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1章 好巧啊  从198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关云涛说过。
    易飞很善于提条件,向市府施加压力,逼着答应他的条件,但他很享受这种压力。
    当初苏炳海觉得可笑。
    很享受的还能是压力吗?
    看来还是小关了解易飞啊。
    他算是听出来了。
    易飞明里暗里的潜台词就是,如果章氏不能独资建厂或拿不到相关优惠条件,不但会取消投资,还会取消对丽飞公司的赞助。
    那他刚才讲的就无法实现,或者说短时间无法实现。
    这算是向省府施加压力吧。
    不过,这种压力确实不错。
    苗惠昕投资丽飞公司也好,赞助也罢,对于资金缺乏的临东和西阳都是好事。
    丽飞公司尽快发展起来,能带动临东和西阳的经济发展。
    章氏集团来东江独资建厂,省府当然欢迎。
    只所以犹豫,只是东江省还没有外商独资的生产型企业,很多事情得想办法处理。
    相关政策是有,但独资和合资毕竟不是一会。
    合资的话,地皮一般算华夏方的投资。
    独资的话,仅地皮就不太好处理。
    目前,也只能像国内的企业一样,进行批地。
    也不能说省府犹豫,是处理的比较慢而已。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也没有现成的案例做标杆。
    苗惠昕提出想在临东和西阳投资时,省府就没有犹豫。
    易飞笑呵呵地说:“苏伯伯言重了,章氏是否在临东投资,投资多少不关我事,我只关心丽飞公司和苗记。”
    两年前就有相关法规了吗?
    他还真不知道。
    易飞并不担心省府不同意章氏独资建厂。
    只是想为妈妈争取些有利条件。
    地皮得给吧,基建得做吧,云州那家外企还要求当地政府在短时间内建一个港口呢。
    当然,那是个大骗子,不能学他。
    苏总督都这么说了,当然就没必要再说下去了。
    苏炳海说道:“现在各地都在引进外资,其实我更看好你的丽飞公司。”
    他的心目中,丽飞公司、秋城公司才是亲养的。
    华夏要发展,还得靠自己。
    外资的引进,是好事,也是发展的方向,但他更希望国内的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不管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才是华夏发展的基石。
    “苏伯伯,叔叔,我明白的,华夏把希望寄托在国外资本,肯定是不行的,尽快发展自己民族工业才是正确的,当然,也不能闭门造车,引进来,输出去,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才是关键。”
    易飞说道:“其它工厂就没啥可看的了,回家我做几个菜,陪两位老人家喝两口。”
    其它工厂,要么是小作坊,要么还没有建好,不用去看。
    赵强运微微一笑。
    赵家人都是一本正经的,包括秋城。
    丽丽和易飞,两人倒是天生一对,都比较跳脱。
    一听说省府批准备章氏独资建厂,享受相关优惠,这家伙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
    易飞回到家里。
    发现厨房有人说话,还有人做饭。
    有人做饭不稀奇,这时候也差不多到了做饭点。
    他走到餐厅门口一看。
    于苗苗和关莹莹在做饭,于朝阳夫妇则坐在餐桌旁聊天。
    于副府长跑得可真快,啥时候跑到自己家里来了。
    于朝阳看到易飞说道:“易飞回来了,我和老张来看看闺女。”
    易飞撇撇嘴,于苗苗刚才就去了云临大酒店。
    他在楼道里碰到她的,还告诉她,她爸妈在四楼的会议室。
    你这时候跑家里看闺女?
    想知道自己真实想法就直接问,想见两位总督就直接说。
    这借口一点都不好。
    于朝阳看到站在易飞身后的苏炳海和赵强运,似乎吃了一惊,“苏总督,赵副总督,怎么两位领导也来了?”
    他听说两位总督来了,都没进酒店就坐易飞的车走了,估计晚饭也在易飞家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和李国铭、唐进生说一声,就来了易飞家。
    看看能不能从省府弄点好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