产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

    他也是当年参与浮法玻璃工艺研发者之一。

    正是他回江城老家省亲,大家才谈起这个事,才组建了飞灵玻璃厂。

    郭华书是个肯钻研的人,据他说,目前飞灵玻璃厂的浮法工艺绝对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浮法玻璃生产线愣是停产了。

    要说设备不行吧。

    厂里的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至少比一些老国营厂的设备要先进不少。

    可厂里就是年年亏损。

    三年多前,又上了异形玻璃,给一些仪器、仪表厂做专用玻璃,也没见效益变好。

    还是无法维持。

    现在眼看着就要倒闭了。

    曲季天听女儿讲,易飞在临东承包了机械厂四分厂,一个年年亏损的厂,一个年产值一百万的厂,今年到现在为止,产值都有三四千万了。

    承包的罐头厂,一个月产量就超过了去年的总产量。

    他就有了把飞灵玻璃厂承包给易飞的想法。

    看名字承包给他就没错。

    飞灵,易飞来了才灵嘛。

    女儿却说易飞不想再承包厂。

    丽飞公司的工厂都要求现代化,即使承包的厂,丽飞公司都出资进行改建。

    甚至进行了扩建。

    承包到期后,所有权就很麻烦。

    进的一些设备还好说,大不了拆了拉走。

    改建的厂房、厂区怎么办?

    丽飞公司有资金,承包不如自己建新厂。

    曲季天看了那几个承包厂的照片,确实有些麻烦,丽飞的工厂都进行了改建,承包到期后,如果还接着承包倒也没啥,要是承包不成呢?

    他有种感觉,易飞似乎就没有把这些厂再还回去的意思。

    他现在收购集体所有制企业,保不齐几年后会打这些国营厂的主意。

    以丽飞公司在临东的实力,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到时候也难说啊。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国策不会变,一切皆有可能。

    省府和市府决定。

    那就把飞灵玻璃厂卖给丽飞公司,或者说青江集团。

    青江集团也是合资企业,也是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成。

    临东敢做,江城自然也敢做。

    现在,乡镇企业被个人所买也不是没有先例。

    “承包我目前不考虑。”

    易飞说道:“说实在,现在国营企业也好,乡镇企业也罢,和我建厂的思路都相差很远,我承包后还要大量的改造,合同结束后万一不承包给我,我不是亏大了?我要是真的看中那个产品,我也有能力建个更好的厂。”

    他甚至还想说,他也不想收购。

    收购青江的企业组建青江集团是因为那些企业是小哥牵头建的。

    不想他这几年的心血白费。

    收购后再扩建,再改进生产线,花费和建个新厂差不多,上购唯一的好处能暂时解决人员的问题。

    要是有几个技术人员就更好了。

    如果收购国营大厂还可以。

    因为国营大厂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好,至少收了将来可以开发。

    乡镇企业都在远郊,地皮都不值钱。

    只是不想直接拒绝曲副总督和刘副府长。

    他是想在玻璃行业有所作为,可是他想建新厂啊

    刘孝军说道:“我们先到工厂去看看吧,回来再详谈。”

    他能看出来易飞似乎无论承包还是收购,都没有多大的兴趣。

    那就先到现场看看吧。

    虽然刘孝军觉得,看了现场,估计他更没有兴趣。

    但也不能一直瞒着他。

    易飞说道:“可以,那就先看看再说。”

    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呢。

    他对每件事总是抱有期待的,自己这一年来的运气特别好。

    几个人从二楼下来。

    曲季天和刘孝军一辆车。

    易飞开上自己的车拉上赵秋城、曲贵敏和陈思宁。

    两辆车一前一后离了招待所。

    赵秋城问道:“易飞,玻璃行业赚钱吗?”

    玻璃的价格并不贵。

    最主要的是国内有不少大厂呢,那玩意还能像电器和服饰一样做出花来?

    “赚钱。”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