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一个村子,几百口人,哪里用得着这麽多熟田,有个三成保证基本生活就行了。
肥那麽多地,就算能让村子人口增加,获得更多的香火供奉,消耗的神力短时间内也补充不回来。
更何况这肥地之术,只能维持一时,不能永久持续,等肥力耗尽又要补充,最后辛辛苦苦下来,最多就是收支平衡,或者略赚一点香火而已。
这是何必呢,土地是神明,又不是牛马,哪有不捞香火,白给村民干活的道理?
简直败家!
常规而言,确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但渖河不属常规。
他的土地职业,有【神道食香】这项天赋,对香火的吸收与利用远超普通的神祗。
所以,他大肆使用神力肥地的行为,并没有那麽吃亏,只要后续小黄村的人口提升上来,宋家的实力也得到壮大,那他此时的付出必会获得巨大的回报,绝不只是赚一点那麽简单。
这还只是一阶职业与一阶天赋,等之后经验蓄满再度进阶,凭着这段时间他对小黄村的经营,
必定会获得更加强力的发展性职业或天赋,增强小黄村「种田」的效果。
有田就有粮,有粮就有钱。
将这两样把握在手,宋家与小黄村就能逐步发展,直至做大。
如此这般,半月过去,渖河不惜代价,终是将小黄村的两百多亩生田转为了熟田。
生田转为熟田之后,农作物产量起码可以提高三成。
这是神道之术的运用。
过段时间,局面稳固之后,渖河还准备梦中授法,将一些肥料的制作法门传给宋文,不用太好,更不用到化肥那种级别,只要略微优于当下的土肥即可。
毕竟刚才说了,此世格局,宛若死水,根基不深,实力不强,不能做太出格的举动,否则必招大祸,乃至灭顶之灾。
神祗不灭,长生久视,渖河又有时间流速,虽然没有熬个几千几万年的打算,但依旧可以徐徐图之,不必做那一时之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有神术肥地与肥料滋养,钱粮的问题暂时不用愁了。
那接下来便是高筑墙,尽力提升自身与小黄村的实力,阴间阳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强。
毕竟阴阳有隔,神祗也难干涉,别说他一个不入流的村土地,就是入了品的县城隍,乃至六四品的府城隍,给人在阳世之中破山伐庙也一样毫无办法,除非敢触犯天规,动用神力灭杀凡人,但那也会遭到香火愿力反噬。
这也是神道的一大短板,由香火成就也受香火限制。
为了避免以后有人在阳世对他动手,搞人道屠神,破山伐庙那一套,渖河必须要让小黄村与宋家拥有一定程度的武力。
这一点他已经在做,宋家九子之中,三子宋武与四子宋英喜好舞刀弄剑,虽然资质一般,悟性平平,但前期也足够用了。
渖河在梦中传授了他们一点武朝世界的凡俗武功,没有到帝国高武那个级别,因为怕引起关注虽是凡俗武功,但只要资粮供给足够,最高也能修炼出真气,成为二境武者。
此方世界,天地本源,九成都在生灵神魂之中,所以香火供奉的神道大昌,而精气为凭的仙道武道则前景黯淡,渖河估摸着三境罡气武者,在这个世界就可谓绝顶的武道大宗师了。
就宋武宋英那资质,渖河不指望他们修成罡气,甚至不要求他们修成真气,能够练出内力,便足够保境安民了,毕竟小黄村这穷乡僻壤,也不太可能遭遇到什麽大凶险,最多就是山匪强盗之流袭扰。
如此这般..
数月过去,已到金秋时节。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
小黄村外,田地之中,一片金黄,秋风拂来,如浪涌动。
正是成熟的稻谷。
金阳府地属江南,民以稻米为主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宋家迁至小黄村已有数月,数月前赶着最后的时间,种下了一季的稻子,如今刚好秋收。
宋文站在田垄之上,看着一片金黄的稻谷,还有在田地中忙碌的几十名长工与佃户,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与满足。
数月时间,他已从当初那白胖的官宦子弟,变成了如今有些粗的农家汉子,晒黑了不知多少但他浑不在意,走到田间,捧起一株稻谷,只见稻穗饱满,粒粒分明,还透着一股淡淡的稻香。
这是他与村民数月辛劳的收获,更是宋家与小黄村发展的根基与希望。
看着那饱满的稻穗,他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之前,父亲还没有考上举人的时候。
那时的他,也是农家子弟,秋收之时全家上下,除了读书备考的父亲,其他人全都要下地干活,帮忙收割稻谷。
他也不例外,跟着母亲还有爷爷奶奶一起,在这田中劳作,虽然很是辛苦,但也有一种别样的美好。
可父亲中举之后,这般的美好便逐渐淡去了,虽然日子好过了许多,但爷爷奶奶还有母亲接连离世,让他逐渐成长,也逐渐孤独。
这就是为什麽,后来他养成了土财主一般的个性,对钱财之事极为看重,为争家产更是不惜与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因为钱财已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意义。
但经过那一系列变故,在父亲那强有力的「爱护」之下,他有了更高的目标与追求。
人生算什麽,不过短短几十年。
神生才是王道!
他也要成神,跟老爹一样成神。
可怎麽成呢,也去科考吗?
他这文采,显然不行。
只能紧抱大腿,靠着先人庇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