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84章 捅了马蜂窝
几天后。
赵铭义卷着几份杂志,回到了黑豹临时落脚的小院。
见主唱栾竖和贝斯手王文节,又在客厅里借酒浇愁,赵铭义便把其中一份杂志摊开在茶几上,指着黄罗伞盖下的面孔道:「看看人家张延这意气风发的,再特麽瞧瞧你们俩那揍性——再这麽下去,我看这边疆也别去了,一个个都泡酒坛子里得了!」
栾竖探头看了看,只见杂志标题写的是《从太平间到登基加冕——业内颤抖:规则由他重写!》。
「屮!」
栾竖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把剩下的半两白酒一饮而尽,吐着浊气道:「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张延连五线谱都还认不全吧?这特麽才两年,他就要登基加冕了?!」
栾竖倒是不对张延有什麽意见,主要是没法接受现实落差。
比不上窦维也就罢了,那孙子确实有些才华,可张延两年前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现在却被吹捧成了乐坛皇帝……
这时王文节拿起其中一份杂志,指着上面道:「这不还有骂他的嘛,我瞅瞅,《斤斤计较背后的封建愚昧——起底新时代的御用文人》,津门作协新晋作家张延,原系河北某官方报纸职工,一朝……这好像跟咱们音乐圈没什麽关系。」
赵铭义拿过来瞅了眼,挠头道:「我是看上面有张延的照片,所以就顺便买回来了——张延这是得罪什麽人了吧?杂志上一般很少有这麽指名道姓骂街的。」
说着,赵铭义又仔细翻了翻,发现文中把张延的成名之路,归结为一直在搞封建糟粕丶拍官方马屁的结果。
像他这样的拍马屁上位的货色,不把那长袍下的小夹紧了,竟还敢跳出来指摘别人的瑕疵,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他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作家,身上没有半点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反而充满了腐朽的味道。
竟妄图用寻章摘句丶舍本逐末的办法混淆视听,绑住国人争取自由的脚步丶遮住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目光,通过粉饰太平丶制造舆论,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这还真是骂人不带脏字。」
赵铭义看完之后,咋舌道:「张延这到底是怎麽得罪人了,刨人家祖坟了?」
「正好相反。」
这时门口传来郭川林的声音:「张延是看不惯他们崇洋媚外数典忘宗,为了捧外国人的臭脚,就在文章里胡编乱造,什麽都敢瞎写一气。
前几天张延写了篇时评,把他们编造的东西一股脑抖落出来,结果就捅了马蜂窝——这还是好的,有些报纸骂的更狠更脏!」
「乖乖,咱们张哥挺勇的啊!」
栾竖咋舌道:「他没事儿弄这一出干嘛?再说人家国外也确实发达,就连港岛那边儿也比内地……」
「行了行了!」
郭川林忙抬手打断他道:「这些话你可别当着张延说——都赶紧拾掇拾掇,下午晚报的记者要采访你们和张延,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众人闻言都是精神一震,他们窝在这里没有搞什麽活动,就是为了蹭张延和援疆的热度,好好宣传一下回内地发展的事儿。
于是纷纷开始整理洗漱,也把杂志上的骂战抛在了脑后。
…………
另一边。
张延也在为下午的采访做准备。
「别的咱没有,老美的黑材料我有的是!」刚刚回国不久的冯晓刚,拍着自己越发消瘦的胸脯道:「我这窝了一肚子火,正想发泄发泄呢!」
虽然一开始找京城晚报,是为了配合黑豹的回归宣传,但自从张延捅了公知的马蜂窝,晚报那边就一直要求,增加这方面的采访内容。
所以张延就跑来找冯晓刚取经了。
见老冯跃跃欲试的样子,张延笑道:「冯哥,那要不咱们一起接受采访,正好顺便帮你宣传一下《京城人在纽约》。」
「这……」
冯晓刚犹豫了一下,摇头道:「还是算了吧,老美确实不是东西,但人家那边也是真特麽有钱——我跟你说,我在垃圾堆还捡到过一台能用的苹果电脑呢,
这玩意儿在咱们国内,那都恨不能弄个桌子供起来,可人家老美……」
「打住丶打住!」
张延忙拦住他的话头道:「我是让你给我爆点黑料,不是让你吹嘘美帝国主义的。」
「这铺张浪费不也算是黑料吗?」
冯晓刚说着,又忍不住半真半假的调侃道:「我本来以为自己能去美国拍电视剧,就已经算是相当牛逼了,没想到你直接就在国内加冕登基了。」
「那都是瞎扯淡,你见过谁是踩着木箱子登基的?那伞是万民伞,中戏一小伙子在老家乌鲁目齐,为了找人签字请愿举办摇滚演唱会,就别出心裁搞了这麽个玩意儿。」
张延其实也正头疼这一点呢,本来公知们就在拿封建蒙昧丶御用文人的那一套攻击他,偏偏那天讲话的照片,又不知怎麽泄露给了媒体。
这下好了,估计下一波炮火会来的更加猛烈。
算了,反正虱子多了不咬丶债多了不愁,还是先抓紧时间收集一些老美的黑料吧。
要说冯晓刚确实没白在美国捡垃圾,了解到了不少美国底层的玩意儿。
不过老美的福利系统也让张延感到咋舌,这底层流浪汉在吃喝上,貌似比国内工薪家庭还要好,也不怪那麽多人在仰望灯塔。
张延有些头疼,要不要用春秋笔法修改一下,不然这黑料拿出来都没那麽黑了,可要是用了春秋笔法,他和那些公知又有什麽区别?
到时候被抓住了把柄,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算了,还是直接整点新词儿吧!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