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隔海炮击,精准点杀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38章 隔海炮击,精准点杀

    发现敌军最新防空手段对飞艇部队的威胁后,德玛尼亚海军部最终开会讨论,得出结论:

    一切白昼轰炸,自8月1日起停止。夜间对伦敦核心城区的无差别轰炸,则宽限至1916年1月1日,随后也必须停止。

    海军部的评估理由认为:等到1916年初,随着科技进步、敌我飞机引擎技术的进一步挖潜,届时敌人的侦查战斗机配上新式枪械,或许有可能在最大飞行高度下、仰射击落5000米以上的飞艇。

    所以,等到1916年,所有剩余飞艇都要永久转入侦查用途,不再用于任何攻击任务。

    而事实上,经过这连番的损耗,德玛尼亚海军总共也没剩下多少飞艇可以用了。

    两个月前、执行利沃夫空降/利沃夫轰炸任务时,飞艇部队的规模达到了巅峰期的71艘。后来有2艘在执行任务时各种原因损失、彼得.施特拉赛少校那艘则是撞向了利沃夫火车站的弹药库。

    此轮大轰炸开始前,德玛尼亚方面总共只剩68艘可以用的飞艇。结果东西线都凑了30艘飞艇执行任务,东线打完几轮轰炸后,剩下21艘,西线的30艘只剩23艘,但还有数艘因为暴风雨等原因结构受损、机械故障。

    最终,德玛尼亚的飞艇库存,从68艘减少到52艘。海军也宣布取消后续一切造飞艇计划,剩下的52艘,到1916年就全改为侦查。

    省下来的资源,还是用于飞机研发,以及水面舰艇的改良、设计。

    不管怎么说,德玛尼亚比历史同期少造了后期的50艘飞艇,节省下来相当于3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预算和资源。

    促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和最主要原因,当然是“敌军战斗机发明了机枪装白磷弹打飞艇的战术”。

    不过,这并不是全部原因。

    还有一点比较次要的原因——恰恰在7月28号之后这几天,另外一场帝国海军对布列颠尼亚人的同期奇袭行动,取得的最终战果、竟远远大于了飞艇部队的连日空袭。

    而正是这种战果上的压制,转移走了相当一部分高层对飞艇的关注。

    而这一切,还要从几个月前、东线南段戈尔利采突破战等战役之前说起——

    当时,鲁路修为了掩饰自己和第6集团军主力都已经去了东线这一重要事实、为了让东线的敌人继续麻痹。所以在西线这边拜托第4集团军司令、符腾堡大公对法兰克人控制的加莱地区,发动了一场佯攻。

    最后还假戏真做拿下了加莱,这才有了后续的发展。

    ……

    开三朵,各表一枝。

    时间线且回溯到1915年7月28日。

    也就是东西两线大轰炸作战的首日。

    同样是在这天的凌晨时分。

    刚刚被德玛尼亚第4集团军占领3个多月的加莱港附近的格里内海角。

    海岸边一段面朝西北方向的、内凹的白崖山腰上,两排总计8座的双联装380毫米装甲炮塔,已经把黑洞洞泛着金属幽光的炮口,对准了西北偏北方向、37公里外的多佛港锚地。

    毫无疑问这8座岸防炮塔的土木施工作业,从3个多月前就开始了。当时德玛尼亚军才刚刚夺下加莱不久。

    最初只是找山崖中本来就凹陷、松软的位置,挖开一些区域,便于塞下炮塔。随后还进行了大量的提弹井、上崖铁轨隧道的挖掘作业等施工。

    最后,等到一个多月前,克虏伯公司确认使用鲁路修上校的三相电弧炉炼钢厂炼制的新钢材、所锻造的新式炮管,已经彻底成功,可以取代旧炮。

    克虏伯才把原本打算用于“巴里亚号”和“巴登号”战列舰的16根旧式大管子,都运到了加莱前线,进行最后的炮塔安装作业。

    第4集团军司令符腾堡大公,全程为这一秘密项目保驾护航,提供保密封锁,也组织工兵部队帮忙干活。

    不过只靠符腾堡大公的工兵,还来不及完成这一任务,所以施工方还秘密征发了一些不愿意投降的法兰克和比利金战俘,来这里干苦力。

    具体的劳动力和工程机械组织工作,是鲁路修的姐夫、西比利金占领区经济统筹专员、吉尔福德先生负责的。

    这一切,都确保了这一工程的最后按期竣工。

    而这个工程的规划,当然是请教了鲁路修的重要意见的。因为“隔着海峡可以炮击对岸的皇家海军海峡舰队母港”这一创意,本来就是鲁路修最先提出的。

    后来海军的希佩尔中将、第4集的符腾堡大公、第6集的鲁普雷希特公爵,三方都就此短促、秘密地会商过,最后也拍板决定执行。具体细节,当然就交由鲁路修这个最初的创意提出者来规划了。

    鲁路修一开始想过直接照搬此前敦刻尔克战役时的“列车炮反舰”经验,

    但在跟克虏伯的技术人员、以及自己的姐夫吉尔福德,还有当初负责炮击任务的炮兵主官威廉.凯特尔上校一起坐下来会商之后,鲁路修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此前的敦刻尔克战役的经验证明:列车炮的射速终究还是太慢了!哪怕是限制了最大仰角,也只能做到1分半钟一发。

    而这次要想打到3638公里外的多佛港锚地,大炮的仰角是绝对不可以受限的!(港口本身有2公里长的纵深,所以离格里内海角岸防炮阵地最近的泊位是36公里,最深处的泊位是38公里)

    巴里亚级主炮同款的380炮,在测试时,必须达到40度仰角,才能打到38公里以外的目标(二战前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主炮,把最大仰角限制放宽到40度,极限射程35公里。“巴里亚级”的主炮比同口径的女王级更强,走高速轻弹路线,40度时就能打39公里,45度时可以超过40公里。)

    所以,最终从加莱的格里内海角轰炸对岸那两个港口的大炮,都要把最大仰角限制释放到45度。

    但列车炮得在20度最大仰角时,才可以做到1分半一发。如果抬高到45度,就得4~5分钟一发了!

    这一切,都导致鲁路修最后改变计划,让姐夫想办法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