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择太傅即择国运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入夜。

    长安变得分外美丽。

    一盏盏灯笼次第点亮,渐渐粘连成一片片的红,远远看去,那一片片的红映衬着天空无边的黑,一座座巨大的殿宇檐顶就像漂浮在下红上黑的半空中,仲夏泛有凉意的微风中,弥漫出一片华贵的侈靡。

    未央宫,宣室殿。

    陛下要在此为太主置酒设宴。

    在外执戟做值的是平日里以诙谐和幽默而闻名于朝的东方朔,在内侍奉的是陛下最喜爱的常侍春陀。

    太主尚未到来,刘彻正坐在御案前,欣赏着这篇不知是以《谏储教疏》或是《请以相国为傅赋》为题的雄文。

    「北辰居所,众星拱卫」丶「熔铸九鼎之范型」丶「甘棠遗爱」丶「召公德政传与商鞅术治遗祸」……「择太傅即择国运」。

    刘彻饶有趣味地品味着文中之意,望向了春陀,问道:「这文章写的不错,是他写的吗?」

    春陀身体微微前倾,答道:「或许是他人代笔。」

    「我说呢。」

    嫖姚校尉天生富贵,被陛下带在身边,文武皆由陛下亲授,作为旁观者,更能体会嫖姚校尉在武功上的天纵之才,以及文化上的焚典坑儒。

    刘彻看了看雄文下的领衔丶呈奏,又看了看搁置在旁的免归辞呈,淡漠道:「看来,朕的中朝丶外朝都不满朕了。」

    消息才放出去,外朝的丞相就正面对抗,中朝的大司马丶嫖姚校尉更是贴脸反驳。

    公孙弘丶霍去病倒也算了,一直卑微谨慎的卫青怎麽也站到了台前,刘彻首次从这位由骑奴晋升至大司马身上感受到了威胁,以及,难以言喻的愤怒。

    春陀的身体更低了,试探道:「陛下,是不是惩罚那些多嘴的奴婢,严禁传说那些莫须有……」

    「什麽莫须有?」

    刘彻的眼神冷冷地望向了他,「又惩罚什麽?」

    那些话,本就是他让传出去的,用以试探外朝丶中朝的反应,现在被反将一军,杀几个寺人丶宫娥没什麽可在乎的,但让外人看了,岂不是天子屈服于外朝丶中朝联手之下?

    软弱的天子,是驾驭不住两朝悍臣的。

    春陀露出应有的惶恐,低声答道:「是,奴婢知错。」

    其实,在陛下身边待久了,春陀已经摸透了陛下的秉性,不容许任何事物超出控制范围。

    所以,陛下绝对不允许外朝丶中朝合于太子宫,于是挖空心思挑选了石庆丶庄青翟两个无才为德的人为太子太傅丶太子少傅,然后放出风去,试探两朝的反应。

    丞相公孙弘的反应,陛下是有预料的,然而,中朝的反应,尤其是大司马卫青的强烈反对,是陛下始料未及的。

    陛下政务依仗外朝,准确地说是公孙弘,陛下军务依仗中朝,前是大司马卫青,今是嫖姚校尉霍去病,如今,军政皆「反」,陛下此刻的难堪不必多说。

    想平息这场风波,没那麽简单。

    果然,刘彻沉默了许久,再问道:「太子有没有章疏呈上?」

    「没有。」

    「传命到椒房殿,让皇后转告太子,不要事事都让旁人给他做决定。」刘彻沉着声音说道。

    现在能破局的,唯有大汉皇太子,只要刘据站出来,公开拒绝丞相为太傅,便可以堵上所有人的嘴。

    太子听命,弃公孙,而择石丶翟。

    至于说违逆?

    太子哪有这样的胆量。

    「是。」

    ……

    晨光微熹。

    长乐宫使者便到了渭水。

    这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之一,在大秦一统后,不论是名气,还是在文明内涵,渭水都是远远高出于云梦泽。

    这不仅是大汉的形胜之地,也是整个华夏文明的精华所在。

    在渭水北面依山傍水的山腰草地上,刘据见到了皇后宫卿的大长秋,「朱伯。」

    「见过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

    刘据拖住了朱伯的手臂,在其怔愣的目光中,摇摇头笑道:「不知母亲有何事寻我?」

    亲近谷梁,就会重礼,喜繁文末节,过去的刘据,总是像个老气横秋的小大人,哪怕关系再近,也要一板一眼。

    这般的随和,是朱伯从未见过的,回过神道:「回殿下,娘娘让奴婢转述陛下命令,在太傅丶少傅事上,要学会自己做决定。」

    「自己做决定?」

    刘据开怀畅笑,如春风漫过朱伯的心野,「是听父皇的决定吧?」

    「殿下慎言。」

    刘据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知道父皇这是急了,「母亲是什麽意思?」

    「娘娘说:『殿下这次乾的不错』。」朱伯恭敬答道。

    卫青是什麽样的人,卫子夫是再清楚不过,那个有着自卑底色的大司马,可不是外甥霍去病能说动的,只能是她的儿子。

    以世俗来说,违背父亲的安排,这是忤逆不孝,但在皇家却不是,努力争取应得的利益,皇权之争,向来如此。

    刘据听出了母亲话里的骄傲,心像是被揉了一下,说话的口气便分外地缓和了,「那石庆,是沛郡的太守吧?」

    「是。」

    「烦请朱伯派人代为转告他,中庸之人,倘为太子师,当尔曹身与族俱灭,勿谓言之不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