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 卸甲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长安城。

    这里无疑是天下儒者最多的地方。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外如是也。

    刚被共功的儒者,还没有缓过劲来,就接连听闻了至圣世家弃京西狩、于陈蔡之间遇诸子百家袭杀的消息,几乎所有...

    夜色如墨,陇西大营的篝火在风中摇曳,映照出无数双沉默而炽热的眼睛。那面玄武战旗高悬于主帐之前,猎猎作响,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暗处低吼。老仆伏地喘息,手中密信已被接应之人取走,火漆封印一破,八个字赫然入目??“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帐内,一名须发斑白的老将猛然站起,手中酒碗跌落在地,碎成数片。他正是霍氏旧部残存将领之一,霍忠之弟霍远。当年青崖山庄血案之后,他侥幸逃出,隐姓埋名二十年,只等这一日。

    “昭儿……还活着?”他声音颤抖,眼眶通红,“赵义没骗我,柳婆没骗我,霍家的根,还在!”

    身旁副将沉声问道:“将军,此信若真,便是举事之兆。可李承安如今被软禁长安,我们贸然起兵,恐遭围剿。”

    霍远冷笑一声,抽出腰间佩刀,刀锋划过掌心,鲜血滴落于地图之上:“二十年了!我们像野狗一样藏在这荒山野岭,看朝廷如何粉饰太平,听史官如何歪曲真相!霍光辅政三朝,安定天下,却被说成权臣乱国;霍昭一家满门忠烈,竟落得斩草除根!今日,既然昭儿亲自传信,那就不是求生,是索命!”

    他猛地一脚踢翻案几,厉声道:“传令下去,召集七十二寨义军,五日内集结完毕。我要让整个关中都知道,玄武旗未倒,霍氏魂未灭!”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三十里,渭水河畔。

    一辆破旧马车缓缓驶过芦苇丛生的堤岸,帘幕微掀,露出一张苍老却锐利的脸??柳婆。她手中握着一支竹笛,指节因常年习武而粗大变形,此刻却轻轻摩挲着笛身上的刻痕,那是霍昭七岁那年亲手所刻的一个“昭”字。

    “二狗啊……”她低声呢喃,“你终于要回来了。”

    车夫是个哑巴汉子,却是当年青崖山庄幸存的护卫之一。他察觉到身后有异动,骤然勒马,侧耳倾听。远处尘土飞扬,蹄声如雷,一队羽林军正疾驰而来,旌旗上绣着“王”字,正是王陵亲率的追捕骑兵。

    柳婆神色不变,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哨,轻轻一吹,哨音尖锐刺耳,随即四面芦苇荡中传来??之声,数十名黑衣死士悄然浮现,弓弩上弦,短刃出鞘。

    “婆婆,他们来了。”车夫比划着手势。

    柳婆点头:“让他们知道,慈恩庵的尼姑,也能杀人。”

    羽林军冲至近前,为首的校尉喝道:“奉陛下旨意,搜查逆党同谋!车内何人?速速下车受检!”

    话音未落,箭雨骤起。

    芦苇丛中伏兵齐发,刹那间惨叫连连,十余骑当场落马。校尉惊骇欲退,却被一支冷箭贯穿咽喉,翻身坠地。剩余士兵慌乱调头,却见前后道路已被火油点燃,浓烟滚滚,退路断绝。

    柳婆缓缓下车,拄杖前行,走到那校尉尸首旁,俯身捡起他的腰牌,冷冷道:“王陵派你来送死,也算积德。”

    她转身望向长安方向,目光穿透重重夜雾:“刘据,你以为囚住一个李承安就能安心?你忘了,真正可怕的不是刀剑,是人心。”

    未央宫深处,刘据彻夜未眠。

    他立于御书房窗前,手中紧握一份密报:陇西异动,玄武旗现,霍远聚兵七十二寨,已有三万之众响应。更令人不安的是,各地流民暴动频发,皆以“为霍氏鸣冤”为号,甚至有人在咸阳街头张贴檄文,痛斥刘据弑臣篡权、欺压忠良。

    “这不像是一支叛军……”刘据喃喃,“倒像是民心所向。”

    王陵跪伏阶下,额头冷汗涔涔:“陛下,臣已加派细作潜入陇西,务必查明李承安是否与此事有关。若其内外勾结……恐有大变。”

    刘据闭目良久,忽而问道:“你说,李承安真是霍昭?”

    王陵不敢答。

    “他眼神太像了。”刘据缓缓坐下,“那种恨,不是装出来的。那是骨子里的东西,是刻在血脉里的复仇之火。”

    他忽然睁开眼,寒光凛冽:“把他带来。”

    “陛下?”

    “不是软禁,是提审。我要亲眼看着他,亲口问他??你是谁的儿子?”

    次日清晨,李承安被押至未央宫偏殿。

    他一身素袍,未戴枷锁,行走之间步伐稳健,神情淡漠。沿途宦官宫女无不侧目,有人认出他是前日凯旋的骠骑将军,纷纷窃语:“这不是打退匈奴的英雄吗?怎么反被囚了?”

    殿门开启,刘据独坐龙椅之上,身侧无一人侍立。

    “跪。”侍卫喝令。

    李承安不动。

    刘据挥手,侍卫退下。殿门关闭,只剩君臣二人。

    “你知道朕为何单独见你?”刘据开口。

    “因为您怕我说出真相时,有人听见。”李承安直视皇帝,“也怕您自己承受不住。”

    刘据冷笑:“好大的胆子。你可知欺君之罪,当诛九族?”

    “我本无族可诛。”李承安淡淡道,“霍氏满门已在八岁那年死绝,如今站在您面前的,只是一个想讨个公道的孤魂。”

    “公道?”刘据怒极反笑,“霍光把持朝政,六卿皆出其门,连朕的圣旨都要经他批阅才可施行!你说他要的是公道?他要的是江山!”

    “可您呢?”李承安步步逼近,“您杀他全家,焚其宗祠,毁其碑铭,连史书都改写成‘霍氏谋逆’。您要的,也只是江山稳固罢了。”

    刘据霍然起身:“你到底是谁?!”

    李承安解开发髻,一头黑发垂落肩头。他伸手抚过左耳后一道陈年疤痕,轻声道:“七岁那年,青崖山庄大火,我躲在柴房夹墙之中。外面全是喊杀声,母亲抱着我,用身体挡住破门而入的刀锋。她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活下去,告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