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提升台格  文娱:199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24章 提升台格

    「张总。」

    「张总好。」

    打从张延走进津门电视台办公楼的那一刻,就不断有人在跟他打招呼,一个个那都是真情实意,比见了部门领导还要热情的多。

    津门电视台上星之后,《我为歌狂》第二季丶《新游龙戏凤》相继推出,也让电视台的GG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

    与之相匹配的,自然就是越来越丰厚的奖金。

    以前背靠着光明集团——光明面粉厂去年年底正式改组为光明食品集团——电视台的奖金也发的不少,但那毕竟是三产挣来的钱,哪有电视台自己挣的花起来理直气壮?

    所以张延的人缘在电视台,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到了楼上马原的办公室,秘书看到张延根本没问有什麽事儿,直接就推开门提醒了一声:「台长,张总来了。」

    然后就开圆了门把张延让了进去。

    马原放下手里的文件,又摘下老花镜,然后才叹气道:「24小时不间断连续播放,这电影频道真是来势汹汹啊。」

    被光电拿走的电影频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播之后,已经于4月8号正式开播了,而且仗着片库充足,一上来就是24小时不间断播出。

    张延摊手道:「我本来的意思是想等央视和北影厂僵持不下的时候,再让咱们台渔翁得利,谁知道光电直接就下场了。」

    「哎~」

    马原叹了口气道:「以前是跟兄弟台争,现在连光电都下场了——台里现在可就指着你的新点子了,怎麽样,闭关这几天有什麽收获?」

    张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领导,您觉得咱们台在上星之后,还存在哪方面的欠缺?」

    「这个麽……」

    马原其实平时也没少琢磨这事儿,而他得出的答案是台里人才太少了,如果能再多几个张延,那津门台反攻倒算央视就有底气了。

    但这话不好明说,否则也太伤编导部的心了。

    所以马原选择放弃思考,二次反弹:「你觉得是哪方面?」

    「我觉得是格调。」

    张延斩钉截铁道:「咱们的收视率总体虽然还不如央视,但也算是坐稳了第二梯队,而且是断档领先的第二梯队,再想在收视率上进行更多的突破,短时间内基本没可能了。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推出一两款类似《正大综艺》丶《综艺大观》这种寓教于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节目,抢在其它省台上星前,建立咱们津门台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

    最好是能有一定的政治文化色彩,凸显咱们津门北方第二城丶政治副中心的地位,这样也能更多的获得市里的支持。」

    马原听的精神一振,轻轻一拍桌子道:「要不说你小子有政治觉悟呢!」

    顿了顿,又惋惜道:「你之前搞的《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就挺合适的,可惜……」

    张延忙打断道:「咱们这次的节目,肯定比《中国诗词大会》更宏大,更有象徵意义!」

    「是吗?」

    马原满怀期待的坐直身子:「说来听听。」

    「我将这个新综艺命名为《国家宝藏》,具体内容就是聚集国内七家省级博物馆,再加上国博和故宫博物院,由九大博物馆各自推出……」

    张延基本照抄了后世《国家宝藏》的大体构架,但具体细节则有很多不同之处,不是他非要创新,而是他只看过GG短片,对很多具体细节并不熟悉。

    所以只能在大框架里脑补填充。

    好在《国家宝藏》的形式并不复杂,他靠着框架脑补,倒也还原了个七七八八。

    而马原是越听越兴奋,恨不得立刻就把这节目拍出来,像《我为歌狂》丶《新游龙戏凤》虽然收视率都有保障,但政治意义和《国家宝藏》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而上面最看重的恰恰就是政治意义。

    不过等听张延说完之后,他却有些担心:「小张啊,你这个创意特别好,但是你也知道咱们在八一影视基地上投了不少钱,最近刚缓过点来,又有人提议要盖新办公楼和宿舍楼……」

    「咱们台也要盖新楼了?」

    「这还不都是你引逗来的。」

    马原白了张延一眼:「你们那圆梦大厦修的金碧辉煌,谁看了不眼馋?」

    得,这又成了自己的锅。

    修新大楼,尤其是宿舍楼肯定是众望所归,这种事绝对不能拦着。

    张延想了想,解释道:「其实拍摄《国家宝藏》需要的经费,并没有您想像中的那麽多,首先咱们这也算是给博物馆打GG,不说收他们的GG费,但让他们帮着安排一下拍摄团队的食宿,总不成问题吧?

    再就是请明星大腕了,如果是别的节目,比如说《我为歌狂》的导师嘉宾,那出场费肯定不能少。

    但咱们这个是为了宣传传统文化,而且还会赋予他们国宝代言人的身份,完全可以用公益片的名头让他们出镜,到时候非但不用花钱,说不定还能号召他们捐一笔钱给博物馆呢。

    再就是GG收入上面,这出场的可是国之重器,GG费肯定不能按照平常的价码收。」

    顿了顿,张延又道:「还有,咱们的唱片今年卖的不错,到时候我让公司提前把分成交上来,保准耽误不了盖新办公楼和宿舍楼的事儿。」

    听张延这一条一条的罗列,预想中的开销差不多砍了一半,而张延说要提前上缴分成,更是让马原感动非常。

    这年头的三产大多都要上级补贴,像光明集团那样能反哺上级的都是极少数,更不用说提前上缴利润了。

    而且就连光明集团这样的亲儿子,上缴分成都要扯皮好久,更不用说圆梦唱片只是挂名而已。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