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88章 长安
天亮了。
夜的痕迹被彻底洗去。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长安,仍然是关中平原上的一座高墙环绕的帝国大都,依然是世界上最为宏大辉煌之城。
熙熙攘攘的人们,小心述说着昨夜透过门丶窗缝隙看到的东西,但在睡觉沉沉或居在偏所的人几来说,就像是在听故事。
但对身在长安城中的中丶外两朝官吏而言,这绝不是故事。
西安门外。
护城河水依旧。
中丶外两朝公卿丶将军丶列侯丶宗室大臣如朝班分而站立,乐府的乐师,奏响了「大慢」。
许多朝臣闻声心潮翻涌,这首雅乐会用在很多地方,警如帝国取得对外战争重大胜利,警如祭祀仪典,只要是彰显国家威仪和军功时候,就会出现。
但是,与这首雅乐一同出现的,往往有一个人,人称「天子」。
是以,「大」又名「天子雅乐」。
太子储君回到他忠实的长安,此乐,到底是故意为之,或是不小心的?
似乎也没有什麽区别。
皇帝病退离宫,太子储君当国秉政,礼制上与天子同,没有什麽不可。
远远地,群臣听到了军骑行进的声音,瞬间望了过去,上君,到了。
刘据也在望着长安,心潮澎湃,怎麽形容长安呢,望向了身边的司马相如,一篇千古名赋《西都赋》遂出。
建筑金城,墙绵延,疏浚城池,注水成渊。三股道路既平且宽,十二座城门无比庄严。城内街衢通达,里巷近千;九个市场一齐开业,不同的货店列于路边。人潮拥挤,难以回顾;车流密集,不能回旋。满溢城郭的人流,连通上千的里巷,红尘滚滚,四处弥漫,烟霭卷卷,连接云天。
人口众多丶财富丰盈,赏心乐事,无边无尽。京城的男女,不同于地方。游士之高行,声望比拟王侯高官,商女之艳丽,服饰胜过贵胃娘姨。乡里豪强,游侠英杰,仰慕平原君和孟尝君之气节,追随春申君和信陵君的名望,广交游,合徒众,往来驰骋京城中。
「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两朝公卿丶将军丶列侯丶宗室大臣齐颂道。
刘据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望着两朝朝臣,夺得长安城控制权,才是计划的一半,接下来,才是计划的重中之重。
有些人不处理乾净,就永远是个麻烦,而有些人处理的太乾净了,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帝党,后党,没落的开国功臣集团丶宗室诸侯王,两朝文武,甚至包括紧紧依附在他周围的新兴军功集团不能杀戮太广丶逼得太紧,防止狗急跳墙发生,但在这国乱臣疑丶人心思变之际,
也不能不杀。
刘据下马,望着所有臣子,不怒自威道:「起。」
「寡人自当国以来,久不回长安,国中大事,皆赖丞相与诸公同心协力丶实心用事,今寡人回都,尔等不必觉得惊扰,各司其职,照旧行事,寡人年少,读的书少,犹记高祖皇帝丶太宗皇帝之德,不外『实事求是』四字,万望众卿深铭肺腑!」
「谨遵上君之训!」
刘据入城。
中丶外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各归其衙,各归其职,虽然上君那番话,几近昭告天下,长安之变,到此为止,但衮衮诸公,哪个不是人精,眉毛拔下一根都是空的。
有些人看似还活着,但已经死了。
未央宫,宣室殿。
刘据坐上了父皇的御座,阶下是大汉重臣们,也是长安之变的功臣们,卫青丶公孙弘丶霍去病丶张汤丶边通—...等等。
「皇太子令,姚校尉霍去病,进卫将军,统率长安南丶北军事,服金印紫绶,位在卿上。」
颁布诏令。
众臣没有丝毫意外。
霍去病,是此次变革的首功之人,得到这样的奖赏,是应该的。
大汉朝制,置大将军丶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丶卫将军丶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
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
在此之前,霍去病虽是冠军侯,但在军制上,仍是个小小的校尉,属于实力丶名声高过军职,
以大汉之制,不成将军,霍去病是没有独立领军的权力的。
即将到来的春征,霍去病能预一军之将,本质上是刘彻的青睐和力排众议的结果,现如今,霍去病进将军之位,手握南丶北军权,某种意义上说,是大汉军权最高的人。
这代表着霍去病是刘据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连卫青这个大将军,都要稍逊一筹,但卫青却毫不在乎。
大红大紫时,他能冷静谦卑,受冷落时,也能泰然自若。
况且,刘据丶霍去病都是他的亲外甥。
「皇太子令,太子亲卫统领赵充国为光禄勋,总管皇宫警卫事。」
诏令再次颁布。
众臣同样没有意外,随着上君回到长安,未央宫就成了刘据的居所,负责未央宫警卫事的光禄勋之职,当然不可能再放给外人。
张汤面色有几分怪异,霍去病以卫将军之职,总掌了南丶北军,虽然没下卫尉卿李广的军职,
但变相是夺了李广的军权,而赵充国,乾脆是连军职带军权,都从原光勋禄李敢的手里夺走了。
李家,再次站错了队,还是连父带子的那种,听说李敢是有机会接皇太子印的却没接,作为酷吏,张汤本不相信神鬼因果之说的,但也决定以后要离李家人远点,这家人气运多少沾点怪异。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