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63章 难关难过(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产能每提升10%,奖金增加10%。」
陈秉文的话,很快传达到工人们耳中。
「听到了吗?只要产能提升,奖金就能增加。」
「拼了!为了奖金,拼了!」
工人们脸上疲惫的神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是熊熊燃烧的斗志!
在1978年的港岛,陈记食品厂的待遇本就令人艳羡。
最普通的岗位,比如清洗区的上料工丶辅料区的搬运工,月薪稳稳地一千港币!
这已经远超外面工厂普遍七八百的水平。
技术骨干如班组长丶质检员,月薪一千二到一千五!
像锺强这样的技术领班,更是高达一千五百元!
而且,陈记从不拖欠工资,逢年过节还有利是丶加餐,工作环境乾净整洁,管理也相对人性化。
这份工作,本就是深水埗丶观塘多少街坊眼红的「好工」!
现在,陈秉文竟然宣布,在基础工资之外,还有绩效奖金!而且是随着产能提升,奖金比例还能往上飙!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阿萍!听到没!奖金啊!」芒果处理区,一个叫阿英的女工高兴地抓住旁边工友阿萍的胳膊,「我们多干点,产能就能上去,奖金就可以多拿!
我算算.要是产能提升20%,我们一天就能多赚.多赚两元啊!」
阿萍用力点头,手上削芒果皮的动作瞬间快了一倍:「听到了!听到了!
我儿子校服穿坏了,一套要几十元,这下有着落了!」
小组长阿珍更是扯着嗓子喊:「姐妹们!都打起精神来!动作麻利点!
削皮去核要快!果肉挖乾净!
陈老板说了,多劳多得!咱们多处理一个芒果,就能快一分,奖金就多一分!」
「为了奖金!」
女工们齐声应和,加快手下动作。
在奖金的刺激下,不管是清洗区,还是芒果处理区,或是辅料区,工人们全都像上紧了发条!
整个车间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高效和紧迫感。
送走程龙后重新回到车间的陈秉文,看到这一幕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看到的,不是整体效率的显着跃升,而是一种在压力下被迫加速的局部繁荣。
清洗区的瓶子虽然流转快了,但清洗消毒烘乾的速度受限于设备本身,瓶颈依然存在,处理好的空瓶供应速度提升有限。
辅料区的西米丶椰浆提前准备量增加了,但冷却环节需要时间,无法无限压缩。
最明显的是芒果处理区。
女工们额头冒汗,手指翻飞。,削皮丶去核丶挖肉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但问题就在这里。
她们再快,也快不过机器。
她们是人,会累,动作有极限。
而且,芒果的大小丶形状丶成熟度不一,处理起来难度不同,速度不可能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削芒果这个环节,是整个瓶装糖水生产链条中,最前端丶最依赖人工丶且耗时最长的环节之一!
陈秉文的目光落在芒果处理区旁边堆积如山的芒果筐上,又看向处理好的芒果肉被迅速送往下游的节奏。
再对比灌装线的运转速度。
「瓶颈.依然在削芒果这里。」陈秉文低声自语。
奖金刺激能激发工人的潜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效率。
但这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人的体力有极限,长时间高强度重复劳动,不仅效率会下降,更容易出错,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而且,这种靠意志力硬撑的速度提升,对整个工业化生产线来说,提升幅度微乎其微。
「三万二看来已经是目前人力极限下的天花板了。」
陈秉文心中了然。
高振海汇报的日产三万二千瓶,恐怕就是在这种全员「拼命」状态下,各个瓶颈环节互相拉扯后达到的平衡点。
想要再往上突破,靠压榨人力是行不通的。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靠人海战术和加班加点,只能短期解决临时问题,却不是工业化的出路。
效率的提升,必须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设备的升级!
虽然市面上没有成熟削芒果的机器。
但这不代表不能有!
既然买不到,那就定制!
港岛作为亚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高精尖仪器设备做不了,小型加工设备应该问题不大。
尤其是长沙湾丶土瓜湾一带有 20馀家小型不锈钢机修厂。
他们或许没有现成的芒果处理机,但他们有能力根据需求,设计和制造出专用的设备!
哪怕初期投入大一些,效率提升慢一些,也必须迈出这一步!」
陈秉文在心里拿定主意。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