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1个小时以后,莫泊桑在一种劣质香水丶汗酸味和隔夜酒精呕吐物的混合气味中钻出了臭哄哄的被窝,神清气爽。
这里与那些在第二区丶第三区丶第五区的高级妓院截然不同,低矮的天花板糊着廉价发黄的壁纸,大片大片的霉斑如同丑陋的疮疤蔓延开来,几处湿漉漉的水渍还在缓慢扩张。
浑浊的光线从一扇蒙着厚厚油污丶几乎不透光的小窗缝隙里艰难挤入,勉强勾勒出房间的轮廓。
房间里唯一的家具,除了床,就是一张摇摇晃晃丶漆面剥落的小桌,上面堆满了空酒杯丶菸蒂和吃剩的丶已经发硬的面包屑。角落里,一个搪瓷盆盛着浑浊的水,水面漂浮着可疑的杂质。
但莫泊桑并不在乎这些,他穿好自己那身体面的衣服,又掏出几个硬币,丢给坐在床上丶不着一缕的女人。
女人在床铺上爬着将硬币一一捡起:「感谢您的慷慨!愿上帝保佑您,先生!」
就在他想丢下自己的那句名言然后在对方惊恐眼神目送中离开时,忽然想起了什麽,顺嘴问了一句:「你知道这条街上住着一个索邦的大学生吗?
叫莱昂纳尔·索雷尔!」
身为索邦的学生,却住在这种街区的应该不多,妓院又是整个街区的信息集散地之一,说不定对方就知道呢?
床上的女人听到这个名字,眼睛一亮,但随即露出狡黠的笑容:「你说『索雷尔少爷』?当然知道,他可在我们这里大名鼎鼎呢。」
莫泊桑诧异望向她,没想到自己竟然一下就问对了:「哦?可以告诉我他住在哪里吗?」
女人不说话了,只是将手里的硬币叠在一起,用手指拈着倒到另一只手的手心里。
莫泊桑笑了起来,又掏出10个苏:「10个苏,告诉我他住哪里?」
女人眼中露出渴望的神色,伸手就要去拿。
没想到莫泊桑一把将手掌攥起:「这10苏可以给你,但要让我再来一发,然后你再顺便告诉我莱昂纳尔住哪里——相信这条街上知道的人不会太少。」
女人错愕地看着眼前衣冠楚楚丶相貌堂堂的绅士,最后只能无奈地点点头:「好的,先生——您真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客人。」
莫泊桑把皮带扣一解,裤子就滑到了地面上:「是吗?那你要感到荣幸……」
——————
半个小时后,莫泊桑站在了马丁太太的公寓前。这所房子与这条街上其他建筑一样,灰暗丶破旧,摇摇欲坠。
他叹了口气,上前推开吱呀作响丶漆皮剥落的大门,一股混合了陈年炖菜丶潮湿木板丶廉价肥皂和众多租客生活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不比街上的好多少。
映入眼帘的是公寓的门厅,狭窄丶昏暗,仅靠一盏煤油灯提供微弱的光亮。地面铺着磨损严重的劣质地毯,颜色早已难以辨认。
墙上挂着一幅廉价的圣母像,前面点着一小截快要燃尽的蜡烛,烛泪堆积。一个笨重的丶漆成深褐色的木制信箱钉在墙上,许多格子敞开着,露出里面塞着的丶卷边的信件。
马丁太太乾瘦的身影很快就出现了,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尖锐:「瞧瞧,我们公寓来了个大人物——下午好,先生,愿上帝保佑您——当然,您要在这里租房子的话,说明上帝暂时还没空保佑您!
我们只有一间阁楼可以出租了,每个月……」
马丁太太还没有说出报价,莫泊桑就打断了她:「我是来找人的——莱昂纳尔·索雷尔住在这里吗?他是索邦的学生。」
马丁太太听到这个名字,脸色一变,到了嘴边的话也收了回去。
原本嘈杂的公寓也突然安静了下来,莫泊桑分明可以感受到昏暗的公寓里,有好几双眼睛望向自己。
莫泊桑心想果然来对了,那个叫做「梅丽尔」的妓女,没有骗自己。
但是马丁太太接下来的话就让他比吃了苍蝇还难受:「找谁?那个学生,索雷尔搬走啦!早搬走啦!结清了全部房租呢!啧,不像有些人……」
一边说着,一边颇有深意地回头看了一眼,昏暗中的眼睛顿时都收了回去。
莫泊桑头疼了:「他住过这里?搬走了?搬到哪里去了?」
马丁太太冷哼了一声:「谁知道呢?『索雷尔少爷』不知傍上了哪位贵人,现在搬去了豪华公寓。至于住在哪里,我们这种穷人配知道吗?」
莫泊桑一听,头皮都麻了——不是因为完成不了老师福楼拜交代给自己的任务,而是莱昂纳尔竟然真的比自己更早傍上了贵妇人!
这比被《费加罗报》拒稿一百次还要让他难受!
但此刻自己不能失态,只能云淡风气地点点头,然后又问:「他之前住在哪个房间,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马丁太太奇怪地盯了他一眼,摇摇头,指了一下楼梯:「他住在阁楼,门没有锁,你自己进去看吧。不过里面已经清空了,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莫泊桑抬头望去,只见那里晦暗莫辨,天窗透过来的阳光,搅成了一团混沌。
——————
「所以,你愿意把《老卫兵》给哪一家?」加斯东·布瓦谢教授喝了一口咖啡,悠闲地看着莱昂纳尔。
作为索邦的教授与《索邦文学院通报》的主编,他对于自己成为莱昂纳尔的「发掘者」感到十分满意。
今天他把莱昂纳尔叫来办公室,最主要就是要和他商量《老卫兵》的转载事宜。
《索邦文学院通报》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每期发行量日常只有两千份左右,上期就算有不少人关注「贫穷的莱昂纳尔」的大作,也不过多了不到一千份。
但《老卫兵》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费加罗报》《小巴黎人报》《高卢人报》等大报纸都来询问是否可以转载这篇杰作。
这才是让这篇小说,以及莱昂纳尔这个作者走向整个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关键一步。
不过在这个时代,选择报纸也是选择阵营,很可能影响作者此后很长时间,乃至一生的创作道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