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变得不一样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之中,专家明确指出“n康可能会将技术转移回东瀛,从而彻底消灭米国gkj产业”。
    东瀛企业是敌人,但尼德兰企业还是有改造成“米利坚好同志”的机会的。
    为了表现诚意,a斯麦同意在米国建立一所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以此满足所有米国本土的产能需求。另外,还保证55的零部件均从米国供应商处采购,并接受定期审查。所以为什么米国能禁止尼德兰制造的gkj出口天朝,一切的原因都始于此时。
    但不管怎么说,米国能源部还是和a斯麦达成了协议,允许其加入euvllc,共同参与开发,共享研究成果。
    6年时间里,euvllc的研发人员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大幅推进了euv技术的研究进展,割地求和的a斯麦虽然只是其中的小角色,但也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分享技术只是一方面,收购走后门其实也是米国送给a斯麦的一份大礼。
    2009年,米国的cyr公司研发出euv所需的大功率光源,成为a斯麦的供应商,更在四年后以25亿美元高价直接被并购。别忘了,这可是gkj的核心零件,这样顶尖的技术,全球范围也不超过三家。
    毫不夸张的说,a斯麦虽然是一家尼德兰企业,但崛起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米国式成功。
    错失euv关上了n康gkj的大门,而盟友的背叛则彻底焊死了n康想要突围的出路。
    说实话,当年的y特尔为了防止核心设备供应商一家独大,还是其实挺想带着n康一起玩的。
    32工艺制程时甚至独家采用n康的gkj,而之前的45,之后的22,也都是n康和a斯麦同时供货。就连在2010年的lithovisio大会上,y特尔还宣布将一直沿用193沉浸式光刻至11节点。
    但备胎终究是备胎,一转身,y特尔就为了延续摩尔定律的节奏,巨资入股a斯麦,顺带将euv技术托付。
    另一边,相比一步步集成了全球制造业精华的a斯麦,早年间就习惯单打独斗的n康在遭遇米国封锁后,更是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先进设备技术跟不上且不提,就连落后设备的制造效率也迟迟提不上来。
    当年,相同制程,a斯麦宣称“每小时可加工175~200片晶圆”,而n康的数据是“每小时200片”。
    但果真如此吗?这背后涉及到了一个叫做稼动率的制造业名词。简单理解为一台机器设备实际的生产数量与可能的生产数量的比值。
    使用a斯麦的设备,三星与tjd的稼动率常年维持在95上下,一个词语概括,靠谱!
    但反观n康,被迫自研,什么零件都能做,但又总是差点意思。导致同一批次的相同设备,每一台的性能都不尽相同。就像买了二十台p果手机,这台只能发微信,那台只能刷视频,剩下18台还正送检维修。
    设备虽便宜,但稼动率最多只能达到50左右,对晶元代工厂来说,实在不划算。
    因此,y特尔新ceo上任后,立刻抛弃了n康,甚至就连天朝的芯片代工厂都看不上n康。
    没办法,n康只能退出ic光刻,生产出的设备,只能卖给三星、lg、京东方,用来生产面板。
    这边旧人哭,那边新人笑,2012年,y特尔连同三星和tjd,三家企业共计投资5229亿欧元,先后入股a斯麦,以此获得优先供货权,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站在euvllc的肩膀上,背靠米国支持,又有客户送钱,a斯麦自此正式成为“全村的希望”,在摘取euvgkj这颗宝石的道路上,一路孤独的狂奔。
    终于,在2015年,第一台可量产的euv样机正式发布。正所谓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当年只要能抢先拿到机器开工,就相当于直接开动了印钞产线,euvgkj也因此被冠上了“印钱许可证”的名号。
    而在这台机器价值12亿美元,重达180吨的巨无霸设备背后,实际上90的部件均来自外部厂商,米国和欧洲的更是其中代表。
    整个西方最先进的工业体系,托举起了如今的a斯麦。而一代霸主n康,也自此彻底零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于是,刘焱不仅震惊的问道
    “你是说,未来我们的半导体产业的工艺水平能做到国际领先?”
    孟欣傲然说道
    “对,我们不需要asml的gkj,我可以研发更好的gkj,以后的内地gkj市场,我们的刘孟科技说了算,不光是内地,即使是国际市场上,等到我们的关键技术突破以后,我们的话语权也不容小视。”
    几天后,1989年10月9日,刘孟科技公司正式对外公布,1微米gkj正式研发成功。瞬间就引起了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强烈关注。
    1微米gkj,绝对堪称是国之重器。
    全世界有能耐做出这种精密机器的国家绝对不会超过5个。
    就算是现在的sl,虽然在不少领域科技领先,但是却做不出来1微米gkj。
    现在全球在gkj领域最强的国家主要是米、东瀛、尼德兰等国家,其实尼德兰也不是凭着一己之力做出gkj的,背后有着很多西欧国家以及世界各地的配套企业为之提供精密零部件,所以,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尼德兰并不需要自己去研发。
    但是,刘孟科技搞gkj却不能只研发产品不研发周边。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至少攻克了几千个重大课题。不光是内地的著名理工科学校,内地几乎所有的学校,多多少少都接到了刘孟科技派发出去的一些子项目的研发任务。
    数以万计的科技团队,上百万的科研狗,采用人海战术的模式,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不少子项目看起来不见得有多牛,但是把这些子项目都整合在一起之后,那可就牛大发了。
    在另一个时空,西方买给内地的半导体设备的工艺水平,正常情况下,至少要落后西方10年以上才有可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